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高考填志愿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纠结与困惑

经过了高三的冲刺,高考的洗礼,查分的惶惑,现在的孩子和家长或许正陷于填志愿的纠结中吧。

举例说明高考填志愿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纠结与困惑

第一个纠结或许是家长与孩子志愿的不同。对于这一点,我不想简单地倾向孩子或家长。

家长要备好课,根据您的社会阅历与见识,与孩子讲清你的想法,比如就业率与薪酬,假如你真有阅历与见识;也让孩子申述他选择的理由,也许只是孩子幼稚的羡慕与他人的影响,也许他有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倾向性能力和向往的城市,这个需要大人根据对孩子的了解而甄别,高中阶段需要的是木桶理论,不少孩子被语数外所束缚,大学是金刚钻理论,需要专长,家长可以据此发现、引导、启发孩子。

不要把本该是一个快乐的选择变成家庭矛盾。大雁还没打到,就吵起来怎么吃,未免可笑又可惜。

关键在这里:

任何志愿关键是分数的位次,参考就是往年的录取位次。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首先是位次优先,其次是遵循志愿

位次优先,就是首先对全体考生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定位次,这是位次优先;比如今年江苏理科考生得分434分,你第一个选学校与专业,所以随便什么学校专业任君选择,包中。

那么,376分呢?是7557位。

有638个同分生。总分相同,看单科分数,其顺序(江苏)为:

文科:语文、数学、英语。理科:数学、语文、英语

当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检索考生的志愿到7557位次时,你填报的5个“平行志愿”按其排序被依次检索。这就是其次的志愿优先。

这时出现这些情况:分数符合A志愿院校投档线,则电脑锁定到A志愿院校,这时,B、C、D、E志愿院校的投档线无论高低都不再检索;如分数未能达到A志愿院校投档线,达到B志愿院校投档线,则锁定到B志愿院校,这时,C、D、E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其志愿也不再检索。依次类推。

如果,你的A志愿是华东理工大学,可是今年高分报考人数很多,你可能不录取,计算机就接着看你的B志愿,(7558位等你好了以后才开始选)如果,今年报华东理工大学的人不多或者都是低分的,你就是高分录取,看起来你的分数就似乎有点浪费了。

举例说明高考填志愿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纠结与困惑

其实,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分数比照往年,如果你的B志愿学校被7556位前的考生选满了,对不起,你继续往C志愿检索,依次类推你的D、E志愿。7558位等你检索完以后才轮到。

而如果你都是冲一冲的志愿,那么很可能你目标学校都已经被7756位次前的考生选满了,结果一个学校都不要你,这就是所谓的滑档。每年都有极少数(几百个)考生滑档,它往往发生在极少数踩线,刚刚处在该院校比照往年录取线左右而且各平行志愿都这样求高的考生身上,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遭遇这种情况。

但这个后果很严重。只能去下一档次的学校了(一本下滑到2本,2本下滑到3本)。

所以根据分数换算出相当于去年、前年的位次(两年更具客观性),再依据这一位次往前往后5—10分看去年的相关院校或专业的录取情况,根据专业喜好、所在城市、大学美誉度,选10来只有点梯度的院校与专业,基本可以框定志愿。

其余的纠结都是这个派生出来的:

保稳与冲梦的纠结。

很多孩子,尤其家长面对分数,总是懊悔某门怎么没有多考几分。其实,这分数就是你家娃的综合体现。而且335有335的纠结,336有336的纠结,385有385 的纠结,400有400的纠结。分数不是问题,问题在你。

选专业还是学校的纠结。

看孩子对专业的发展潜能,有些孩子偏向明显,重专业;有些孩子各科平平,不妨选学校。如果院校优先考虑,就去找2017年录取最低分是376分的院校。该院校就是填报在A志愿的院校。一般看法,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但一般不是你。

如果专业优先考虑,就去找想专业录取最低分是376分的专业。这个专业和院校就是填报在A志愿的院校,专业就是填报在专业1的专业。

服从调剂还是不服从的纠结。

举例说明高考填志愿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纠结与困惑

分数、位次决定你是要学校还是学校、专业都要的底气。还有综合考虑你五个平行志愿的可能性,可以交错。

服从调剂可能出现这两种情况:一、分数很好且在学校专业计划人数内,则没有被调剂的可能。二、如果你的名次在专业计划数之外,但是你的分数达到学校要求的分数线,且在你名次之前的考生又恰巧都报的你所选的专业导致所报专业人数已满,这就是热门专业的特点。这时,你若服从调剂,就把你调去读其他人数不满的专业,你还在那所学校,但是读的不是你所选的专业。

你若选不服从调剂,则学校就不会把你调去读本校其他专业了,你将直接检索下一个志愿,上这个学校已经没可能了。一般建议服从调剂。

城市名气还是学校声誉的纠结。

偏远地区的高品位学校与发达地区的普通院校,历年的取分线用事实证明选择的价值,如想在该城市扎根,不妨选城市;回家乡都可。

举例说明高考填志愿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纠结与困惑

美事自古难两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困惑,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只要你把握好自己,咨询好你的老师,选填有梯度,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来设计,现在的填志愿是很科学化、人性化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不作为你的填志愿依据。

祝填志愿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