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宝剑,住在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手持赤龙,住在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手持宝伞,住在北俱卢洲。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融合逐渐本土化,到明代时,这些天王形象更加世俗化生活化,不仅仅是衣着服饰和相貌的汉化,在《封神演义》中还把四大天王演化成了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即东方持国天王为魔礼寿,仍然是手持琵琶,象征调;南方增长天王叫魔礼青,手持宝剑,代表风;西方广目天王名魔礼红,开有天眼,可视天下疾苦,手持长蛇,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曰魔礼海,手持宝伞,象征着雨,四大天王和在一起就是中国人民最期盼的风调雨顺了。而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先是变成了魔礼海,后来手中的宝伞也变化成了一尊宝塔,与托塔天王李靖的形象很类似,更为大家广为熟悉,在现存的一些明代彩塑中,即可见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托塔的造型,比如山西灵石县资寿寺天王殿内的北方多闻天王便是如此。四大天王不但经常出现在众多寺庙中的天王殿里,也出现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中,甚至香港的通俗歌星影星也借四大天王之名搞包装宣传,足见诸位天王早已根植于万民心中了。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目前崇庆寺天王殿内的东次间尚存两尊天王坐像,西次间则空空荡荡,连神台也彻底拆除了,好像什么都没存在过一样。东侧两尊天王体量巨大,坐在那里通高也大约有两米多,为木胎泥塑,明代风格,天王面容都是豹头环眼,怒目向前,威猛异常,头上只带束发冠,身着华丽的战袍,外罩山文铠甲,两袖宽大,做随风飘舞状直连接到背后的墙壁上,战袍下缘罩在腿部铠甲之外,垂于地面。臂部、胸部和腰部的扎甲丝绦把铠甲紧紧的固定在身体上,各部分都饰有兽头吞口。按照四大天王通常的排布位置,塑在殿里东面的是东方持国天王魔礼寿和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看来左面这尊便是东方持国天王,而右边的自然是南方增长天王。现存这两尊塑像因为年代久远,不知是人为破坏还是潮湿损坏,双手和双足都已无存了。持国天王塑像的手足缺失,露出了里面包裹着的木架,尤其小腿处裸露于外的木棒真的就好似骨头折断一般,令人有触目惊心之感。看其左前臂上举,右前臂下压,完整之时整应当是怀抱着琵琶,左手托琴轸,右手扶琴弦的的姿势,现在怀中空无一物,琵琶不知去向了。天王的额头处也遭受了重创,连头发带面皮掉了好大一块,但即使全身伤痛,数百年来仍然坚强不屈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再看右边的南方增长天王,整体境况和左边的差不多,只是右腿更惨,从膝盖处就被截断了,他左前臂基本是平放在腿上,右前臂则抬起平端,因其所持之物应是一口宝剑,按这个姿态分析,既可能是左手持剑,右手抬起轻托剑身,也可能是右手持剑,左手按于膝上,就好比维纳斯失去了手臂,可以给人以更多的联想空间。两尊神像均是一条腿曲一条腿伸的坐姿,按理弯曲的腿下会有小鬼扛托,类似造型曾在别处见过,但现在腿都不全了,小鬼恐怕早就化为齑粉了。两尊天王虽然残肢断臂,却丝毫不影响整体上的凛然霸气,似乎随时能从神台上猛然跃起,眨眼之间便会把殿顶穿透一样。

据说在1972年时候,当地把天王殿改作粮库使用,大队领导用绳索拉倒了西侧两尊天王像。两个月后领导的儿子结婚,他当天上房顶拉篷布,莫名其妙的就被绳索勒住了喉咙而丧命,大家都说崇庆寺里的神仙灵验极了,从此更是深信不疑,其余殿里的塑像因此就保全下来了。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崇庆寺的西配殿名曰三大士殿,俗称罗汉殿,是一座三开间硬山顶的清代瓦房,中央开板门,两侧配直棂窗,虽然外观早已平淡无奇,但其内部仍然大量保存有宋代建寺时的原始构架,算得上是半座宋代建筑。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崇庆寺三大士殿菩萨彩塑

这座殿内正中央供奉着观音菩萨塑像,两侧相对的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因而叫做三大士殿,三位菩萨都是慈祥柔美的女性形象,头戴宝冠,肩披帔巾,衣饰飘逸,裙裾修长,面貌清秀,双目微和,侧身垂足坐于各自坐骑神兽背驮的莲台之上,观音的坐骑是一只金毛犼 ,文殊的坐骑为一头白狮子,普贤所乘的是白象,三只神兽都卧于神台上,三尊菩萨气定神闲,似在说法讲经,又好象在闲谈,中间的观音菩萨更是把右腿踏在莲台上,右手抱膝而坐,不再庄严肃穆,似一位在自己家中慵懒休息的贵妇,开始由高高在上的神向寻常生活中的人转化,这也是佛教造像发展到宋代时期的一个特点。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在殿内两厢列坐有十八罗汉塑像,大小尺寸与常人类似,造型也都相当的写实和生活化,更像是一群寺庙中的僧人在修行时表现出的不同状态。有的端坐神台闭目参禅,有的侧坐垂足微笑交谈,有的手捧经卷目视前方,还有的低头沉思似有心事,这些罗汉或是白净面皮珠圆玉润的小和尚形象,或是瘦骨嶙峋肋条也根根毕现的老者相貌,有的红面虬髯孔武有力,有的又似饱读学者般一派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雍容仪态,个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似乎随时可以转身与观者打招呼那样逼真。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他们的衣着也各具特色,有的穿戴整齐外披袈裟,有的一派慵懒,袈裟也垂到了腰间,更有的半身赤膊或袒胸露腹,僧衣和袈裟都是随意的一披,罗汉们的衣饰叠垂自然流畅,纹样也细致入微各具特点,有的罗汉脱去一只鞋子抱膝而作,那鞋子就放置于神座之下,似乎伸手拾起即可穿在自己脚上那样与真鞋无异。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这是一堂创作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的彩塑,简直如同一群近千年前的僧侣就坐在面前一样生动真实,在形似的基础上更追求神似的至高境界,堪称现存宋代彩塑精品中的极品,让人一观即完全被吸引和折服。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崇庆寺之令人痛惜的老照片

不过在1991年12月时,这些珍贵的彩塑曾经惨遭毒手,一伙盗贼两次潜入三大士殿疯狂地割取了12尊罗汉的头像,最后想搬走三大士塑像未果,竟然丧心病狂的把三位菩萨推到在地,泥塑的身躯立即被摔的粉身碎骨,虽然最终主犯被判处了死刑,丢失的罗汉头像也都如数追回并修复,但三大士塑像被毁却成为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现在的三大士彩塑是后来按照原有照片和资料忠实于原貌补塑而成的,见过从前样貌的人都说绝对可以以假乱真了,但这毕竟再也不是宋代遗作了,文物价值不可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