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川博物館|開放首日遊客爆棚 儼然又一「網紅」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不能進館了,明天再來吧……”6月18日下午4時,看到重慶建川博物館門前的停止售票告示牌,不少慕名而來的市民遺憾地說。

18日開館當天,重慶建川博物館就售票近3000張,儼然已成為重慶又一“網紅”景點。

“建設人”集體憶芳華

重慶建川博物館聚落由24個兵工生產洞改造而成,也是建設廠的老廠房。開館當天,不少老“建設人”從四面八方趕來,一睹自己當年工作的地方,變成什麼樣子了。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市民參觀抗戰文物博物館

61歲的劉永富曾在國營建設機床製造廠工作近20年,重慶建川博物館的很多洞穴就是他曾經工作過的車間。“洞裡冬暖夏涼,溼氣非常重,每個工人都有或輕或重的關節炎,為此每天都能得到2角錢補貼。”他說,自己的父母在抗戰時期也曾在兵工署第一兵工廠工作,把生產好的兵器通過人工運到碼頭,要途經狹窄的山路,非常艱辛。“年輕人也應該知道這段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九龍坡區市民周莉一家四口也在第一時間來參觀。“我也是‘建設人’,曾在建設廠工作了十幾年,在兵工署第一工廠舊址博物館看到了曾經接觸過的機床,非常親切,也很有感觸。”她說。

75歲老兵迫不及待來“嚐鮮”

“和平來之不易,這段歷史應該被銘記!”當天,家住南岸區的華耀成在抗戰文物博物館“重慶大轟炸”場景前,一邊拿起手機拍攝復原的場景,一邊感嘆。

“我早上9點多就到博物館了。”華耀成今年已經75歲,膝蓋患有撕裂性骨折,走路有些吃力,但為了“嚐鮮”,開館首日堅持來館參觀。他說,自己曾在上世紀60年代當過6年兵,“經歷了殘酷的戰爭,才懂得和平的珍貴。”抗戰文物博物館展示的珍貴文物也讓他感觸很深,“這些文物太珍貴了,把這段歷史挖掘出來意義非凡,以後我會帶家人和戰友來參觀。”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市民參觀重慶故事博物館

遊客眾多,工作人員有點忙

開館第一天便遊客爆棚,也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在遊客中心入口處,該館講解員李建江、黃莎莎、蔣良文正為遊客提供諮詢服務。據瞭解,該館共有13名講解員,他們都是接受了3~10個月的培訓後才正式上崗的。

李建江今年24歲,2017年畢業於重慶理工大學經濟學專業。“樊建川館長是一個特別‘潮’的人,微博打理得特別好。”他說,去年8月至今年4月,他就在成都建川博物館接受培訓,而和建川博物館結緣就是從關注樊建川的微博開始的。

重慶建川博物館聚落中,抗戰文物博物館規模最大,講解詞字數超過6萬字。黃莎莎說:“邊看文物邊背誦,我用了10天時間。”

博物館前臺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開館首日非常繁忙,當天前臺雖然安排了5名工作人員負責售票和為遊客服務,但仍有些忙不過來,“大家忙得水都沒喝上一口,嗓子都冒煙了。”

攝影周舸/王茂松/周邦靜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九龍報“開館特刊”受熱捧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市民在閱讀九龍報社出版的重慶建川博物館特刊

“與現實中的博物館相比,報紙上的博物館同樣精彩,值得收藏!”6月19日,重慶建川博物館遊客大廳外,56歲的市民趙宗均參觀完8個博物館後,仔細翻閱了遊客大廳贈送的九龍報社出版的“開館特刊”。特刊中詳細全面的報道,讓他對博物館有了更深的瞭解,他打算好好保存特刊,作為開館遊覽紀念。

“特刊版面精美,內容豐富,十分受遊客喜愛。”重慶建川博物館工作人員說,“18日開館時,我們在遊客大廳放了幾百份特刊,短短几個小時就被取完了。今天我們又在文創賣場出口、遊客大廳加放了數百份,同樣受到遊客的歡迎。”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市民參觀抗戰文物博物館

重慶建川博物館每天早上9:00至下午5:30開放,實行通票制,門票50元/張。在館內,遊客可以加蓋獨立設計的郵戳,留作紀念。而且,還有多種場景互動,如飛鏢遊戲、鏡像體驗等,可以讓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愛好的遊客參與體驗。

新聞多看點

愛因斯坦等15位西方歷史名人手稿原件驚現九龍坡區鋼琴博物館

展覽地址:九龍坡區濱江路 鋼琴博物館——明畫廊餐廳

6月16日,“永痕—西方歷史文化名人手稿品鑑展”在我區鋼琴博物館——明畫廊餐廳正式開幕,也是重慶地區首次彙集眾多西方名人手稿的展覽。

展覽現場展出是莫奈、畢沙羅、克里姆特、羅丹、雨果,大仲馬、小仲馬、李斯特、理查德·瓦格納、小約翰·施特勞斯、舒曼、理查德·施特勞斯、聖桑、馬勒、愛因斯坦15位西方歷史名人的手稿。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約翰·斯特勞斯手稿

展覽上,這15位西方歷史名人手稿原件或樂譜逐一亮相。其中,歌劇巨匠理查德·瓦格納的一份寫於1849年的《羅恩格林》的一頁音樂手稿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

展覽負責人川美國畫系教授劉明孝介紹,理查德·瓦格納改變了歌劇的原樣,是將歌劇變成了複雜情感與心理糾紛的載體的破天荒的偉人。

他說,此次展覽的目的就是借充滿人文氣息的九龍坡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藝術,欣賞藝術,它們是屬於全人類的精神文化財富。

重庆建川博物馆|开放首日游客爆棚 俨然又一“网红”

市民正在觀看展覽

此次展覽為期為一個月。接下在九龍坡鋼琴博物館——明畫廊餐廳會每月舉辦一次展覽,有興趣的市民可前往觀展。

關於名人手稿

手稿是作家的手寫稿,包括文稿、詩稿、日記、書信、讀書筆記、寫作素材的記錄等。藝術家手稿是指藝術家為創作作品而做的前期準備,是通過最簡單,最質樸的方式畫出的藝術草圖或寫下的樂譜,其方式大體在速寫,素描或速記的框架下進行。有時候,藝術家手稿還以批註,札記或者備忘錄的形式記錄自己稍縱即逝的藝術靈感。

劉明孝教授介紹說,名家手稿本來就是一種稀缺資源,因為大多是孤本,因而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名人手稿不僅是名人過去的見證,更是現在的追溯。它們具有璀璨的歷史價值。奧地利大作家茨威格說過:理解手稿的意義和美麗,必須滿懷敬畏地看待這些表面並不顯眼的紙頁,必須愛戴和尊敬那些手稿的主人,因為手稿所承載的正是他們主人的生命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