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阳城镇:聚焦“两业”抢先机 “四个覆盖”拨穷根

今年以来,阳城镇紧紧结合产业、农业特点,全力打响“两业”攻坚战役,努力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就业车间、贫困劳动力专项技能培训及稳定就业“四个全覆盖”,让贫困群众鼓起“钱袋子”、摘掉“穷帽子”。

围绕特色农业,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围绕“菌、果、药、牧、加工”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该镇按照有牌子、有产业基地、有经营公司、有公司章程和制度、有办公场地、有与贫困户有带贫协议和每季度户收益标准的“六有”标准,先后建成“一园四基地”,即:阳城镇猕猴桃扶贫产业示范园、竹园村食用菌扶贫产业基地、任沟村中药材扶贫产业基地、阳城村林果扶贫产业基地、茧场村蔬菜大棚扶贫产业基地。鼓励贫困户以土地、产品、劳力等为资本加入相应的合作社,社员享受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劳动力优先用工等权利,合作社通过商业运营,对贫困户进行种子、农药、化肥或购销补贴。截止目前,已完成全镇462户贫困户入社协议签定。

立足支柱产业,实现扶贫就业车间全覆盖。该镇结合本地冶金材料生产企业较多的特点,率先在全镇4个贫困村分别成立扶贫就业车间,共解决贫困户23户就业问题。采取出“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扶贫就业模式,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生产工艺简单、安全系数较高、产品市场较好的编织袋加工制造工业,由镇政府按照有牌子、有厂房、有设备、有加工合同、有规范的操作制度、有贫困户车间用工协议的“六有”要求为各村提供生产设备和基础生产环境。贫困户按件计资,在保证不影响日常生产生活的同时,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劳务加工,大大激发了贫困户勤劳致富的就业积极性。

瞄准稳定就业,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全覆盖。该镇抓住西峡打造全域旅游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机遇,对全镇道路保洁、河道巡查、护林防火、保洁护绿、交通协管、治安巡逻等公益岗位进行重新划定,要求分段设岗、定人定责。上岗前做好岗前培训,完成公益岗协议调签定,每季度进行绩效考评,按好、中、差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发放浮云工资,引导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信念。至目前,全镇312人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除在外务工实现稳定就业的,全部实现公益岗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