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玉米拐点?

东北补贴期满,需求略恢复。东北产区中黑龙江、吉林二省的深加工及饲料厂在7月1日之前全力加工3月15日至4月30日之间收购的17年玉米才能拿到补贴,7月前收购积极性低迷,都在全力加工库存现有17年玉米,7月之后对17年自然干玉米存在一定的刚需。

新粮所剩不多,物以稀为贵。经过近9个月的购销,市场上17年玉米所剩不多,虽然8月会有少量18年夏玉米入市,但由于产量及质量等问题,只能少量解决湖北周边地区的需求。17年玉米供应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弱,市场进入青黄不接阶段,用粮企业转向消耗陈粮,同时为了保证质量,还要有一定的17年玉米库存来新陈掺兑使用。市场上的17年自然干玉米尤为可贵,需求缺口扩大,或将支撑价格走强。

交通新规实施,运力受影响。交通部新规,7月1日之后将禁止不合规车辆运输通行。这使得后期的物流无论车辆的数量、运输能力都将受到影响,这将制约东北拍卖陈粮对市场的冲击势头,影响市场需求方日收购量,使得用粮企业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刺激市场才能有上量,给玉米价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中美争端,关税上调,限制进口谷物。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美国方面一再撕毁已经达成的共识,致国家信誉于不顾,给双方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玉米等谷物加征25%的关税,如果该卫星落地,那么进口美国玉米完税成本将达到1920元/吨以上,远远超过目前沿海港口的玉米价格,失去替代作用,进口量必然减少,沿海港口周边饲企出于成本的考虑将选择国产玉米,利好国产玉米,给国内玉米(价格)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箱子紧张,运费上涨,抬升到货成本。中良海运停运,一个行业巨人的倒下,势必在市场上掀起血雨腥风。随着中良海运的退出,该公司的市场份额被其他公司迅速吃掉,箱子紧张,各家公司都在借机不断上调海运费报价。这使得玉米到达南方港口的成本增加,进而对南方港口玉米市场挺价提供支撑。

从南北港口库存来看,截至目前,北方四港周度集港量53万吨,比前一周减少20.8万吨;周度下海量41.5万吨,减少18.3万吨,集港量大于下海量。玉米库存增至398万吨,比前一周增加11万吨,创2018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其中北良港58万吨,大窑湾港21万吨,锦州港131万吨,鲅鱼圈港188万吨。

广东港口玉米及替代品库存充裕,饲料企业多随采随用,采购积极性不高。截至目前,广东港口进口玉米库存32.3万吨,国产玉米库存67.8万吨,内外贸玉米库存100.1万吨,与上月同期持平,比上年同期增加34.2万吨。此外,进口高粱、大麦库存合计约5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万吨。

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自7月6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加征25%的关税,预计7月后高粱进口量将下降。但考虑到临储拍卖玉米出库量逐步增加,以及进口玉米和大麦数量仍然较多,高粱进口减少对饲料原料市场的影响不大。

天气无常,看衰产量,供需缺口扩大。7月即将进入天气市,也是北半球玉米授粉的时节。近期的强降雨等恶劣天气频发,将对农作物的长势以及后期的收获产生影响。目前东北三省一区中,一类苗只有辽宁要高于上一年,其他二省一区长势均不如去年。

目前市场普遍看衰18年玉米产量,而东北内部又不断新建大型深加工企业,需求反而与日俱增,市场供需缺口越来越大,担忧后期收粮困难,需求方或将积极采购填补缺口。

积极购销小麦,玉米待涨惜售。进入7月份,华北小麦已收割完毕,今年在减产预期强烈的背景下,贸易商都在囤小麦等待后市上涨,无暇顾及玉米,使得玉米供应出现了断档,并且今年小麦出售的进度也比往年缓慢,使得贸易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小麦上。现在手中还有17年玉米的贸易商都是有实力的贸易商,手中的玉米大多是早期追涨收购,成本在1860-1900元/吨甚至更高,挺价待涨心理强烈,造成优质17年玉米供应更加无法满足市场。

进入7月华北玉米已经全面见底,河北、山东、河南的农户余粮寥寥可数,市场环节还有一些囤粮,基本都在惜售观望和等价出货。华北本地粮见底,下游企业部分消化前期备货,部分转向采购东北粮。

从饲料养殖业来看,夏季是生猪消费淡季,近期因猪源减少生猪价格小涨,但是走货不顺畅,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据调查,山东一带中小厂家猪饲料销售同比下降30%左右,部分厂家1个月开工天数15天左右,玉米消化较慢,前期备货可用天数延长,导致厂家采购不积极,部分处于暂时停收状态。禽料销售情况尚可,6月芽麦替代普遍,对玉米采购带来抑制。

从深加工企业来看,华北厂家玉米库存处于15-30天较高水平,厂家滚动按需采购。造纸、食品、发酵等行业开工不足,玉米淀粉需求旺季不旺,部分厂家近期有检修计划,目前全国玉米淀粉行业内开工率68.65%,厂家采购积极性一般。

综上所述,7月的玉米市场确实具备涨价的潜质,需求的强势回暖将使得用粮企业积极变价刺激上量,但利空因素对玉米市场形成影响,环保检查回头看、用粮企业陆续准备检修,需求不如前期。国家临储玉米库存充足,前期出库难造成陈粮大量积压,陈粮的价格涨幅或将有限。而17年优质自然干玉米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无可替代性,或将迎来一轮强势上扬的行情,优质优价成为共识。华北玉米已经见底,市场对东北粮采购热情升温,后期华北市场主要依靠东北粮供应和引导。近期东北拍卖粮成交率下降,市场供应压力减轻,而且2015年投放比例提高,这将对市场带来一定支撑力量。我们认为7月玉米供需面将有所收紧,价格有一定上升潜力,但考虑到投放力度难松动,预计价格上涨幅度限制在40-60元/吨,山东厂家高端价格或回升到1960-1980元/吨,重新回升到2000元/吨以上可能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