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使用!任何一個模式都可以讓你的企業利潤增長30%

一,全員經營

中小企業要做到90%以上的員工都來直接參與經營,帶來直接的經營價值。不能創造經營價值,客戶價值的崗位,要麼精簡,要麼轉型,要麼調崗。

二,預算管控

通過預算機制達成開源節流,重點管控“可控變動費用”。各項費用實現雙線責任制,有使用部門,就要有歸口管控部門,建立先預算後審批再使用的費用管控機制。減少浪費,把錢花在刀口上。

三,項目合夥

將企業的經營系統分割成相關聯的細小單元,例如餐廳,可以按品類,門店,區域,銷售渠道分割,然後讓相關的員工組成行政組織以外的經營小團隊,按增量價值進行收益再分配。

四,內部合夥

企業要的不是員工,而是合夥人,這句話背後有兩層含義:

1:是不要打工者,而是需要共同經營者。

2:員工都喜歡拿固定工資,要安全感,但是容易安逸、缺乏創造力,不太願意對結果負責。合夥人就不同了,合夥人是按經營結果來分配的,因此合夥人較積極,是一群創造者和貢獻者。

五,外部整合

現在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企業不應是封閉的經營實體,應該與客戶,供應商,經銷商融合,藉助外部的力量拓展渠道的資源。從外部合夥到合股,從鬆散合作到命運共同體,整合打天下贏未來。

六,輕資產模式

企業要抓住兩個費用率:一個是變動費用率,這個數量指標用來做考核激勵,另一個是固定費用率,這個數據反映了企業的固定成本和負擔。固定費用率越高的企業,說明企業偏重資產,投入產出比較低效,揹著重重的殼的企業存活率一定不高。所以,企業要致力於為自己減負,降低固定費用率,向中輕資產發展。

七,精兵簡政

企業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創造價值的人才越多越好。不能帶來高的經營價值,客戶價值的崗位必須被清理,不能創造高人效,高績效的員工應該被裁減,被調崗。另外,一切不能產出經營價值的管理行為都有可能是一種浪費,企業要簡化,強化,清楚這些管理工作,讓員工將焦點轉向經營價值和經營結果。

八,量化寬帶激勵

績效管理由三個部分組成:1,績效考核,2,行為考核,3,能效評估。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績效考核,績效考核不是以考核為核心,而是激勵你,把激勵做好了,就能驅動員工主動,積極創造。

九,目標管理

建立"3+1”的目標管理系統,這個3指的是:預算目標(激勵目標),期望目標(挑戰目標),員工目標等三個不同導向的目標。這個1指的是平衡點(底線目標)。從企業和員工兩個角度來定目標,構建多層次,多激勵的目標體系。

十,合股經營

企業需要的錢不一定要向銀行,融資機構借貸,其實員工是最好的融資對象。將股份分出去,把錢收進來,把心調動起來,把力量激發出來,市場在變,時代在變,老闆的思維也要變,管理機制和系統必須與時俱進。在變遷如此快速的時代,不願改變就是等死。

您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評論!私信!說說您的看法!

點擊右上角關注,後續有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