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如此感人至深的詩句,竟是慈禧寫的,至今人們常掛嘴邊

​為人父母,經常為子女殫精竭慮,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從來不會因社會變遷、歷史輪轉而改變。打從炎黃時期,人們就推崇孝道,講究父慈子孝、家庭和睦。歷史上不乏頌揚偉大父母的詩句,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又如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不過這些都不及這句朗朗上口,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可謂是做父母的唸叨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人們最頻繁用來歌頌父母的詩句。

真沒想到,如此感人至深的詩句,竟是慈禧寫的,至今人們常掛嘴邊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首詩前三句平淡無奇,最後一句好似畫龍點睛,昇華了整首詩的意境。然而你絕對想不到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因為這個人的名聲實在太醜了,一說出這個人的名字,大夥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千古罪人。此人就是講大清政權推入萬劫不復深淵的慈禧太后。慈禧不僅斷送了大清王朝,還給中華民族帶來諸多不幸。而然即便慈禧如何十惡不赦,也無法掩蓋她在這首詩中流入出的真情。

真沒想到,如此感人至深的詩句,竟是慈禧寫的,至今人們常掛嘴邊

人們不禁好奇,慈禧到底是在何種情況下,寫出這樣的千古名句。慈禧本是滿族人,跟其他的滿族女子一樣,她只認得滿文,對漢家文化一竅不通。對於晦澀難懂的漢字,她一個都不認識。但清朝的皇帝自小就學習漢文化,而且都對漢文化極為推崇。宮中妃嬪為了討得皇帝的歡心,都主動學習漢字,慈禧如此要強的人,自然不敢屈居人後。再加上慈禧有著極高的語言天賦,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漢語表達,甚至都能為咸豐批閱漢臣的奏章。

真沒想到,如此感人至深的詩句,竟是慈禧寫的,至今人們常掛嘴邊

慈禧垂簾聽政以後,並沒有落下對漢文化的學習,經過許多年的苦心學習,慈禧的漢語水平已經和咸豐無異,都能出口成章了。有一年慈禧母親七十大壽,慈禧準備為母親好好慶祝一番,可恰逢當時公務繁忙抽不開身,於是便把事情交給底下的太監去籌辦,還特地囑咐多準備些禮物好討老太太歡心。交代完後,慈禧還是不放心,老太太七十大壽,自己光送禮心意還是不夠。於是她便親自寫了一首詩裱起來當作賀禮送給了自己的母親。

真沒想到,如此感人至深的詩句,竟是慈禧寫的,至今人們常掛嘴邊

而這首詩就是前文提到的那首可憐天下父母心。可以肯定慈禧雖然擅於玩弄權術,將大清朝和愛新覺羅的子孫們玩弄於鼓掌之中,咋一看慈禧似乎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可是慈禧也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她也是娘生爹養的,無論她坐到如何的高位,在自己的父母眼中,慈禧都還是純潔的,慈禧對父母的感恩之心是純粹的,不然她也寫不出如此感人肺腑的千古名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