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后,满人排队剪辫子,汉人宁死不剪,究竟为什么?

用户67023017588

往今来历史上很多朝代,旧的传统旧的体制刚被打破时,常常都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大的阻力。

而大清灭亡后,却出现了满人排队剪辫子,汉人却宁死不剪的现象,这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有书君来为大家好好地扒一扒里面的缘由。


一:“猪尾巴”辫子的由来


其实满清入主中原后,基本上都是在走全面汉化的路子。


但唯独在一件事上,满人坚持了高压不妥协的态度——汉族男人必须剃发蓄辫,也就是要剪成了后来人们戏称的“猪尾巴”辫子!


八旗入关后颁布的“剃发令”,三百年里一直是不可触碰的政治红线。


这“剃发令”还是在多尔衮摄政时期施行的,当时的多尔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从当时的文明的级别来看:游牧文明阶段的满洲人与中原汉人,根本不是在一个级别上。



甚至可以说:初入主中原的满洲人,在文化底蕴方面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卑感。


于是逼迫汉族男人剃发蓄辫,就是想消除这种自卑感,彰显满人的自主意识。有一种寓意就是:你们的头都要由我们说了算,意在让汉人们心甘情愿地服从于满州人的统治。


从这个意义来分析,就会明白“猪尾巴”辫在当时不仅仅是一种发饰,更是一种政治符号,一种身份的认同。


而突然在两三百年后的这一天,皇帝没了,辫子必须要剪了……


这根辫子这一刻要被剪去,与两三百多年前这根辫子要扎起来一样:它不再简单只是头上的一根辫子,而是一种身份认同感的失去,是悬在脖子上的头,不知是谁说了算的问题。于是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感。


二、那么大清朝灭亡的时候,为什么又会出现,满人排队剪辫子的现象呢?


原先的满族人高高在上,现在大清灭亡了,他们又听说会被排挤,为了保持自己的工作和现有的利益,于是很快就主动排队去剪掉了辫子,甚至换上了汉人的服装。不仅如此,很多满人更是直接改成汉姓,就地将自己也改成了汉族人。


满人剪辫子刚开始先从八旗军的禁卫军开始剪,也就是从部队里开始起。对八旗禁卫军宣布的要剪辫子是因为他们要更换新式军装,有辫子不方便带军帽和做战术动作,这是军规军纪,必须执行,所以实行起来也就更快。


满清灭亡的消息是隆裕皇太后发布的,按照历朝历代更迭时的情景,满人立马想到的就是要消灾避祸。大清灭亡以后,很多原来在旗的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旗人纷纷改回原来的民族,很多满族人通过改姓氏或逃往他乡来避祸。留在北京走不了的满人,也很怕被报复,所以赶快主动排队去减掉“猪尾巴”辫子,除去自己的标志。因为当时的满人明白,大清国回不来了,必须顺势而为。



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汉人宁死不剪的现象呢?


1,汉人被传统文化熏陶时间太久


汉文化传统中一直传承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的孝道,这样时间长了,大家就形成了习惯。特别注重孝道的汉人,自然就很不愿意剪掉辫子。剪了辫子就是对父母的不孝顺,就感觉到非常对不起列祖列宗。


2,担心满清卷土重来


当时很多人汉人已习惯了大清王朝的统治也非常害怕朝廷,他们更害怕剪了这“猪尾巴”辫子,万一清政府又掌权了,自己会不会被清算,所以就表现出这种拼出命来的愚守。比如当年张勋的“辫子军”复辟,很多人就急忙翻腾出了假辫子。


3,当时局势混乱,很多汉人找不到方向。


大清灭亡之后,时局混乱,很多人不知道未来的走向是什么,于是也有在观望的。在观望、恐惧之余,也有汉人们对传统审美的一份固守,所以迟迟舍不得剪掉这个“猪尾巴”辫子。


后来很多汉人的辫子,都是被强制剪掉的,警察们只要在街上发现留辫子的,一概现场剪掉,这样才把中国人脑袋后面的辫子慢慢的剪掉了。



纵观历史,人类总是在不断的精进,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历史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时代的更替,每一次新旧交换都会给人带来一些阵痛。也正是这些前人在不断地取舍,不断地融合中才形成了我们今天这般意气风发的模样。



有书共读

在清朝以前中原汉族都是梳有发髻的,但是在满清入关以后,下令留发不留头,经历了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等大屠杀后,最终行成了清朝的大辫子。



其实在满清灭亡之前,接受了国外新思想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侨,还有新式学堂和新军人员早就已经剪掉了辫子。并且在留学生回国后在国内各大报纸上宣传剪掉辫子,由于清政府的管控无力,所以已经对这些事情充耳不闻了。



虽然清政府管控无力,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剪掉辫子,即便是在民国建立后,辫子依然盛行在大街小巷。为此民国政府不得不下命令让广大国民剪辫子。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是,满人排着队剪掉辫子,而许多汉人却宁死不愿意剪掉辫子。



汉人不愿意剪掉辫子

中华民族2000年的封建王朝,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从小的生存环境和教育已经改变了一个人的思想,所以很多汉人接受不剪去从小留存的辫子。认为这是老祖宗的传统是父一代子一代流传下的标记。

在这种心里的影响下,很多人都会抗拒剪掉辫子。甚至很多人剪掉辫子也要拿回家,等到去世时随葬入棺,以示身体完整。



满人排队剪掉辫子

满人排队剪掉辫子是因为害怕汉人报复,还有就是接受新思想比较多。

清朝灭亡前满人作威作福,不乏有欺辱汉人的事情发生,当满清政府倒台以后,满人知道自己的倚仗从此消失,为了不受到报复以及表示自己忠于民国政府,所以鸡贼的男人排着队到了剃头匠的摊位前剪去了辫子。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满人在那个年代拥有的资源比较多,所以受到的教育和见得世面也比较多。相对来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

另外说一句边远地区满清的辫子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算是彻底的剪完了。可见封建荼毒之深。


我是越关

有网友问:大清灭亡后,满人排队剪辫子,汉人宁死不剪,究竟为什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事情,就是剪辫子并不是民国以后才开始的。

在1910年,资政院就已经通过了剪辫易服的决议。其实,在1903年时,江南一带青年学生剪辫者已不乏其人,且官方并不严禁。到了1904年,清朝新军已经要求允许剪辫子,因为“兵士之战,现在多系伏腰于地,打枪相攻,兵士背上有种种背负物,已将及顶。际各国兵士当伏地鸣枪时,头仰刚贴于背负物,我国兵士有辫结,则因为辫结所碍,头不能仰,则万不能战。”

所以到了1905年,出洋考察政治大臣端方、戴鸿慈随员40余人中“剪辫者已居其半”,其中“有翰林,有道府,有教员,有武员,一切皆有职衔者”。在1906年,大臣载泽、戴鸿慈等人分别向慈禧呈请剪辫。到1909年,军谘大臣载涛,海军大臣载洵,度支部尚书的载泽、法部尚书戴鸿慈,呈请剪辫子。

到1910年,以满人为绝大部分的,北京禁卫军已经全部剪去辫子。其实如果看整个清朝后期,其实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事实,满洲大臣其实比汉族大臣更加开放,反而是有些汉族大臣更加保守。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9世纪50年代,第一批要求购买洋枪,聘请洋人教练的也是总理大臣衙门的奕訢和文祥他们。到清朝灭亡以后,1912年3月,再次下达了剪辫子的命令,但是为什么很多乡绅百姓不希望剪辫子呢?反而满人很快就剪掉了。

首先,满人剪辫子那是,载涛,载洵等宣统朝的大臣王公们提倡的,而且先从八旗军的禁卫军开始剪辫子,实行起来反而很快。而八旗禁卫军要剪辫子是因为他们准备更换新式军装,有辫子不方便带军帽和做战术动作。清朝海军剪辫子是因为,辫子太容易弄脏白色的水兵服。

而在汉人地区剪辫子却比较麻烦了,在成都、长沙、昆明等地,因军队强制剪辫还引发了民众恐慌,甚至发生了血案。比如在浙江上虞县“自光复后,剪辫者寥寥”,虽经新政府一再劝喻,但“该处人民终观望不剪”,竟有“顽民千人之众,以反对剪辫为号召”,把积极推动剪辫令的官绅之家捣毁。

在溥仪都剪辫子了以后,在山西1919年才完成剪辫子的工作,天津在1923年才完成剪辫子的工作,在北京1930年代才完成这项工作,就是在上海也用了好几年的时间。

为什么呢?原因是“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我其剪发短衣矣!”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其实理由就和当初清朝初年,大家不肯剃发是一样的。


深度军事

答案不复杂,就是三个字:习惯了。

我们在大众传播领域,经常看到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种种优良传统的说法,以及中国人是最重视历史的民族云云。

然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中国人可感知的“传统”其实非常之短,对,你没看错,很短,而且还会将现实中的某些“存在”当做传统来宣扬。

举一个例子,锅盔,之前曾经看过陕西本地的作家很爽地说,当年秦国灭六国的军人就带着锅盔当军粮,因为这样、那样的优点,所以打胜仗。

问题是,秦国有磨磨面吗?没有面粉你做个毛的锅盔,磨这个东西普遍见于记载已经是西汉之后的事儿了,这种历史发明,往往会冠以“老辈人传说”的名头以加强说服力。

事实上,你所谓的老辈人,按照人的寿命,直系亲属往上三代已经非常稀有,也就所谓的四世同堂,也难怪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五世啊,很久了。

可由自己向上上溯四代,可能也不过就到清朝末年罢了,别说秦朝,就是宋朝啥样,都很难通过这种家族口口传说留存下来。

而宋朝,哪怕是饮食习惯这种“小事”,和今天相比,也可能是翻天覆地,比如说宋朝人洪迈的《容斋随笔》记载当时是,北人好甜,南人好咸,感情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是翻个个的。

而如果我们考察一些当代仍旧知名的老字号、组织,就会发现,他们的“老”,往往可信的部分也就上溯到清朝中期,这种情况也涉及到一部分习俗,一样只摸到清朝的中、后期,再往前,往往是托名古人的传说故事,在这中间会有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断层”。

之所以如此,在于口传记忆大大有别于文字记载,往往在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有利于传播的戏剧化成分,这种“戏剧化成分”看似情节丰满,却往往带有其加入时的本时代特征,比如“流行”,就像上述锅盔的故事,在古代乡村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民间戏曲中,极少有秦始皇的桥段,也就意味着这段历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实际上不具备流行性。

什么时候流行性增加了,是在解放后,毛泽东对秦始皇的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以及诗词与基础教育中的高频次出现,才导致了这样故事的诞生,否则长期出现在“书面语”人群中的历史人物,往往不会出现在民间传说中。

而民间传说中的“达人”,往往是各种戏曲、评书、话本中的明星人物,比如薛丁山、比如樊梨花、杨家将、穆桂英、诸葛亮、关二爷、李元霸之类的,以及区域性或民族性的传说人物等等。

之前去新疆北部,当地干部就曾严肃地提及其境内有樊梨花点将台,诸如此类的穆柯寨遗址,还有不少。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谈一个“观念史”的问题,对于“辫子”这种“物质文化”,抱歉用这个词儿,当时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是理解为从宇宙洪荒以来的一直存在的传统类似的东西,也就是“传统”的一部分。

而甭管是好是坏,只要是“传统”,就不应该丢掉,因为,熟人社会的所有生存经验,都是通过这种口传的“传统”一代代留存下来的, 包括乡村中带有巫术色彩的禁忌,一些今天看起来荒诞不经的谣言,都可能是祖辈的生存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抛弃任何一个,而由自己面对未知的后果,对于被“剪辫子”的人来说是恐惧的。

那么,“留发不留头”的故事为什么没有在当时的四万万伍仟万人中普遍传承呢?

这就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和经验,就是对于“泛政治性”的东西不要触碰,自我审查,乃至于尽快遗忘,有利于对新的政治强权的适应。

事实上,我们从朝鲜使臣的《燕行记》中可以看到,至少在康熙年间,他们故意问汉臣自己的“华夏衣冠”怎么样时,对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而到了乾隆朝,有人反问这是戏服吗的时候,已经是真糊涂了。

但是,在普遍的“真糊涂”的人群中,同样也存在乾隆时偷偷借来朝鲜衣冠穿上,夫妻对哭的知识分子。

等到嘉庆、道光之后,实际上,朝鲜使臣也不怎么喜欢玩这个游戏了,而大清朝的那部分知情人、知耻人,也基本死光了。

换句话说,到这个时代界限,大清朝以时间为同盟,完成了一次对中国文化的“改造”或者中性地说“塑造”,自此之后,这个特体的“中国文化”,又继续着它的自然演化进程。

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大多数的文化、习俗,其实是清朝中叶之后定型的,比如“出马仙”这种具有浓厚萨满文化意味的“传统文化”,自从东北向南影响到内蒙古东部地区、河北、山东,以至于皖北、苏北地区,总不能是大明朝的遗存吧?只能是清朝入关后带进来的“新传统”,而其普遍传播,恐怕还要晚得多,都得是闯关东的清末时代了。

如果说100年的“传统”都成了“传统”,那200多年的“不能谈论”的辫子,又怎么不会成为传统禁忌呢?


刘三解

清亡之前已经开始剪辫:

汉人为啥不剪辫:


满人为啥主动剪辫:


相反的是,许多满人在清朝灭亡后,则纷纷主动剪了辫子,实际上这与辛亥鼎革之际的全国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虽然说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但是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比如西安,比如荆州,比如杭州,都曾经发生过汉人屠杀满人的现象,而当时咨询又不是很畅通,因而谣言满天飞,满人为了自保,一方面放弃满族姓氏,另一方面剪了辫子,至少保证在外形上与汉人无异。

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男青年,为了标新立异,故意留着辫子,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为了剪掉辫子,多少中国人付出了巨大牺牲。


青年史学家

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不管满清入关留头不留发,杀了那么多人,还是满清灭亡后,不肯剃发的人都是源于此。

把两件事对立的看待其实是别有用心,两件事同源于中国的孝道。


勇行万里路

满清入关之后采取了“剃发易服”的政策,这个政策姑且不说是否是为了奴化,但是很明显和赵高的指鹿为马异曲同工,如果是内心忠诚不一的向着大明,那么自然誓死不愿意剃发,那么这种人留着就没用,可以借此来除掉,而那些愿意剃发的人,大多是识时务者,那么自然可以统治和奴化。

辫子这个东西实在是非常有意思,其透露出来了太多的问题,首先就是当年剃发的时候,不少人认为祖宗留下的发髻,怎么可以改变。但是清末剪辫子的时候,居然又有人流着泪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可笑!实在是可笑!

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就曾经描述过自己留辫子在日本时的遭遇,但是日本学生把这群中国留学生视为异类,称他们的辫子是猪尾巴。而在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中,就曾经发生过学生剃掉辫子的事情,因为接受了美国的思想,而清政府得知后,居然直接宣布不在派遣留学生。

而袁世凯当年为了表示革命,直接剪掉了辫子,革命党几乎也都是没有辫子。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太平军被湘军称为了长毛军,就是因为他们不留辫子。一个小小的辫子其实就意味着政权,意味着承认清政府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剪辫子,其实就是因为在他们认知里,他们是大清的子民,如今大清亡了,似乎他们就失去了国家。


小司马迁论史

辛亥革命十天以后,陕西和湖南同一天宣布脱离辫子朝,陕西发动的是武装起义,把陕西境内的两万多辫子军杀得片甲不留,还把河南和甘肃赶来镇压革命的辫子军消灭了,为两省的独立创造了条件。之后,各兄弟省份相继宣布脱离辫子朝,山东在辛亥革命两个多月以后才宣布反清,结果没坚持多久,又重新宣布归附清廷,投机分子一个。


挚爱咏春77443023

回答当中说这是因为汉民族的劣根,奴性等。这些观点我完全不认同!!!什么狗屁邪说!

满清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国268年,不是因为满清有多么的强大,而是他不断地在融入汉族文化。因为所有成功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都明白一个道理:比人,没有汉族人多;比文化,我就不多说了,能比的也就是一时的军事力量。

但是“马上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守天下”。因此这些少数民族都主动进行自我汉化,如北魏、满清等。

元朝够强大吧?但是只能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这就是排斥汉族文化的结果。

汉文化是柔中带刚,外柔内刚。以至于深受影响的华夏子孙同样也是如此。

柔不代表我们不刚烈!元朝的保甲制中有初夜权的规定,但中原很多地区汉人有“摔头胎”的习俗,以保证自家血统的纯正。

试问大家,这够不够刚烈?

别动不动和我们中国人提什么奴性,说这话的你根本不配!你算什么个东西!

回归正题,大清灭亡后,满人排队剪辫子,汉人宁死不剪,并不是因为什么狗屁奴性,而是因为汉人天生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中华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地融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而形成今天的模样的。

过去所讲西戎、匈奴、氐族、羌族、鲜卑、蒙古族、满族等等,现在都是中华民族当中的一份子,他们的优秀文化也被中华文化所吸收。

那是不是后世在继承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时候,就是奴性?不是的,这是一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

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革命洗礼,去发剪辫,这就是时代性。

少部分人不愿意去发剪辫,这就是坚守,与民族大义无关,只和个人取舍有关。

时代虽在变化,本心不曾改变。说是不剪辫便是奴性的那些人,你真的安心吗?


姚说

因为人们对历史的遗忘和辫子的美化作用。

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颁布“剪发令”,但民众基本都不愿意剪发。当年胡适赴美留学时,曾收到家中来信,信中有这样的描述:

吾乡一带,自民国成立以后,剪去辫发者已有十之九,其僻处山陬(如上金山、张家山、寺后十八村,并歙之内东乡各处),剪发者只有半数。

清朝对人们在“发”字使用格外敏感,担心是对清朝入关时采取的“剃发令”的不满,比如“一发千钧”。清人修纂的《明史》和《清实录》均没有“一发千钧”。因为对“发”的遗忘,将近300年的时间里,人们逐渐遗忘了“发”,反而将剃发留辫当成自己民族固有的习俗加以遵行和维护。

根据庄士敦回忆:

有些满人也已经忘了自己的祖先曾强迫汉人剃发留辫这段历史,反而认为剃发留辫本就是汉人的习俗,故辛亥时,有满人割了辫子对“革命”表示抗议。

除了遗忘,在文化认同上,人们认为没有辫子的人是可耻的。辜鸿铭曾把辫子推为“国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