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後的幾年裡,生命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在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後的幾年裡,生命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藝術家對大型小行星撞擊的描繪。

當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在6600萬年前撞擊墨西哥灣時,它將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滅絕,包括恐龍。但是,根據對隕石坑沉積物的新分析,在短短几年內,生命就回到了被淹沒的隕石坑。由於營養豐富的水的循環,微小的海洋生物得以繁衍。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生命的迴歸可以為海洋生態系統在氣候變化引起的劇烈變化後如何恢復提供經驗教訓。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加雷斯柯林斯說,這些新發現揭示了“生命的彈性有多強”,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如此快速的復甦……是非凡的。”

在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後的幾年裡,生命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一些科學家假設,生命可能會慢慢地退回到撞擊坑中,可能是由於汞和鉛等有毒金屬的影響。其他的撞擊坑講述了一個類似於這個想法的故事:例如,在大約3500萬年前,一顆彗星或小行星撞擊了現代的弗吉尼亞之後,長達85公里的薩皮克灣隕石坑已經失去了數千年的生命。為了瞭解大型小行星撞擊是如何產生巨大影響的,2016年的一組科學家在直徑180公里寬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中鑽取出來了一些標本,這是唯一與全球滅絕事件有關的撞擊結構。研究小組提出了數百個大致長度的沉積物岩心。一些人忍受著極端溫度和事件帶來的壓力,這使得岩石像液體一樣運動:喜馬拉雅山的高度在幾分鐘內上升並下降。其中的一個核心,從現代海床下大約600米的地方,包含了76釐米深褐色的石灰岩——這沒什麼可看的,但也許是整個鑽探項目中最珍貴的沉積物,至少對克里斯洛厄裡來說是這樣。

在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後的幾年裡,生命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位於奧斯丁的德克薩斯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古海洋學家洛厄裡和他的同事們開始分析構成石灰石的細粒沉澱物。他們依靠的方程式描述了微小顆粒在液體中沉澱的時間,他們計算出這些顆粒在撞擊後迅速沉積在海底,短短几年內。當Lowery和他的同事們凝視著石灰岩的岩層時,他們發現了大量的化石和洞穴,有小蠕蟲的證據,有被稱為有孔蟲的生物,還有浮游生物。

在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後的幾年裡,生命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但是,生活是如何如此迅速地征服希克蘇魯伯的地呢?洛厄裡說,這與撞擊的嚴重程度或隕石坑的大小沒有任何關係。相反,決定性的因素可能是隕石坑的形狀。該研究小組今天在自然雜誌上報道說,希克蘇魯伯的東北翼向墨西哥灣開放,這使得深層的、營養豐富的水可以在火山口中循環。與此相反,薩皮克灣隕石坑被關閉,這意味著分解有機物所消耗的氧氣沒有得到補充,而有氧生命很快就會消亡。“你基本上有一個死區,”Lowery說。

在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後的幾年裡,生命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洛厄裡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希克蘇魯伯撞擊對今天海洋生物的影響是有經驗的,它受到氧氣耗竭、海洋酸化和氣溫上升的威脅。“這可能是唯一比現代氣候變化和汙染更快的事件,”Lowery說。“在我們最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汙染之後,這可能是生物多樣性恢復的一個重要類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