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石榴,是他余存岁月的守望

从西安回家,看到种在阳台上的一棵小石榴,玉中透红的以为是石榴果,细细的一看那还是未开的石榴花。

去年暑假带西子去西安,是因为她的课本里有黄土高原,有壶口瀑布,有安塞腰鼓。更因为那曾经的临潼大石榴和那份石榴的默默守望。

2014年,第一次去西安,那是一个秋天,因为路过匆匆。取道天堑一索道,梦锁华山满壑秋,下午三点才赶到临潼,车未停稳,小贩就追着车跑,车门开处,一筐筐的石榴就挤了进来,参观完兵马俑出来,照例要被一筐又一筐的石榴拦住,本来我就爱吃石榴,何况从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大这么红这么美的石榴,但叫卖的实在太多,反倒生出几分厌烦,“不要不要”一阵后,庆幸自己走出了包围圈。极目处,一棵槐树下,一位大爷,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守着几小筐石榴,我走上前去,大爷极力地叫我尝尝他的红石榴,他告诉我,这是他的五个曾孙子摘下的,他几个曾孙子呀,特别会读书,已有两个今年考上大学了。“我九十多了,能帮一点算一点,谁知道还能帮几年呀?”傍晚的夕阳将他的剪影拖长还拖长,拓影在黄土地上,一点一点地丈量着仅存的岁月。我买完了他守着的几筐石榴,老人的笑容立即溢出了他岁月的褶皱,阳光霎时点亮了他脸上的沟沟壑壑,我分明看见那岁月的刻痕里已有些许湿润,不再尘土飞扬。

这次,我没有再进去兵马俑博物馆,等待中漫无目的地闲逛,石榴还未成熟,白中透绿地挂在树上,等待阳光一点点渗入它的子房。“累累枝上实,满腹饱珠玑”,这本是安石国的佳品,汉武帝时使臣张骞带回长安后种于御花园与华清宫供皇族后妃观赏食用的,后来遍种南北,尤以骊山石榴为上品,到西安后我才知道石榴花还是西安的市花。

石榴还未上市,我莫名地有些失落,小贩们依然是提着桃子杏子缠着游人,我踱到了那棵槐树下,阳光依旧有,故人却不再,不免有些惆怅。在华清宫,青玉似的石榴悬星在古老的楼台亭阁间,“攒青叶里珊瑚朵,疑是移根金碧丛”,我似乎看到,看到红似玛瑙,万子同苞的石榴果,看到在秋天里,在夕阳里,在那棵槐树下,有一个身影依然故我地守着火红的石榴。

骊山石榴,是他余存岁月的守望

骊山石榴,是他余存岁月的守望

骊山石榴,是他余存岁月的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