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一暗,公園和樹林裡就出現人影,他們在幹什麼?

最近,一到傍晚,

在江蘇一些公園和街邊的樹林深處,

總能看見裡面傳來一束束神秘的手電光影,

幾個人影穿梭在林間,

他們在幹嗎?

最近天一暗,公园和树林里就出现人影,他们在干什么?

這些人手裡還拿著一個塑料瓶,

我們在抓‘知了猴’啊!”

一名男子一邊說著,

一邊拿出手裡的瓶子,

瓶裡裝著好幾只褐色的大蟲子,

細看原來是蟬的幼蟲。

最近天一暗,公园和树林里就出现人影,他们在干什么?

捕蟬人群多來自外地

說吃這個比小龍蝦還香

捕蟬人多來自山東、安徽、湖北等地。這抓“知了猴”的傳統,也是從老家養成再帶到蘇州的。

山東人孫先生說,小時候天一黑,父親就帶著他,到樹林裡去找這些好吃的“知了猴”。“現在捉‘知了猴’,既是為了解饞,也是對童年的回憶。”

對於來自湖北的謝先生來說,“炸金蟬”可是一等一的美味,“因為破土時,它們身上帶著一些泥土,放在鹽水裡泡一下,泡過之後就乾淨了。這東西吃起來味道比小龍蝦還香!我一次能吃十多隻呢!”

最近天一暗,公园和树林里就出现人影,他们在干什么?

捕蟬人稱運氣好

一晚能抓近百隻

“現在還少,7、8月份才多呢!去年我運氣好一晚上就抓了大概100只。”這名男子傳授他的技巧。他說,抓蟲很容易,用手電筒照一下,看到了撿起來就行。

同在樹林中捉蟬的一名女子說,她最近天天帶孩子來捉“知了猴”。既不耽誤散步鍛鍊,回去還能把這些蟲當零食吃。

也有人對大量捕捉表示擔憂

“老蘇州”吳先生說,在他看來,知了就是夏天的標誌,聽蟬鳴是一種老蘇州的情懷。

我已經連續幾年看見有這多人捕捉了,幼蟲都被抓完了,真不敢想象下一代還能否聽見蟬鳴。”來自山東的王女士表示,她老家的知了都快被逮絕了。“要是知了都被抓光,會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昆蟲專家:

過度捕捉可能會影響自然食物鏈

“雖然是害蟲,但如果過度捕捉,會威脅到捕食性昆蟲如螳螂等益蟲以及各種鳥類的生存,影響生態食物鏈。”

由於蟬的繁殖量很大,會自動調節數量進行平衡。目前來看,捕捉還不會對生態循壞造成大的影響。“但並不代表能過度捕捉。”

最近天一暗,公园和树林里就出现人影,他们在干什么?

醫生:

過敏體質最好不要食用

蟬的幼蟲蛋白質豐富,有美食家甚至稱之為“唐僧肉”。

另外,像蟬、蚱蜢這些昆蟲,翅膀、腳上有可能會帶寄生蟲之類的病原物質。“如果食用,烹調時一定要煮熟、燒透,最好是油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