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給更多人!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萬別碰!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6月26日,國際戒毒日。

01

被毒品吞噬著青春

中國新聞社發了篇文章《自從我染上毒品,孩子再沒叫過我媽媽,願天下無毒……》,講述了幾個山西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裡的故事。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 好奇心讓她一發不可收拾

29歲的曉琴三個月後即將走出戒毒所,她是一個有著7年吸毒史的戒毒人員。

獨生女,家境優越,大學畢業在一家建築設計院工作。2011年,她在朋友的引誘下開始嘗試吸食冰毒。

“酒吧裡的朋友都在吸,他們說和吸菸一樣,不會上癮。其實,那時更多地是好奇心。直到後來,一發不可收拾。”

8年中,曉琴吸毒、被強制戒毒、復吸,一次次重蹈覆轍。她的父母曾一度無法接受女兒吸毒的事實,覺得很沒面子,抬不起頭,甚至不來所探望,想要放棄她。

“最主要的是多陪陪父母,這些年虧欠他們太多了。然後想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重新開始。”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 不知道那個是毒品

小杜吸毒前從事特殊教育工作,教盲文和手語。有一個做警察的男朋友。

她說第一次吸毒是因為朋友說這東西能提神。直到後來身體出現反應,才知道那是冰毒。她從2017年3月開始吸毒,同年6月被抓,進入山西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整整一年時間。

“我不想放棄自己的工作,我還想教孩子。我對不起他們,沒有做一個好榜樣。我現在最痛恨的就是毒品!”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 “吸毒,因為男朋友嫌自己胖”

剛滿18週歲的小蘭,此前是山西某藝術學校的學生,喜歡跳舞。吸毒的原因竟是男友嫌自己太胖。第一次吸食冰毒,15歲的小蘭處於亢奮狀態,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週瘦了24斤。隨後,出現各種吸毒後的不良反應。

“你現在還想毒品嗎?”

“不想了。”

02

青少年是濫用的主體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吸毒人員255.3萬名,其中18歲到35歲的吸毒人員有141.9萬名,佔55.6%,青少年是濫用的主體。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不要以為毒品離自己很遠,如今一些新型的“毒品”就隱藏在我們周圍。跳跳糖、奶茶、笑氣、乾花、咔哇潮飲……毒品花樣翻新防不勝防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會消費到: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很多人都抱以僥倖的心理

認為自己意志力堅強不會上癮

尤其是青少年

但是一旦吸了第一口

之後第二口、第三口就“順理成章”了

再加上目前流行的新類型毒品

往往被偽裝為“無害”“無成癮性”

使青少年分分鐘“入坑”

......

危害

  • 傳統毒品主要破壞人的免疫功能,損害心、肝、腎等臟器,過量使用會導致呼吸衰竭而亡。


  • 合成毒品則直接損害人的大腦細胞,導致神經中毒反應和精神分裂症狀,過量服用將誘發急性精神障礙或急性心腦疾病。吸食合成毒品,對身體的危害是不可逆轉的。

转给更多人!这些都是新型毒品,千万别碰!

最後

不輕視

認識到毒品的危害性

發現身邊有販毒、吸毒現象及時舉報

不好奇

千萬別因一次“嘗試”而毀掉美好人生

不妥協

甚至吸毒花費的每一分錢

都可能變成打在緝毒警察身上的子彈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來源/綜合中國新聞社 新華網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

你投訴 我曝光

消費遭遇煩心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來潛個水,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