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不流乾死不休的糾糾老秦人,爲何會在大秦帝國滅亡時消失不見了

秦國自從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歷經六位君王,到嬴政繼位時,秦國相對其他六國而言,已然是一個龐然大物。嬴政在政務上讓李斯負責,謀略上對尉僚言聽計從,軍事部署由王翦指揮。整個秦國猶如一個上緊了發條的機器一樣,緊鑼密鼓開始對六國進行滅國戰爭。

秦國大軍憑藉著高昂的戰意,手執著當時最先進的兵器,摧枯拉朽的很快就滅了其餘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大秦帝國。嬴政自稱始皇帝,當仁不讓的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皇帝。

血不流乾死不休的糾糾老秦人,為何會在大秦帝國滅亡時消失不見了​秦始皇為了鞏固邊防,成立了由蒙恬指揮的長城軍團,駐守長城一線。為了拓展疆土,又成立了由任囂指揮的南方軍團,向南開疆拓土,擴大國家版圖。在秦始皇一朝,大秦帝國蒸蒸日上,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堅如磐石。

秦始皇南巡途中於沙丘突然病逝後,由於趙高和李斯為了私利立了胡亥為秦二世。先矯詔逼長公子扶蘇自殺,接著又害死了大將軍蒙恬,結果使得鐵桶一般堅不可摧的大秦帝國,終於有了一絲裂縫。

胡亥擔任皇帝后,聽任趙高擺佈,對兄弟姐妹是血腥鎮壓,對勞苦大眾是橫徵暴斂,使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隨著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杆而起,貌似強大的大秦帝國,短短几年時間就轟然倒塌了。

血不流乾死不休的糾糾老秦人,為何會在大秦帝國滅亡時消失不見了​每每讀到這段歷史,我就百思不得其解。想當初,秦王掃六合,天下一統,那是何等的波瀾壯闊。而現在,精銳的長城軍團怎麼會在王離的指揮下如此不堪一擊。而擁有五十萬精兵強將的南方軍團,又怎麼會置大秦帝國安危於不顧,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來勤王救駕。我現在就把我認為的前因後果寫出來,請大家討論一二。

長城軍團是由大秦帝國最精銳的老秦人組成的強大兵團,在猛將蒙恬的指揮下,殺的強橫一時的匈奴騎兵是狼奔豕突,不敢回望。而且秦始皇為了鍛鍊長公子扶蘇,專門委派扶蘇為監軍,以加強對長城軍團的管理。

胡亥上臺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先後派人逼死扶蘇和蒙恬,自毀長城。使得長城軍團軍心渙散,上下離心,再也不復當年之勇。接位蒙恬帥位的王離,雖然是名將王翦之孫,但王離領軍的本領相差王翦太遠,碰到不世出的一代人傑項羽,全軍覆沒也就在所難免了。

血不流乾死不休的糾糾老秦人,為何會在大秦帝國滅亡時消失不見了​而擁有五十萬之眾的南方軍團,在主將任囂的強大威壓下,嶺南三郡終於如願納入大秦帝國版圖。由於三郡地勢複雜,民族眾多,任囂整天是忙的焦頭爛額,精疲力盡。大秦帝國風雨飄搖,危在旦夕時,任囂就是想揮師北上勤王救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是因為,嶺南三郡迴歸大秦帝國不久,人心不穩。任囂要出兵北上,兵力太少不管用,兵力多了,嶺南三郡又要得而復失,使自己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人。而且當年出兵嶺南,是奉了秦始皇的詔令。現在的秦二世是矯詔篡位,這樣的偽朝廷不救也罷。再加上任囂過於操勞,一病不起,也沒有這個精力再管中原之事了。任囂知道自已命不久矣,於是他把權力全盤交給副手趙佗,遺囑要求趙佗封關絕道,保境安民。

血不流乾死不休的糾糾老秦人,為何會在大秦帝國滅亡時消失不見了​趙佗接過嶺南三郡最高權力後,亳不猶豫的立刻按照任囂的臨終囑託,與中原斷絕了一切聯繫。就這樣,唯一一個有可能救大秦帝國於水火的五十萬南方軍團,就眼睜睜的看著大秦帝國消失在自己面前,而沒有做出任何一點表示,令人不免為大秦帝國感到無比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