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宋四家”之一。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書風極具個人特色,世人稱謂“長槍大戟,雄奇傲岸”,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黃庭堅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

黃庭堅以大字行楷與大草傲居書法史,以槍大戟示人,偶寫小楷也是絕精!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這三張作品,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大小都在平尺左右,加起來一共33行,寫了418字。

這三張小楷寫於元祐四年,也就是1089年。這年的春天,蘇東坡在龍圖閣學士任上自請外放杭州知州,他招募民工,用西湖裡的淤泥堆成一道長堤,就是今天的蘇堤。

蘇東坡走了,黃庭堅獨自在開封中央做著學術官僚,相當寂寞。平日唱和的師友不在,黃庭堅甚至連寫詩的心情都沒有,在他的詩集裡,這段時期作品少得可憐。

不過,恰恰在這樣的寂寞中,黃庭堅寫下的三張小楷卻留了下來,著實令人欣慰。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對黃庭堅這三張小楷,歷代都有極高評價。清人顧覆在《平生壯觀》中說,“本色小楷,絕精”;新中國第一代書畫鑑定大師張蔥玉曾說,黃庭堅此書能“小中見大,與米同工”,這一點,連蘇軾、蔡襄都做不到。

而這三張小楷最吸引人的,除了書法本身,還有裡面的故事。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兩張自作詩,另一張是黃庭堅寫給“景道”的一封小札。

“景道”是誰呢?從文字可知,他的父兄是黃庭堅的朋友,父親叫公壽,兄長叫景珍,他們都是“宗室”中人,大宋太祖太宗的後裔。黃庭堅感慨趙景道的長大成人,又喜歡自己的書法,於是送這三張小字給他。

這封小札不長,信息量卻很大:其一,黃庭堅認為本朝書法,蘇東坡第一;其二,學黃庭堅書法,很多人不得法,一學就是毛病;其三,宋朝宗室學習書法的氣氛很濃。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跋范仲淹《道服贊》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局部放大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黃庭堅大字長槍大戟,小字卻美若嬋娟,美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