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把孩子养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这样的教育方法值得学习!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车尔尼雪夫斯基

家教决定孩子的出息,门风决定孩子的教养。中国向来高度重视家教和门风,历史上那些名门望族之所以培养出无数伟大人物,无不得益于此。

可是,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孩子可谓是“位高权重”。

不想把孩子养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这样的教育方法值得学习!

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小家伙转,孩子时时刻刻都扮演着被爱的角色,要什么家长都会千方百计得满足他们。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

大家还想的起来那一个在机场弑母的汪佳晶吗?

他在东洋留学五年,时期的维持生活的费用和学费都来自于妈妈每个月7000元的收益。他心安理得地享用着妈妈给与的一切,从未想过自个儿24岁的很好年景,足以靠勤工俭学来替妈妈分担。

最终一次,妈妈四下里举债,真的没钱给他了。他竟至对着前来接机的妈妈连捅9刀。

作为一个妈妈,看见这则新闻时,我吃惊不停。一个对自个儿有生孩子之恩、抚养之恩的人,他怎么样能下得了手?难不成把你养到24岁了,你还不可以独立吗?难不成身为人母就活该养你一生?对自个儿的亲生妈妈都匮缺优容,痛下刺客,何况对另外的人呢?他还有一点儿优容之心吗?

鲍姆林德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他告诉我们:儿童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关爱还需要适当的限制。

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各种积极的发展结果相关。权威型的家长为例能让孩子执行他们的要求,喜欢给孩子讲道理,与孩子一起商讨制定规则并遵守之。这样的家长往往能培养出能力较强且适应性较好的孩子。并且最懂得孝顺。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最为叛逆。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最有主见。

不想把孩子养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这样的教育方法值得学习!

一、 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孩子高要求、高反应

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提出明确的、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

同时,他们并不缺乏应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诉说,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够接纳孩子的观点,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在权威型父母合理、明主的教养之下,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于交流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权威”二字是翻译过来的,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汉语中“权威”的含义。汉语的“权威”一词,往往与“威严”“权利”“服从”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权威型”更像我们所理解的“良师益友”。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不想把孩子养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这样的教育方法值得学习!

1、 以应有的尊重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对孩子的尊重应充满于日常生活。如果孩子帮你做了事,要对孩子说谢谢。有什么事,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而不是命令。

2、 父母在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间的尊重,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父母之间、也应经常说“谢谢”“对不起”“不客气”“你请”等等。有些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揭对方的短处,甚至谩骂对方。这会给孩子造成很恶劣的影响。父母要成为尊重别人的榜样,处处尊重别人。

3、 父母的一些不尊重别人的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当孩子有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时,可能他并不是不尊重别人而是他还不理解这样做是不尊重别人,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会伤害别人,这时我们不要责骂孩子,而是要静下心来,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问问孩子如果别人这样对待自己,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这样做的坏处。告诉孩子有教养的孩子应该同情别人,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真正做到了这些,我想孩子就真正学会了善待他人。

4、 教育孩子善待父母也就是善待自己,因为家族的传统往往是一辈留—辈,代代相传,自己对父母如何,自己的子女会看到眼里记在心上,自己不孝敬父母,那么也甭想指望自己的子女孝敬自已。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

所以,教育自己的孩子尊老爱幼懂得感恩,首先要从我们家长自身做起, 总而言之要给孩子做最好的学习榜样。

不想把孩子养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这样的教育方法值得学习!

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权威型”父母呢?

1、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

2、对孩子的要求要采取一致的态度,不可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3、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协助孩子达成目标,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态度一致,不可以成喜、以败悲。

4、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面对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要求及时的作出反馈,避免“权威”变成“专制”。

孩子的教育没有一定之规,这需要做父母在日常生活之中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及时的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修正自己的教养方式。

不想把孩子养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这样的教育方法值得学习!

不良的教育方式将会教育出不良的孩子!

★独裁型教养方式:对孩子高要求、低反应。

一种限制性非常强的教养方式。

这类父母会提出很多规则,期望孩子能够严格遵守。他们很少向孩子解释遵从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迫使儿童顺从。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少热情和尊重,不能敏感觉察到孩子的不同观点,而是希望孩子一味地听他们的话,并服从他们的权威。

父母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学习上缺少灵活性,心理上产生抑郁和焦虑,自卑、退缩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我们这一代人不少是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当代大学生里出现心理问题的也有不少出自这类家庭。记得在中科院心理所学习时,分析神经症的案例里,几乎都有相似的一条:童年时期父母过于严厉。高压之下情绪易出问题。

★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低要求、高反应

即我们说的溺爱型的教养方式。

这类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要求,不会密切监控孩子的行为。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得到太容易,也就不懂得珍惜。溺爱下对孩子会形成依赖、任性、冲动、幼稚、没有恒心、不能吃苦、不能体谅别人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这也是今天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容易出现的,最后自食恶果的还是家长。

★忽略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低要求、低反应。

也称忽视型的教养方式。

这类父母或者拒绝孩子的要求,或者会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书面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缺少教育。在感情上有表现的比较冷漠,对孩子的需要不予理睬或者不敏感。

这是不成功的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类型下成长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对生活会采取消极的态度。容易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易于发怒等问题,长发展为行为失调,课堂表现非常差。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孩子有可能成为充满敌意、自私、叛逆的青少年,他们缺少远大的目标,易出现酗酒、逃学等反社会行为,甚至多种犯罪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