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谁?

梓杰医药袁以江

提起黄埔军校,那个是名将辈出的地方,是中国近现代军事将帅的摇篮。那么,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谁?这个毫无疑问,当然是国民党军中喜欢称呼的“蒋校长”蒋介石啊!


黄埔军校,是一所意义非凡的军事学校。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军官学员,很多人成为国共两党的高层军事指挥官,人才扎堆、横空出世,编织了近现代史上一幅幅叱咤风云、波澜壮阔的军事史诗!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所军事学校,这里诞生了众多国共两党的军事将领。

黄埔合照:孙中山(中)蒋介石(右)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指出创办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924年1月孙中山及国民党决议建立军官学校,选址广州黄埔,6月正式创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人们通俗叫的名字为“黄埔军校”。


“校长”人选波折

其实,在校长人选上还有一段小波折,因为最初校长的人选,并不是只有蒋介石一人,当时校长候选人还有程潜、李济深等人。


蒋介石(青年时期)


程潜的威望和资历,都比蒋介石要深,又是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长,而且程潜于1920年就曾在广州建立过一所军事学校,具备较丰富的办校经验,蒋介石并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成为校长。

后来,在校长人选之争上,据说蒋介石曾“以退为进”,和国父孙中山闹情绪,说自己德薄力微,准备撂挑子不干了。还私下四处走动关系,其中还让结拜大哥张静江奔走联络,寻求多方支持。最后,蒋介石夺得“校长”宝座,且其要求不设副校长。


“黄埔军校”教务人员


黄埔军校:孙中山发表演讲


待到黄埔军校正式成立之时,公布结果:

1、蒋介石为校长,统管黄埔军校事务;

2、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

3、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

4、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

5、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

6、何应钦为军校总教官。

7、周骏彦、俞飞鹏为军需部正、副主任

如此一来,黄埔军校出来的教官和学员,很多人都成了蒋介石的“门生”,他们平日里张口闭口都是“校长”。


黄埔教官何应钦、陈诚、顾祝同、陈继承、刘峙、蒋鼎文、钱大钧等一批人成为蒋公党羽,蒋介石的“黄埔系”渐成规模。随后,蒋介石成了整个黄埔权力最大的人,这些人也为蒋介石后来夺取国民党最高军政大权,打下了班底基础。


“黄埔军校”名称演变历史

1924年,建校初期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6年,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1950年,国民党在台湾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黄埔军校”前期历任校长

第一任 蒋中正(1924年5月—1947年10月)

第二任 关麟征(1947年10月—1949年9月)

第三任 张耀明(1949年9月—1949年12月)

第四任 罗友伦(1950年8月—1954年8月)


“黄埔军校”趣事

1、“哭着进黄埔军校”的胡宗南

幸好他及时施展“哭”功,连哭带责问考官,“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国民革命?革命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个子矮怎么了,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总理孙中山先生的个子也只有1.68米,廖仲恺先生更矮嘛,国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

这话连带哭声,正好惊动了屋里的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说我矮?有趣),廖仲恺当即批准他进入考试,胡宗南就这样“哭”进了黄埔军校。

没有料到的是,就是这个当年差点被“pass掉”的小伙子,后来成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成为蒋介石最宠爱、最器重的将领,指挥40余万精锐部队,被称为“西北王”,他就是胡宗南。


2、“灵不过陈赓的腿”的陈赓

在黄埔军校时,胡宗南的死对头就是陈赓同学,两人都是黄埔军校一期生,而且两人向来不对付,二人思想不同,经常激烈争辩,有时候同学之间纠集两派,打打架是家常便饭。

陈赓大将


有一回,在一次集会上,两派又起争斗,闹成一团。陈赓开始和李仙洲对阵,胡宗南跑过去帮李仙洲的忙;陈赓一时火起,操起一只板凳追赶胡宗南,把后者赶得狼狈逃窜,帽子都跑丢了。

二人不仅在黄埔学生时期过招,在后来风云突变的国共战场上更是冤家对手,各自指挥大军频频过招,直到解放战争还没停息。后来胡宗南,败退台湾,才算结束。

陈赓成名很早,被称为“黄埔三杰”(另两人为蒋先云和贺衷寒)之一。当时有一首打油诗说:“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

说的是陈赓在第二次东征中,蒋介石在华阳镇一役中遇险,陈赓背着蒋介石,靠着两条长腿健步如飞,最终在枪林弹雨中让蒋过河脱险,救蒋介石一命。

而当年这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就是后来的新中国的开国大将、建国元勋陈赓。


“黄埔军校”出过的著名国共将领


从1924年6月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之前,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二十三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培养出了23万多毕业生。

其中,很多毕业生成为国共双方的骨干将领。胡宗南、林彪、刘志丹、罗瑞卿、杜聿明、黄维、赵一曼、郑洞国、戴安澜、胡琏、徐向前、陈赓、赵一曼...........等等一批又一批军事指挥骨干,没有他们,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或都将黯然失色。



峰子奇观

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谁?

答案是国军将领经常自称为其学生、并众口一致喊其校长的蒋介石是也!


1924年,国民党建立了一所军校,校名叫做“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学校地址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一般被叫做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因为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军事将领,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结束,从国内战场到国际战场,从国军到共军,黄埔毕业的军官无处不在,也无处不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黄埔军校毕业生部分名单

在黄埔军校成立的初期,蒋介石并不是校长的第一人选。当时国名党内部拟定的黄埔军校校长是程潜,蒋介石和李济深是副校长。蒋介石对此并不满意,因为在蒋介石心里,自己即是科班出身(保定陆军速成班,东京振武学校),又是军届要员,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孙中山先生交谊匪浅(陈炯明叛变时,蒋曾亲自护卫孙四十余天),所以蒋介石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格担任校长一职。

蒋介石心里有不满,但是不敢对孙中山明说,于是他跑到上海去了,并辞去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这是消极怠工的表现和无声的反抗。蒋介石是个很聪明的人,光抵抗没用,你还得拉关系才行。这个时候蒋介石的人脉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张静江,国民党元老,号称“革命圣人”,同时也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在上海期间,蒋介石一方面消极抵抗,一方面委托自己的把兄弟张静江去找孙中山说情。孙中山在综合张静江的意见之后,觉得蒋介石也确实有才干,便决定任命蒋为校长。

这中间其实有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程潜让不让位。事实上,程潜虽心有不甘,但是他根本无力对抗蒋介石,只能乖乖让位。当时蒋介石虽然只是孙中山的一个手下,但是蒋介石势力很大,把兄弟众多,在军政社会两界,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势力来支持他。而且在孙中山眼里,他也是十分受到器重的,一方面是欣赏蒋介石,一方面是蒋介石对他有护卫之恩。

所以到了黄埔军校正式成立的时候,蒋介石如愿以偿当上了校长,廖仲恺为国名党党代表,戴季陶和周恩来为政治部的主任,何应钦是总教官。只是比较可惜的是,黄埔军校逐渐变成了蒋介石培养自己亲信的重要来源。黄埔军校发展到后来,不但排挤共产党,还派系林立,很多军事将领沦为蒋介石实现独裁统治的政治工具。

当然,总体而言,黄埔军校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将领,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围炉煮酒话春秋

咱们今天都知道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蒋介石,但这中间还有段典故。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学校选址于广州黄埔,最早的校长人选是程潜,蒋介石、李济深是副校长。选程潜一方面是他资历够深,对孙中山有大功,是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军政部长;另一方是程潜有办军校的经验,1920年就在广州建立了一所培养军事人材的军校。

然后咱们的蒋介石蒋校长就不满意自己的地位,撂挑子不干和孙中山闹情绪,实际上就是一个以退为进的手段。同时蒋介石暗中让自己的结拜大哥“革命圣人”张静江帮自己奔走联络,最后把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抢了过来。蒋介石怕别人影响自己的地位,还要求不要设副校长职务。

反正经过一通折腾,最后黄埔军校正式成立时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蒋介石成了整个黄埔权力最大的人。

之后蒋介石利用职务之便,拉拢军校教官何应钦、陈诚、顾祝同、陈继承、刘峙、蒋鼎文、钱大钧等人成为自己的党羽,黄埔系渐成规模,成为蒋介石篡夺国民党军政大权的最有力帮手。


当狗容易做人难

黄埔军校是在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东省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是原来的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9年正式更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那么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谁呢?

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蒋介石,当时蒋介石就任校长之前还有一段小插曲。黄埔建校的时候,关于校长人选,最初孙中山的决定是由程潜担任。蒋介石和李济深为副校长人选。那么后来蒋介石为何当上黄埔军校的校长呢?

蒋介石呢,不想在程潜之下。自己和孙中山先生当时也走得很近,蒋介石对孙中山表现得及其殷勤,并且很忠诚。他本身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并且又年轻有为。蒋介石那时候才刚刚30出头,因此得到孙中山的信任。蒋介石深知自己和孙中山的这层关系,并且在办学之前曾到苏俄考察过军事。就冲这一点,校长理应是他,而不是从程潜。于是蒋介石就跑到上海,并派好友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

孙中山考虑到蒋介石确实有才干,智谋过人。蒋介石早年曾在保定陆军学校,和日本士官学校受过军事教育。蒋介石又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毛遂自荐的志愿要当这个校长。于是考虑再三,介于程潜本人也不想和他争夺此位。因此决定由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

当时蒋介石出任校长一事,在国民党内部曾有较大的争议。不少人反对蒋介石,并要求孙中山出任校长。可是孙中山坚持自己的主张。最后还是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首任校长。

孙中山为什么执意要选蒋介石为黄埔校长呢?这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因为蒋介石是陈其美的徒弟,而陈其美呢,很早以前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后来陈其美介绍蒋介石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因为这种关系,孙中山对蒋寄予厚望。蒋介石参加过讨袁斗争,并提出过北伐作战计划,深受孙中山的好评。特别是在孙中山广州蒙难时,蒋介石更是冒着生命危险,秘密的登上永丰舰,为孙中山出谋划策。因此得到孙中山的器重。

二,蒋介石接受过正规军校的培养,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并且在日本留学四年。并且去过苏联,进行过军事政治考察。蒋介石具有一定的军校组织领导能力

三,当时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属下军事人才匮乏。曾经有几位略懂军事的人才。都先后遇刺身亡。所以孙中山考虑到必须要创办一所正规的军事学校。办校宗旨就是为国民革命培养有能力的部队军官。而蒋介石恰恰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介于当时的情形,也只有蒋介石适合当这个校长。因此,孙中山综合考虑,最后才决定由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

就这样蒋介石成了黄埔军校首任校长。


任驰赢天下

蒋介石啊!但是是国父孙中山建设成立的,黄埔军校是中国早期军官的摇篮,现在也经常把培训特别好的地方比喻为黄埔军校,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黄埔军校简介:

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所以叫做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并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苏联派来十余名优秀的军事干部在校任职,并提供 办校经费和军械器。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先后到军校任职,学科为补兵炮兵工兵等。

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是把政治教育提高到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学校一共招收了6期学生,其学生曾经参加过东征、南征等战役和北伐战役,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

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相继失败以后,孙中山认识到自己过去所进行的不懈斗争,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历次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挽救国家危亡。

黄埔军校建设的意义:

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锅里国民革命机奠定了基础!


酱油君谈创业


东方红635

黄埔军校可谓是中国近代军事人才的要,人才辈出,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抗日将领,而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更是凭着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成为其叱咤风云的资本,但他险一些就与校长职位失之交臂,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黄埔军校,重建于1924年,又孙中山先生一手创立,而且还是一所军事学校,其目的就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因为位于广州的黄埔岛,因此简称黄埔军校,创立之初它叫“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差一点就与蒋介石失之交臂了,当时孙中心先生本来打算让程潜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而蒋介石任副校长。这一下蒋介石不同意,他认为自己的职位太低,不甘居于人下,他请辞职位,以退为进,最后在多方的斡旋下,改有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后来,蒋介石就是凭借着黄浦军校的军事人才,叱咤风云,假如他当时真的错过了这个校长职位的话,就没有他的出头之日了。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军事人才的摇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脊梁,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密探零零发

首先回答提问者,此黄埔非彼黄浦,一个是广州黄埔岛,一个是上海黄浦江,给你更正一下。黄埔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成立,由孙中山在苏俄的帮助下,创建的一所培养国民革命军军官的军校,首任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


心有灵犀73024986

蒋介石在该校任校长期间还组织过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之一“黄浦系”,乃蒋介石的嫡系。蒋介石利用黄浦军官学校校长的地位,先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黄浦军校同学会、力行社、复兴社等组织,网罗该校教官和学生中的骨干分子,以控制国民党的军队、党部、行政机构和特务机关。主要骨干有王伯龄、陈诚、胡宗南等。


国粹繁荣绚丽日

校长其实只是黄埔军校的三把手,一把手是总理,孙中山亲自担任,二把手是党代表,聊仲恺担任,只是前两个人分别在二五和二六年去世,蒋才成为黄埔军校真正的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