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宣言》:7本14专构成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

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包含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的7所本科、14所专科高校。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由信阳师范学院倡议成立,黄冈师范学院、皖西学院等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内的21所高校积极响应。联盟成立大会上,与会高校共同发表了“大别山宣言”,号召联盟成员单位全面加强区域内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大别山宣言》:7本14专构成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是河南省两所重点本科师范院校之一。信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75年,原名为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教师之摇篮”,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黄冈师范学院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1月,与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资源整合。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43年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大学、武师孝感分院、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孝感学院几个阶段,先后有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农孝感分院)和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1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皖西学院

皖西学院(West Anhui University)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HuangHuai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沪陕高速公路交汇处的河南省省级园林城市驻马店市,交通极为便利,已有42年的办学历史。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XinY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信阳。前身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成立的汝宁府中等实业学堂。是一所集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为一体,具有豫南特色和良好办学基础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六安职业技术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专科层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位于六安市城北六寿路18号。学校组织机构健全,设有六个二级学院三部;教学、行政管理制度完善。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00万㎡,总建筑面积29.82万㎡。各类教学、生活、服务、活动设施完善,呈现了现代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大学形象,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安庆职业技术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安庆市,学院创办于2003年6月。2009年接受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立项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4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省教育厅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安徽国防科技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1997年更名为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2003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升格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学院是安徽省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是全省24所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院校之一,建有中央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信阳职业技术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学院是2004年5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信阳教育学院、信阳师范学校和信阳卫生学校、信阳商业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医学教育、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信阳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师资、医技人员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