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为何书中说:“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

我们经常听说的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等等,古人对人生的道路是这样解释的,可以说还是十分有道理的,最近看了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其中自序里有一句话,这句话的是:人生三十而未娶,不应更娶;四十而未仕,不应更仕;五十不应为家,六十不应出游。何以言之?用违其时,事易尽也。

施耐庵为何书中说:“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

这句话的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人应该在什么年龄做这个年龄对应的事情,要不然,错过了机会,就会错过很多很多事情,而且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到底为什么“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难道真的是这样的么?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吧

施耐庵为何书中说:“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

当然这句话在现在已经不太合适了,三十未娶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在古代呢,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古代结婚的年龄比现在要早的多,大约是16岁左右就可以结婚了,可想而知,到了三十,已经过去将近十五年了,再加上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并不是太长,能活个六七十就算是高龄了,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当时的世道,才有“三十未娶,不应再娶”的话了吧。

这一点即使放到现在,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男子22岁结婚,按照古代的比例,十五年以后,已经是三十七岁了,可以说三十七岁还没有结婚的人,毕竟和正常人有一些不同吧

施耐庵为何书中说:“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

那么下面的四十而未仕,不应再仕是什么意思呢?四十而不惑,在古代,四十岁,再去寻找仕途,可以说已经有点晚了,即使有刘备刘邦,这样出众的人,但是毕竟是少数,而且恰逢乱世,才有所建树。可以说现在有些人,刚过四十几岁,就已经成了爷爷了,四十多岁,应该是梦想收获的年纪,也是一个男人最黄金的年龄段,有些人说,男人要看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果四十多岁,已经有所成就,那么这个成就会继续的发扬,如果碌碌无为,基本上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

施耐庵为何书中说:“三十未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

古人说的一些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虽然有些话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但是,仍有古代的一些名言,可以形容现在。说起这个,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康熙的一段话:假如上苍,再给朕二十年的时间,朕一定会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后世之君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