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准施策3年内“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减少109万

四川精准施策3年内“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减少109万

7月2日,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四川、山西、安徽、江西、重庆、云南作了交流发言。据了解,四川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2015年以来,四川省坚持将健康扶贫作为卫生计生“重中之重”,围绕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疗保障问题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工作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精准施策,全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从2015年底的184万下降至2017年底的75万,贫困地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健康扶贫取得良好成效。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在发言交流中讲到,四川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五大行动、四项工程、三个一批、两大疾病”的健康扶贫总策略。

深入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

聚焦“基本医疗卫生有保障”,在医疗救助扶持行动方面,创新实施“十免四补助”“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等政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制度;在公共卫生保障行动方面,实施贫困人口免费体检,强化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控;在医疗能力提升行动方面,补齐体系建设短板、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在卫生人才培植行动方面,强化空岗补员、乡村一体化管理和本土人才培养;在生育秩序整治方面,实施计生目标考核、领导干部挂联、专业人员一对一联系和长效节育奖励制度。

聚力深度贫困实施“四项工程”

2017年起,四川新启动深贫县机构建设填平补齐、卫生计生人才振兴、优质资源下沉精准传帮带和基层履职尽责考核推动“四项工程”。从基础设施、基本设备、远程诊疗三方面,强力推进卫生机构硬件提档升级。从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五方面促进卫生人才振兴。从临床进修、远程教学、专项培训、组团帮扶、设备规范使用、管理帮扶、师带徒、服务质量审查、远程诊疗指导九方面“传帮带”,培养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人才队伍。从服务能力提升、精神风貌塑造、院容院貌整治、功能布局优化、群众满意惠民、待遇保障落实六方面,促进基层转变作风、履职尽责。

全面推进“三个一批”行动计划

2016年以来,四川全面推进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和重病兜底保障等“三个一批”行动。大病专项救治扩大到33种疾病。全覆盖落实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慢病管理。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各项救助和基金,实现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自付比在10%以内。

截至2018年5月底,四川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患者68.31万人,已救治或慢病签约服务65.21万人,救治进度95.47%。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自付占比5.94%,较2015年底下降17.4个百分点。

全面加强“两种疾病”综合防治

据了解,藏区包虫病和彝区艾滋病是四川省民族深贫地区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四川全面实施包虫病综合防治,探索并推广了“两抓四管六结合”的“石渠模式”,充分发挥党政主导作用,积极协调多部门,共同推进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全面落实“两早一到位”措施,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母婴传播率。截至2018年5月底,凉山州4个重点县全民健康体检率达96.21%;全州艾滋病感染者发现率从2014年底的50.46%上升到72%,母婴传播率从20.1%降至6.9%。

下一步,四川将从五个方面继续推进健康扶贫,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

全面建立医疗救助长效机制

当前,健康扶贫面临消除“因病致贫”存量和预防增量的双重压力,需进一步研究完善政策,建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尤其是处于贫困边缘、极易因病致贫返贫群众,应将其纳入政策保障范围。需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兜底保障机制,防止大病致贫。

全面实施贫困患者分类救治

持续开展大病分类救治,实现大病集中救治全覆盖。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对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

全面推进服务体系填平补齐

强力推进贫困地区人才振兴

深入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对符合条件的村医实行乡聘村用,按照《劳动合同法》落实社会保险。继续深入开展“九大传帮带行动”。从服务能力提升、精神风貌塑造、院容院貌整治、功能布局优化、群众满意惠民、待遇保障落实六个方面全力推进基层转变作风、履职尽责;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切实打好重大疾病防治攻坚战

(图据四川省卫生计生委提供资料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