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檢察瞬間」檢察精英最初怎樣煉成?培訓故事了解下

正義網

「100个检察瞬间」检察精英最初怎样炼成?培训故事了解下

這三張照片中培訓班的檢察官們,是檢察機關恢復重建初期檢察隊伍中的精英。

自五屆全國人大後,全國縣以上都成立了人民檢察院,有了一支11600餘名幹部、司法警察的檢察隊伍,檢察機關的工作開始走上了正常發展的軌道。廣大檢察干部在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法律,執行法律,提高了業務能力,增強了依法辦案的信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但檢察機關恢復重建初期,也面臨著人員少、任務重的困難。而更大的困難,則是檢察業務人員奇缺。因此,各級檢案機關採取了邊工作、邊格訓、邊學習、邊實踐的方式,以提高檢察人員的業務素質。

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並於1980年1月1日開始實施。

為了使“兩法”得到正確地貫徹實施,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採取舉辦輪訓班、法制講座和在職學習等多種形式,組織各級領導幹部和業務骨幹,認真學習了刑法、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法規。

通過學習,懂得了法律是保護人民、打擊敵人、懲罰犯罪的有力武器,從而提高了嚴格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在積極培訓幹部的同時,廣泛開展了法制宣傳活動。一些犯罪分子懾於法律的威力,主動向公安部門投案自首,表示要改邪歸正。

根據中央的決定,各地檢察機關陸續調進了一批具有一定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的人員充實各級檢察隊伍,逐步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已陸續成立了刑事檢察廳(處)、法紀檢察廳(處)、經濟檢察廳(處)和監所檢察廳(處)。

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檢察院為了適應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實施,制訂了一些具體進行刑事檢察工作、法紀檢察工作、監所勞改檢察工作的試行辦法,並且進行了關於經濟檢察的調查研究。

實踐證明,在隊伍建設中,檢察培訓作為檢察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工程,是提高隊伍素質和能力的有效施徑和重要手段,是一項事關檢察工作全局,事關檢察事業科學發展的戰略任務。

目前,檢察培訓工作已初步實現了由補課式,應急式培訓向系統化、規範化培訓的轉變,

檢察隊伍人員結構,知識層次有了飛躍性的改善,培訓工作已成為隊伍建設中的常態。

文 | 高洪海

來源 | 正義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