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何以自家閨女,最後卻成全了別人……

黎城,何以自家閨女,最後卻成全了別人……

黎城縣位於長治市東北部,與冀、豫兩省毗鄰,是三晉東部的門戶,太行八陘之一的滏口陘即在此處。明代內長城真(真定即今正定)保(保定)鎮的東陽關正扼守於滏口陘的咽喉之上,據千重鐵壁之險,呈萬夫莫開之勢,雖日久年深,關城盡毀,但至今山嶺上仍然保存有數十里斷續綿延的古老長城牆體,當我登上東陽關故址,感嘆山河壯美時,當地老鄉熱情地告訴我,東陽關的匾額就在城隍廟裡面收藏著呢,可以去看看。黎城源於西周時封在這裡的古黎侯國,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正式設立黎城縣治,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按說歷史積澱這樣深厚,理應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蹟才是,何以只有一座明清時期的城隍廟最為著名呢?

黎城,何以自家閨女,最後卻成全了別人……

這要一直追溯到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那時在黎城南部爆發了陳卿領導的農民起義,他們憑藉高峻險要的太行山多次擊退了明軍的大規模圍剿,直到嘉靖八年(1529年)起義才最終失敗。明朝政府為了加強控制,把黎城、潞城和壺關三地各劃出一部分,組成了平順縣。

黎城,何以自家閨女,最後卻成全了別人……

這一劃不得了,把原本流經黎城縣南部的濁漳河流域划進了平順縣境內,這段自西向東二十餘公里的濁漳河沿岸散佈著諸多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以來的寺廟和村落古建築群,時至今日已經大多獲得國保身份,成就了平順縣國保大縣的地位,卻把黎城縣的古建築精華在四百多年前就全都划走了,於是舊城中碩果僅存的城隍廟幾乎成了當地古蹟的形象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