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一農戶在殺雞前的晚上餵雞,不經意地說:快吃吧,這是你最後一頓!第二日,見雞已躺倒並留遺書:爺已吃老鼠藥,你們別想吃爺了,爺爺也不是好惹的。

感悟:當對手知道了你的決定之後,就能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納什均衡理論。

所以,保密、信息安全很重要。

人們在玩撲克牌時,當他坐莊時,在拾起底牌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自言自語“吃底或是不吃底”,在正式出牌前,牌好牌差已經暴露給了對手,對手便針對主家的實力採取不同的作戰策略,如認為莊家牌好,便不調情,得手便打對子,以圖儘量少輸。所以,一個老牌手多是沉默寡言的,他深知,只要說話,不管真話假話,都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信息。至於某些人在拾起8張底牌時,牌好故意說牌差,牌差故意說牌好,那是自作聰明。別人都不傻,最聰明的做法是不說話。

曾經,一個十年操盤手退休後道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莊家最怕不看盤的散戶”。莊家為了引誘散戶跟風做多或做空,總是千方百計的在盤口製造各種假象,一計不成,再生一計,不惜重複使用《三十六計》,直至散戶上當為止。莊家往往為自己的表演而得意,但莊家最怕不看盤的散戶,一個演員,無論她演技有多高,沒有觀眾,豈不是浪費表情且毫無經濟效益?

沉默是金,禍從口中出。鬼子進村了!總是“悄悄地”。當領導的就怕員工不說話。

其實,你不需要聽太多的聲音,要知道,很多股評家都是莊家的股評家,不是散戶的股評家,不聽也罷!你只需要相信兩句話:“堅持長線價值投資;2900點之下,中國股市有很多可以長線投資的股票。”這就夠了。


股票市場存在大量短線交易機構,他們操作之前之短,可以做到今天進明天出,時間長的幾日內完成一個完整的進出操作。部分機構入場拿貨完成立即展開拉高然後出貨。部分機構拿貨完成後洗盤一兩日方才展開拉高然後出貨。對於那些拿貨完成後洗盤的品種,如何去參與操作賺取短線差價?這首先從某些機構的做莊操盤思路和計劃談起。

部分短線機構職業選擇低位股票操作。他們選股,買入,拉高,出貨改變就不看什麼熱點和概念。這是技術派操盤莊家,他們信奉資金優勢+操盤技術影響價格就能完成做莊操盤。這些機構不是追漲殺跌的遊資。他們只按照自己的操作模型去選股操作。下面則以個股歷史走勢配以圖表加以解說。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如果說什麼東西最能摧殘持股的意志,那不是技術,而是時間,一個好股票,盤整三週你會不在乎,但是盤整三個月,你可能渾身不自在,你可能會發狂。而一個大牛股盤整6個月的時間也是極其正常的。這個時候,你明知道這個股好,你也只能說,主力你厲害,惹不起咱躲得起。就在你離開的時候,它開始飆升了。這就是很多人喜歡跟進拉昇的股票而不喜歡自己培養牛股的的原因。


各指標是相通的(RSI,KDJ.MACD,BOLL為例)

尤其是熱衷尋找包打天下的指標的。可惜,想來各位的結果都是竹籃子打水。任一指標,有時適用,有時失靈,一勞永逸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市場千變萬幻,只有人藉助指標跟著變化而分析變化,尋找固定模式的套路,才能發揮指標的作用。對於指標,個人認為基本上所以指標都是相通的,萬變不離其宗。因為指標的來源逃不出K線、均線、成交量等等幾個要素,不信,你打開指標的語言就知道了。不同的是指標的分為趨勢類指標和擺盪類指標。信號的多少,正確性而已。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上圖是深發展的日線圖。看BOLL,RSI,KDJ.MACD四大經典指標。

當股價跌破BOLL中規的時候,MACD雙線死叉,KDJ也會死叉,RSI也是死叉朝下,而且在時間點位上都是差不多,沒有哪個更加靈敏或者提前反映。如果要提前判斷,想利用MACD 60分鐘的趨勢去判斷日線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就涉及到週期的關係。在各指標翻來覆去的金叉死叉中,KDJ是最不穩定的。RSI是最簡單的。MACD最複雜。因為MACD是判斷趨勢,它還會涉及到背離。趨勢的反轉。乖離,紅綠柱子的長短多空含義,雙線的位置,形態,0軸的遠近等等。等等。

所以各大指標,包括經典的,非經典的,自創的,流傳的,竊以為都是大同小異,窺一斑而知全豹。精通一個足以足矣。

雙線和0軸的遠近關係

000911:圖中在0軸下方金叉,離金叉位置比較遠,所以上升力度基本沒有。成矩形震盪。當在0軸下,距離很近的地方再次金叉上,產生了一波有力度的漲幅。然後在0軸上高位死叉,離0軸比較遠,下跌力度基本沒有。也成矩形震盪。到了0軸再次金叉,就是那天的漲停板。幅度多大,跟蹤觀察。同樣前面可以看到在0軸附近死叉下跌,力度比較大。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000617:因為前面有波放量漲幅,雙線離0軸比較遠。此時雙線將死不死,再次抬頭朝上,是再次上漲的意思。但是力度有限。我的解釋就是離0軸太遠。紅柱縮小。一旦掉頭死叉,這樣很容易形成M頭而開始調整之旅。相反,前期這波雙線順著紅柱強勁上升時,任何一個點位進去都有利潤的。尤其是放量過頂,紅柱加長的逼空點上。類似還有東方金鈺。當然,也有特例,如002190這個千年一妖。那完全是資金引導了指標。騎上了半路也得摔下來,不可能拿住的。除非你酒駕關了1個月,因禍得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MACD其實真的很有意思,看0911途中的兩個藍色方框,以0軸為中心,其實是對稱的。死叉對金叉。高位對低位,到了0軸就變盤。其實你理解半邊就行了,舉一反面,你懂的。0911第一個金叉得賣,不是買

首要有個前提需要大家清楚:指標不是萬能的,不是對每一隻股都適用的!!!如果有80%成功率,指標管用~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當一個股票MACD從0軸下

二次金叉往上攻,突破0軸後回抽0軸,放量突破可跟。然後K線形態最好在回抽階段是橫盤整理。回抽有兩種方式:一是橫盤整理,二是股價和指標同步,大家都下跌。核心問題就是:爆發力橫盤的股票比較大!要找就找此類票。說明白了嗎?個股舉個例子:如000911,回抽就是橫盤整理的狀態,但是某些時候從1浪上漲,2浪回調的時候,並不是這樣橫盤,有時會再次回抽到1浪起點,形成W底,讓人以為將再次下跌,這時候橫盤和同步的票的爆發力就完全不一樣了。當然。這波上3浪上升以後,到了4浪調整,也是這麼個情況,舉一反三:3浪到頂,4浪調整,還有瘋狂的5浪在等著,那麼,4浪調整的時候也最好找橫盤整理的票。這樣5浪會加速

分時圖利用MACD做幫手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分時均價線可大致看做是MACD的0軸。不過MACD能表現背離罷了。利用背離大致取值買賣。

原則:小週期服從大週期。表現:大週期上升通道,則小週期每次回檔是加倉機會,大週期是下降通道,則小週期每次反彈是離場機會,適用:任何分鐘的週期

日線背離,周線金叉。很好解釋,大小週期的關係。你如果挑了周線的週期,那麼持股的時間也得用以周為單位去換算,如果是日為單位,則用日去計算,這樣說明白了嗎?大週期剛開始上升,小週期回調,那麼從大週期的角度來說,是介入的時機。我找個例子來說一下: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MACD 30、60分鐘雙線還在離0軸很遠的位置,不會有很大力度的下跌。 小的調整都是屬於正常。我指的是指數而言。上升通道內,每一次調整都是良好的介入機會。我不是萬能的主,我也是看著指標做判斷而已。說錯了,別見怪。錢是你自己的。還得靠你自己。個股分化極為嚴重。股票其實很簡單:分兩大類: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你只要買上升通道的票就行了,買錯也要買。 跌破上升通道就止損。賣錯也要賣。短線小週期,中線大週期。

殺多點:

概念:當綠柱逐漸收斂、縮短,快接近0軸的時候,某一天,綠柱突然再次放大,同時在K線上表現為超過3%以上的一根大陰線。這條綠柱就叫殺多點。注意我的用詞,快接近0軸再次拉長!其後市就是會再跌!所以這點也必須是離場點位。殺多點其實也可以叫做“將金不金”。也就是說雙線看似金叉其實沒有金叉,再次趨勢往下。當天最高點會成為以後一段時間內的壓力位置。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比方說,主力會在什麼位置上吸籌?如果我是主力的話,我當然不會在高位入場。坦率的說,中國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垃圾化的公司,把這些公司的股價做得太高,市場不會接受。因此主力吸籌的位置大部分是在股 價的低位區。再如:主力選擇什麼時機吸籌?正是因為主力喜歡低位的籌碼,因此主力的吸籌大多發生在熊市 期間。這樣做的原因有二:其一,熊市的股票都比較便宜;其二,熊市是散戶恐慌的季節,散戶們會害怕股價 可能會跌得更低,於是紛紛把股票拋出去,以便在更低的價位抄回來,降低自己的成本。於是主力就有吸籌的 機會了。這就是對於為什麼有大行情的股票往往都是垃圾股的解釋。其中的原因是,這些基本面並不好的個 股,散戶們是不願意要的,而主力則憑藉著雄厚的實力介入,把某些垃圾股作出了誘人的行情。等廣大散戶們 反應過來,沒人要的“黃臉婆”早已變成了“二八嬌娘”,追麼?恐怕一般散戶是即沒那膽量,也沒那能力。於是我們可以形成第一個結論:判斷一隻股票是否有主力正在吸籌,要看這隻股票對散戶有沒有吸引力。 如果這隻股票在扮演“大眾情人”的角色,那主力就不可能大規模建倉入場。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的所謂 “低價位”的股票、或是散戶不要的個股主力就要,判斷某隻股票是否是主力正在吸籌,需要很多證據。

一、 主力吸籌的 K 線特徵

在這裡我們介紹幾種主要的 K 線組合形態,這些 K 線形態暴露了主力的吸籌動作,在莊家分析中極具參考 價值。

A、慢牛走勢

主力的吸籌改變了一隻股票的供求關係,這使得一隻股票的下跌動能被完全抵消,股價呈現緩慢上揚的格 局。但為什麼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莊於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籌碼,如果主力吸籌過猛的話,會 引發這隻股票迅速上漲,從而暴露主力的意圖,引起市場公眾的追漲,這是主力吸籌時所忌諱的。所以,主力 的吸籌永遠是溫和而隱蔽的。 圖 4-1: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新希望(0876)2000/01/04像圖 4-1,這隻股票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股價溫和上揚了 20%,每日的漲幅很少有超過 3%的。雖然兩個 月漲兩個漲停板不能算少,但比起這隻股票後來拉昇期的氣勢來說,這種上漲是非常含蓄的。圖 4-2: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新希望(0876)主力吸籌後的拉昇這裡面有個問題,主力是否可以在圖 4-1 的兩個月的交易中,吸到他計劃中所需要的籌碼?實際上是做不到的。事實上在圖 4-1 之前,主力就已經開始了戰略性建倉。只是主力的早期吸籌行為過緩而難於判斷其時間和數量,而在圖 4-1 的圖形之後,主力的吸籌意圖就顯露出來了。 這就是用籌碼分佈來進行莊家分析的特點,我們無需每時每刻都知道主力在做什麼,我們只需要捕捉主力暴露出的一些蛛絲馬跡,利用這些線索判斷主力的意圖。這很像是軍事偵察,雖然偵察兵們只發現了一個敵方 的炮陣地,但是他完全可以由此推斷在炮兵的背後還有步兵的存在,這個區域可能是敵方進攻的目標之一。

B、牛長熊短

有時候一隻股票的股價被緩慢推高後,忽然這隻股票迅速下跌,但隨後股價自低位重新開始緩慢上升。從 盤面上看,會發現一種鋸齒樣的 K 線組合,這種 K 線我們叫它“牛長熊短”,這是主力打壓吸籌的痕跡。如圖 4-3。 圖 4-3: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一汽四環,牛長熊短的主力吸籌圖 4-3 中的那一根觸目的大陰線,發生在 1999 年 5 月 10 日。有人認為,這是主力的故意打壓,主力不願 意其吸籌成本過高,他想在一個比較小的空間內多吸納一些籌碼,所以在把股價推高之後,主力瞅準機會來了 一個大動作,把股價迅速打壓下來。這樣不僅節約了時間和空間,而且這種大陰線會給散戶造成強大的心理壓 力,當股價再次被推高時,散戶的解套盤就蜂擁而出,主力如果願意,還可以進一步吸籌。這只是一種假設。 也可能這根陰線是一種市場意外,但無論如何牛長熊短含有兩撥慢牛走勢,主力吸籌的意圖比單純的慢牛走勢 要明顯得多。另外我們還需要關注這種走勢所發生的位置,只有相對低位的牛長熊短才可能被判為主力吸籌, 在一隻股票已經上漲了許多之後的牛長熊短,僅可以理解為主力不大可能出貨,而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主力正在 加倉。

C、“挖坑”形態

談到主力的打壓吸籌,很多看盤高手都讀得懂一種被稱之為“挖坑”的 K 線形態。所謂“挖坑”是一個非 常形象化的說法,它是指股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橫盤震盪之後,股價突然向下破位,將橫盤箱體打穿,但隨後 股價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橫盤箱體內部,其走勢在盤面上畫出了一個“坑”,見圖 4-4。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圖 4-4:K 線圖上的“挖坑”形態在圖 4-4 中,股價的向下破位使得市場非常茫然。從成交量上看,這個向下破位並沒有引發放量,但是隨 著股價逐漸恢復到“挖坑”前的位置(這個位置也叫“坑沿”),成交量迅速放大,說明在這一帶激發了大量 的拋盤,這就是主力要的“挖坑”的效果:本來股價在一個區域內震盪,投資者雖說沒有獲利但也沒被套牢, 因此投資者的心態是穩定的,大家採取的是一種觀望策略,等待市場發生變化。但是,這隻股票突然向下破 位,這讓人非常不安,但一時間來不及反應,也來不及跑掉,正在大家惶恐無措的時候,股價又迴歸原位,你 想這時中小投資者是什麼心態?簡直就象是在鬼門關裡走了一遭,大難不死,大喜過望,大量拋出,大批出 逃……總之紛紛離場,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折磨自己本以脆弱的神經。於是我們在“坑沿”地帶,看到了一個很 大的成交量。當然,只憑單純的一個“坑”,並不能充分證明主力在吸籌。我們接下來要關注的是,這隻股票在散戶逃 命的背景下,後來出現了什麼走勢。在圖 4-4 中,該股股價自坑底回到坑沿後成交量放大,顯示出該股面臨強大的市場拋壓,但該股並沒有再 次向下,而是出乎人們的預料,在坑沿位置上形成了強勢橫盤,而這就構成了主力吸籌的明顯的特徵。因為雖 然有散戶在賣,但散戶的賣壓並沒有造成股價的下跌,這就說明有一股相當大的資金支撐了股價——無庸諱 言,這個資金一定是主力的。關於“挖坑”可以形成這樣一個結論:當 K 線圖上出現了“挖坑”形態之後,如果股價在恢復到“坑沿” 的相對高位後強勢橫盤不跌,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坑”是主力挖出來的,其目的是震倉吸籌。

D、股價的次低位窄幅橫盤

什麼叫“次低位”呢?“次低位”是比近一段時間最低股價高 20%至 30%左右的價位。這個位置在中線上 看是比較低的位置,但是從短線上看它又是相對的高位,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線。我們還是站在主力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能在最低價位上吸籌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散戶未必配合主力,主 力想買散戶就一定肯賣。因此主力通常會採用拉長時間的方法。如果大盤環境和個股題材允許主力去等,主力 一般都願意稍微費點時間,以降低吸籌成本。但是主力的情況也是多樣的,未必允許所有的莊家都採用“低位 溫和吸籌”的策略。比如說主力的資金來自於較短期的信用貸款,資金面上留給主力的坐莊時間不多;或者是 一隻股票即將發生一個重大利好,而這個重大利好很難長時間保密,這個時候主力就不得不突擊吸籌;除此之 外,某些機構對大盤的分析是很有水準的,當他們知道在一、兩個月之內可能會迅速展開一個大行情時,他們 會當機立斷,迅速入場搶貨。能夠讓主力快速建倉的 K 線形態是次低位的窄幅橫盤,我們先看圖 4-5。 圖 4-5: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公用科技(0685),主力漂亮的吸籌和拉昇公用科技這隻股票,記得原先叫佛山興華,這幾年一直很活躍,上上下下的被主力炒了好幾次,每次都是 莊家贏了。圖 4-5 是 1997 年下半年的走勢。1997 年 5 月以後,該股一直下跌,1997 年 7 月 8 日,跌到 5 元的價位開始反彈,沒多久再探 5 元價位,然後再次反彈。在 1997 年 8 月 25 日之後,這隻股票在 6 元左右進行了 一個為期 20 個交易日的橫盤,橫盤中的振幅非常狹窄,不足 5%,也就是說,在這個橫盤區中沒有人能進行高 拋低吸的操作,投資者要麼進場要麼出場。公用科技在 1997 年 8 月至 9 月,其所在的橫盤位置就是次低位。在這個位置上,前期的短線籌碼是盈利 的,既然有獲利盤,就自然存在獲利拋壓;同時,由於股價自最低點上揚了 20%,早先深度被套的籌碼其套牢 程度得到了緩和,甚至一些籌碼已經解套。所以次低位這個位置很特殊——在這個位置上,股價面臨來自三個 方面的拋壓:獲利盤、解套盤和套牢盤。我們在前面談過,在面臨強大市場拋壓的背景下,股價的後續走勢非 常重要。如果股價受阻回落,那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如果股價強勢橫盤甚至上揚,則一定有主力資金支撐股 價。讓我們再次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結論。在圖 4-5 中,公用科技在經歷了為期一個月的次低位橫盤之後,自 1997 年 8 月 25 日開始,其股價突然向下暴跌,連拉兩根大陰線,其價位最低探到了 5.09 元,但隨後股價強勁上揚,僅僅幾天就漲到了 6 元以上。 在這一上一下之間,我們談到的兩個重要的技術信息都出現了:一個是“挖坑”,一個是“牛長熊短”,而這 兩個技術特徵都是主力吸籌的標誌。

在 1997 年 10 月 7 日之後,該股又做了為期 7 個交易日的次低位橫盤,而 這個短暫的橫盤比上一個橫盤的價位高出了 5 個百分點,這 5%使得前一個橫盤區的跟莊籌碼全線獲利,於是新 的一輪獲利了結盤再次湧出,而這些籌碼也被主力悉數收走。一切跡象都在悄悄訴說著一個信息,莊家吸籌的 願望非常強烈。果然,1997 年 10 月 17 日,在主力的籌碼已經足夠多的時候,該股開始了強有力的大牛股行 情。事後有人問:那麼多的散戶為什麼要把籌碼交給莊家,散戶們是不是太傻了?話也不能這麼說,只能說主 力的手段實在高明。我們再看圖 4-5 的左半部分。這隻股票的下跌過程可以描述為振盪盤跌,這種走勢容易激發散戶們的一種幻想:如果我能夠在每一次反彈後出貨,在它跌下來之後再補回,那麼即使股價跌了 5 個跌停板,我們也能在 這幾次的搶反彈中,牟得不低於 30%的盈利。於是當股價進入第一次次低位橫盤的前幾天,許多投資者將自己 的籌碼拋掉,大家寄希望於股價再次振盪盤下時再買進。但隨後股價並沒有立刻下跌,這時候大家就有點慌 了,成交量也逐漸開始萎縮,市場呈現出觀望的氣氛。但隨後的兩根大陰線再次證明,這隻股票的股性就是振 蕩,即使是次低位橫盤,也擋不住股價的回落,於是當股價第二次進入次低位橫盤時,多數散戶選擇了離場。這叫什麼呢?這叫“市場訓練”。主力操縱著股價,上來下去再上來再下去,逐漸形成了一個週期性的振 蕩規律,同時也培養了一些“聰明”的散戶,這些人高拋低吸真的掙了一些錢,到了最後主力忽然之間打破了 這種規律,在最後一次短線高點上,將“高拋”的籌碼全部吃下,股價沒有回落,而是向上突破,將試圖低吸 的散戶全線軋空。通過對公用科技這隻股票的總結,我們提出了一個股市定理:股市沒有簡單規律。因為一個規律一旦形 成,主力就有機會反規律操作,你賣我買,你買我賣,大獲其利。有人說股市中盛行的名詞之一是“騙現”, 其實所有的騙現採用的都是看起來比較有規律的技術圖形。

二、主力吸籌要多長時間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相當多的主力不希望自己的莊被別人搶走,因而總有一定數量的籌碼會長 時間留在自己手裡。我們更關注的是主力拉抬之前最後的補倉吸籌,這一次的補倉可以使主力的倉位升高到足 以順利拉抬股價的程度,這個過程最短也需要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來看圖 4-6。

圖 4-6: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1999/05/13 之前的東方明珠該股的大規模吸籌動作開始於 1999 年 4 月 12 日,截止在 1999 年 5 月 14 日,歷時一個月。而隨後的故事極其精彩,大家幾乎是耳熟能詳。5 月 17 日該股向上突破,成為了當年最耀眼的明珠。從圖 4-6 所反映的成交 量來看,4 月 12 日以後這隻股票成交量明顯的放大,而股價的震盪也變得非常激烈。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 內,這隻股票形成了 43%的換手。依照一般的說法,在主力的吸籌過程中,總換手率的 1/3 可以被主力拿到, 於是可以判斷,東方明珠最後一個階段的吸籌,主力大約增持了流通盤的 14%左右的籌碼。當然對於其後東方 明珠的走勢來說,這 14%的籌碼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主力在 4 月 12 日之前就已擁有了相當多的底倉。像東方明珠這樣的高效率吸籌的個股並不多見,主力的吸籌時間往往長達半年以上。主力的吸籌時間與其 吸籌位置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主力要想降低吸籌成本,他需要讓股價在低價區長期橫盤。顯然散戶不願意在這 麼低的價位上大幅割肉,於是主力只好用時間去磨。如果主力想加快吸籌節奏,勢必需要抬高吸籌股價,而進 行次低位吸籌。由於主力提高了吸籌效率,自然就縮短了吸籌與拉抬的時間間隔。因此對於散戶選股來說,一 味的追求低價位並不一定帶來更高的回報,或許次低位是主力與散戶的雙方好點。

在這裡可以用得上一句圍棋 術語:敵之要點乃我之要點。 在觀察了許多莊股的走勢之後,我們不得不對主力的耐心產生了深深的敬 意。有些股票主力甚至是在一年前吸的籌,在第二年的大行情中再做拉抬。看來,咱們中小投資者應該做一個 自我批判:雖然在股市裡沒有掙過多少錢,套牢的時候幾乎是套多久都可以,但跟起莊來卻心急得很,一隻股 票三個月不漲他就考慮換股了,即使受到 5%的損失也不在乎。這樣換過幾次之後,您就會發現您所受的損失比 去年的全部盈利都大。每一年的大行情走完之後,很多人發現自己騎過無數匹黑馬,只不過騎的時候,那馬不 是在跑馬場上,而是在馬廄裡。主力吸籌是個中線技術特徵,其上漲的必然性也僅相對於中長線的上漲而言。但主力吸籌後一般都是要運 作的,否則他費盡心思的吸籌做什麼?只不過什麼時候拉抬是主力說了算,你我只能等,毫無辦法。

三、主力的低位溫和吸籌

首先我們應該先來界定何謂“低位”。依本人的投資經驗,主力在高位出貨後,至少要等到股價下跌 6 個跌停板(以 10%為 1 個跌停板),才會考慮再次進貨的問題。所以在以後本書再談到低位的時候,是指自前期高點下跌了 6 個跌停板以上的相對低 位。主力的低位溫和吸籌,一般都要引發籌碼的低位密集,因而籌碼分佈的低位密集是主力低位溫和吸籌的明 顯標誌。 但是判斷主力的吸籌,僅有籌碼的低位密集這一技術指標是不夠的,需要有更多的證據。比較理 想的狀況是在籌碼的密集過程中,可以找到“牛長熊短”,或者是“次低位窄幅橫盤”這兩種指標。

還有上一 章我們曾經談過的籌碼分佈的“雙峰填谷”,也是主力低位溫和吸籌的技術特徵之一。需要強調的是,同樣是低位溫和吸籌,其低位和溫和的程度也是有差別的。次低位橫盤、雙峰填谷,是低 位溫和吸籌中比較積極和熱烈的圖形,相比之下,慢牛走勢或牛長熊短則溫和得多。 除非我們想在主力吸籌時進行高拋低吸,否則我們不應該在主力剛剛開始溫和吸籌時入場。對於此類個股,如果我們可以發現兩次或數次主力明顯的吸籌標誌,就可以大致估計主力的吸籌量。在判斷主力吸籌量已 經不小的時候入場,比剛剛發現主力的吸籌特徵就迫不及待的買進要好的多。更嚴格或更保險的操作計劃,是 等到可以確認主力高度控盤時再考慮入場,這時的入場可以讓你的獲利猶如“探囊取物”。然而,判斷主力的高度控盤是下一節的內容,屆時我們再詳細討論。

四、通吃套牢密集區,

通吃套牢密集區是主力吸籌時的一種手法,這種作法需要富有力度和激情。通常是主力大力拉抬股價,誘 使前期的套牢盤拋出,而且是你賣多少我買多少,是謂“通吃”。看樣子,“通吃”彷彿是照單付帳沒商量, 其實是主力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比較有效的收集到了想要的籌碼。“通吃”的作法雖然激烈,但卻是主力吸籌的有效戰術。大家不妨替莊家設想一下:用什麼方法能夠迅速 得到籌碼?低位的慢牛走勢,主力吸納的是散戶的割肉盤;而次低位的橫盤,主力可以吸到一些短線的獲利 盤,可能還包括一部分的解套盤。可無論如何,主力的低位溫和的吸籌方式,要依賴於散戶對股價的極度失 望,主力的籌碼是散戶自願贈送的。如果主力再心急一些,連做一個次低位橫盤的耐心都沒有,那他就只好去 搶了。籌碼分佈上的套牢密集區,則是爭搶股票的最佳區域。 我們可以看圖 4-7。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1999 年 5 月 17 日的長安信息 在一般的情況下,股價穿越套牢密集區會引發大量的解套拋壓,主力也可以因此獲得大量的市場籌碼。於是主力就通過穿越這個套牢密集區來完成建倉,這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區進行吸籌的市場意義。圖 4-7 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是 1999 年 5 月 17 日,這一天,這隻股票上漲了 5.4%,形成了 7.14%的換手。這 根陽線所處的位置正好是籌碼的一個密集峰。7.14 的換手是個不小的成交量,說明這隻股票的解套拋壓是相當 重的,但我們憑什麼判斷主力正在吸籌呢?其依據在大盤上。圖 4-8: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1999 年 5 月 17 日的大盤背景1999 年的 5 月 17 日,大盤處在普遍下跌的過程中,股指從 1997 年的 1500 點,已經下降到當時的 1000 點 附近,市場信心已接近全面崩潰,是所謂“黎明前的黑暗”中最黑暗的那幾天,當然許多人並不知道這是“黎 明前的黑暗”,還以為是“漫漫熊途無絕期”呢。在這種大盤背景下,解套盤很少有不逃的道理。我們的結論是:在熊市大盤背景下,股價放量穿越籌碼密集區,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區的技術特徵。在 這裡大盤背景相當重要,因為在牛市中也經常看到股價對密集區的放量穿越,但這種放量很可能是主力的對 倒,弄不好是要上當的。在 1999 年 5 月 17 日前後的幾天之中,長安信息不是唯一的通吃套牢密集區的個股,類似的股票可以找到 一大批。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的廣電信息和聯華合纖。而僅僅在兩天後,“5.19”行情 爆發,這些股票幾乎都成了龍頭。 看來,這種熊市環境下的大面積的主力吸籌,可能是一輪巨大行情的前 兆。由於當時的市場低迷,也由於在此之前的多次反彈均告夭折,這個重要前兆常常被市場忽略,以至於在行 情真正到來的時候,不少人缺乏準備,錯失良機。

五、逆勢飄紅

忽然之間,我們覺得熊市越發可愛,因為這是主力建莊的季節。那些在熊市中逆勢飄紅的個股幾乎個個有 莊。莊家吸的是散戶籌碼,只有在散戶不樂意要股票的時候,莊家才能吸到籌碼。散戶徹底厭煩了某股,莊家 恰恰吃的飽,吃的好。熊市不賺錢,散戶沒情緒,就想賣股票,於是大多數超級主力都把自己的吸籌時間選在 了熊市。因為牛市一旦到來,散戶就興致勃勃地大舉入場了。這種情況會大幅提高主力的吸籌成本,因而在大 盤下跌的背景下,個股的逆勢上揚也就成為了判斷主力吸籌的一個重要依據。現在讓我們來挑一隻股票說明這 個逆勢飄紅的道理。

圖 4-9: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1999/12/27 的青鳥天橋下方的 K 線是大盤指數 這張圖的下半部分是大盤指數,上半部分是青鳥天橋的 K 線。大家應該注意到,在 最後的十幾個交易日內,青鳥天橋的走勢跟大盤完全相反。大盤持續下跌,青鳥天橋持續上漲。本人還很清楚 的記得 1999 年末的市場氛圍,那時的股市非常低迷,大部分的散戶已經回家,散戶那時主要的問題是已經沒 有資金再做什麼股票了。即使有股票走強,也很少被大家議論。過兩天就是陽曆新年,千禧之夜比股市更令人 關注。這時候青鳥天橋出動,它很像是個在黑夜中偷營劫寨的,但是它成功了。 圖 4-10:

中國股市頂級遊資大佬:總結出一套專門坑莊家害主力的套利模式!

2000 年,新世紀的前 20 個交易日的青鳥天橋新千年短短 20 個交易日,青鳥天橋竟然上漲了整整一倍。這隻股票由於有北京大學的相關題材,2000 年 後長時期受到市場的關注,但該股隨後的走勢非常糟糕。遺憾的是,市場散戶沒有在主力吸籌的時候跟進入 場,而是在高位憑藉對北京大學的敬仰,將自己幾乎是全部的家當奉獻給了青鳥。可這隻鳥並沒有像投資者所 希望的那樣下一枚金蛋。 這就是股市的邏輯:主力揀的是散戶不要的東西,散戶拿的是主力高價出手的垃 圾。人人都不看好的股票不見得就不好,人人都看好的股票卻一定不好,誰拿誰將被套牢。以上介紹的是一些較常見的主力吸籌以及識別主力吸籌的方法。

但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主力的吸 籌其實是沒有一定之規的。而且由於主力在吸籌的過程中,總是儘量避免被別人發現,所以識別主力的吸籌需 要下一番功夫。每一隻股票背後的主力都有他自己建莊的故事,建莊的過程可謂五花八門,甚至有些莊家,他 的貨是從其他主力手裡協議收購的。將市場上這些五花八門的主力吸籌的手法一一闡述其實是沒有必要,大家 只需要理解一個原理:與其說監測主力,倒不如監測散戶。因為主力吸納的籌碼是散戶的,什麼時候散戶樂於 把股票拋出來,那散戶的出貨對象就是主力,就比如說逆勢飄紅,在這種風險下散戶不敢買股票,那麼把股價 推上去的這些成交量,就幾乎沒有例外的是主力正在入場。我們知道有許多地方令散戶害怕。比如說,一段時期的最高位;各種類型壓力線所在的位置;缺口以及 M 頭等等。在這些散戶不願意買股票的地方,股價形成橫盤或者上揚走勢,那一定是莊家乾的。

如果你發現,你周圍的散戶都在賣股票,那麼你該做什麼呢?你要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把他們賣的股票悄悄的買回來。需要指出的是,主力吸籌並不意味著主力明天就要拉抬,也不是所有主力介入的股票都能上漲,主力也有 棄莊的時候。因此操作上需要選擇最佳的介入時機,同時還要有一些耐心,並且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