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雪梨是怎样没落的

赵州雪花梨是赵县特产,因其果肉洁白如玉,似霜如雪而得名,史载有:赵州御梨“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说。其果实以个大、体圆、皮薄、肉厚、色佳、汁多、味香甜与赵州桥齐名天下。

赵县是河北省全国的产梨大县,199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雪花梨之乡”’。随着各种所谓的“科学化”的管理(大量的化肥,植物激素等)产量在逐年增高,梨子的外观也越来越好看。从这些数据看来梨农的收入应该是越来越高,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滞销,低价,难吃,成为了赵州雪花梨这些年的代名词。我们不得不深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这些年我们盲目的追求高产量的同时,又是怎么毁掉这一品牌的。

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有机质持续下降。

现在的耕地土壤状况越来越糟糕,为了追求产量过度施用化肥农药,连续多年对土壤的透支性利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加上近些年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大幅降低,土壤板结,不下水不透气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从而导致了农产品质量的下降。以前人们都是把粪掺上麦秸秆,玉米秆放在地头上发酵好了施用在田间。发酵过的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现在农村环境变整洁了,家家户户里的猪圈,羊圈也都不见了,只能大量使用各种复合肥。

赵州雪梨是怎样没落的

发酵好的有机肥没有臭味(鸡粪)

过早的采摘。

以前收获梨子是在九月初,正是昼夜温差大的时候。梨子自然成熟,甜度高,水分足,皮薄口感好,但是不利于运输,不耐储存。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前采摘,因为这样放冷库里面损耗越来越少,储存时间也就越来越长。再好的水果假如没长熟就采摘下来,你觉得它会好吃吗?

赵州雪梨是怎样没落的

土壤持续恶化

新药物“梨果圆”

这种“新科技”已经推广五六年了,从宣传页上来看这种药物百利而无一害。事实是这样吗?咱们先看它的效果,脱萼更彻底公梨变母梨,端正果型使之更圆,杀菌。刚开始这种药物作用下的产品因为果型更好看而深受市场的追捧。可事实是这种药物会使梨的外皮变的更厚,果肉硬,果肉粗糙“沙粒”强。现在已经有部分市场超市开始拒绝销售这种使用“梨果圆”的梨子了,可是某些人还在大力推过这种药物。

赵州雪梨是怎样没落的

铺天盖地的宣传推广

套纸袋

这个算是利大于弊吧,纸袋能有效的避免虫害叮咬梨子,避免果实接触更多的农药。这样长出来的梨子没有阳光直射更白,更干净,在市场上面也更受欢迎。有利也有弊,纸袋保护了梨子同样也影响梨子的口感。

赵州雪梨是怎样没落的

外观漂亮了内在变了

现在雪梨的出库价在每箱(37斤)10元-15元,纸箱去年的价格是8块钱一个,冷藏费5元,各种费用就不一一细说了。

收购商只看外观形状,从不关心是否好吃健康,各种生物公司,农药公司那些所谓的专家在农村到处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怎么怎么样好。我认为,这些错也不尽全是生产者的错,身为农民总是在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的生产者和需求者中间有一个代理人。这个代理人是市场是超市,市场超市要高品相,低损耗的产品,市民要健康绿色口感好的产品,农民接触不了终端市场,收购商则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制定各种规则。谈了这么多年的互联网+农民真正用上的有几个。资本入市,垄断,竞价排名,规则制定始终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记得我们小时候非常喜欢吃梨,后来却渐渐不喜欢吃了。长大后才知道不是我们变了,而是梨子变了。现在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价格很高,听起来很高大上,殊不知我们的前人已经吃了五千多年。雪花梨的发展只不过是把最本质的东西弄丢了。

赵州雪梨是怎样没落的

农民大量寄托于新品种的引进

改变我们的农业发展不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应该鼓励更多年轻人去深入田间从业优秀农产品的生产。农民急切需求自己的终端市场,而不是受制于收购商的各种所谓“高品质”的要求,让农民手中真正绿色农产品走出去,而不是随波逐流。作为一个九零后,我生于农村,扎根农村,决心为改变农业发展而付出。改变刻不容缓,如果你也有兴趣,请加入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