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1个以“山”命名的地级市,拥有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

平顶山市,别名鹰城,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郑州市,南接南阳市、驻马店市,西界洛阳市,东连许昌市、漯河市,是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河南省1个以“山”命名的地级市,拥有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这一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年总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4.8~15.2℃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1.3℃,极端最高气温为38.1℃。无霜期214~231天,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春季和秋季是比较适合到这里旅游的季节。

河南省1个以“山”命名的地级市,拥有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

平顶山历史文化悠久,西周时期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又称鹰城。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有千手观音证道祖庭香山寺、千年古刹风穴寺、国家重大考古发现汝官窑遗址、苏轼父子三人的安息地三苏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县衙叶县县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和世界叶姓、刘姓、应姓、沈姓的祖籍地。

河南省1个以“山”命名的地级市,拥有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

平顶山市1957年建市,以中心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现辖4个市辖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4个县(叶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1个县级市(舞钢市),全市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含汝州市),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440.23万人、常住人口405.37万人。

河南省1个以“山”命名的地级市,拥有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

平顶山市既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文明城市,还是中国曲艺城、中国书法城、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唐钧基地。

河南省1个以“山”命名的地级市,拥有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

平顶山市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各类矿藏57种,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原煤储量100亿吨,拥有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素有“中原煤仓”之称;钠盐储量3300亿吨,是中国岩盐之都;铁矿石储量10亿吨,是全国十大优质铁矿之一。有各类水库169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有白鹭洲、白龟湖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单体4200多个,居河南省第二位。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有绵延百里的温泉带和世界最高铜制立佛中原大佛,尧山地质公园是国家地质公园。平顶山博物馆、二郎山、灯台架、画眉谷、三苏园、尧山大峡谷漂流、香山寺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