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的「商業化」之思

文/李大刀

當政策扶持、市場明朗、渠道破局、平臺發力都直指紀錄片這一內容領域時,紀錄片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到來。

就在今年上半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關於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的通知,旨在鼓勵帶有鮮明時代印記、彰顯時代精神的紀錄片精品。此外,《通知》還規定,“每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全年在19:30—22:30時段播出國產紀錄片總量不得低於7小時”,支持和鼓勵地方電視臺上星頻道和地面頻道開設紀錄片欄目。當這一鼓勵政策與“強硬”規定劍指紀錄片領域,紀錄片的春天已經到來。

紀錄片的“商業化”之思

除了政策的極力扶持外,作為主流視頻平臺的優酷、騰訊也紛紛開始“佈局”紀錄片這一內容領域。優酷提出“紀實元年”概念,騰訊狂瀾原《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攜手打造屬於各自的紀錄片“春天”。

就在去年底,騰訊視頻發佈“風味”IP——以《風味人間》《風味原產地》《風味實驗室》為代表的“風味”系列作品,正是陳曉卿與騰訊的協同合作,這是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出現的以“集群”為系列的紀錄片產業群。

紀錄片的“商業化”之思

而優酷經過多年的打磨,更是探出了一條“互聯網+紀錄片”的新路子,生產了一系列億級播放量的優秀紀實IP作品。

除了為《這就是街舞》量身打造的國內首部真人秀觀察式紀錄片《這就是舞者》外,還有旅行真人秀紀實節目《侶行》,傳承匠心弘揚匠人精神的《了不起的匠人》等等,優酷的佈局已經在嘗試中漸漸成熟。此外,一部講述了腦癱女詩人餘秀華成名之後,為掙脫束縛,重獲自由,與無愛丈夫離婚的故事的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更是成功出海。

互聯網賦予了紀錄片新的市場生機,將工業化的紀錄片轉向更加開放的市場發展空間,而政策的扶持以及主流視頻平臺的集中角逐更是將這塊內容推向真正的黃金期。

紀錄片由“冷”轉“熱”

2015年被稱為“互聯網+”開啟的紀錄片元年,自《穹底之下》的初次嘗試“互聯網+紀錄片”之後,兩年後到如今熱度不減,反而劇增。

根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8)》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產紀錄電影開啟院線時代,而作為初次進擊院線的紀錄電影《二十二》更是斬獲1.7億元票房,成為年度世界紀錄片票房冠軍。

紀錄片的“商業化”之思

早期的紀錄片更多的是以一種社會效益、免費資源的角色“默默”屹立與其他視頻的浩瀚之中,而當一系列具有工業化生產模式的紀錄片“集群化”出現於熒幕之上時,紀錄片漸漸的走出了市場化的第一步,邁向工業化進程。

在今年的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論壇之“走近年輕人 記錄新時代”紀錄片論壇上,傳統紀錄片產業的製片人和互聯網平臺的紀實內容負責人共同探討傳統紀錄片產業與互聯網平臺的融合話題,互聯網作為一種新模式、新角色,已經參與到紀錄片的發展之中,這或將是紀錄片走向“商業化”,繼工業化道路之後的的第二步。

紀錄片的“商業化”之思

在央視九套播完未火,在B站迅速走紅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引發熱議後,紀錄片與互聯網的結合成為新的能源點,正在逐步改變紀錄片的原有模式。“互聯網+”的推進與滲透無疑使處在低迷期的紀錄片迎來了“第二春”。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參與到紀錄片的創作和發行過程之中,使其逐步完成產業化發展甚至走進院線實現與其藝術價值相匹配的商業價值。

近年來互聯網視頻平臺助推紀錄片的發行,讓整個視頻行業認識到“互聯網+紀錄片”的巨大威力,也讓一直處在“高冷”位置的紀錄片由“冷”轉“熱,”走向更多觀眾視野。

“商業化”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不斷為視頻領域的內容賦能,這也為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商業化道路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這個背景下,紀錄片的商業化趨勢是無法阻擋的。

互聯網在一方面為紀錄片的商業化道路鋪平道路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將對紀錄片的“紀實使命感”造成挑戰。然而,二者更多的是對立對立統一的關係,商業化在一定程度上會侵蝕其責任感、使命感,但是二者又是相互促進的,商業化也將推動紀錄片更長遠的發展與變革。

紀錄片的“商業化”之思

正如中國傳媒大學何蘇六副教授所言:“市場化的終極目標並不僅僅是金錢回報, 而是促使紀錄片在一種理性狀態下多元發展, 在一種良性健康的機制中走向繁榮, 讓更多的人享受自己喜歡的紀錄片。這是中國紀錄片走向成熟的又一段必經之路。

如果不經歷“商業化”的時代進程,紀錄片的發展將受到巨大的制約,製作資金缺乏、傳播渠道單一,傳播受眾流失,都將成為紀錄片前進的阻礙。

紀錄片走商業化道路,在國際上早已形成氣候。歐洲的一些商業電視臺通常設有專門的紀錄片頻道,或者有專門的紀錄片播出時間,而且大多是黃金時段。現在中央電視臺及各省市臺播出的《探索發現》、《動物世界》、《自然奇觀》等大都是買進的節目。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電視紀錄片走商業化道路的必然性與緊迫性。

紀錄片的“商業化”之思

在“互聯網+”以及平臺的齊力助推下,紀錄片如何保留“紀實”本真,而又不落伍於新時代,是值得探索的問題。面對科技的不斷變革,紀錄片一方面要遵循“紀實”本性,另一方面也要變革自身發展,走“商業化”進程。

紀錄片的“變”與不變

紀錄片在互聯網思維下深受啟發,從工業“集群化”“季播式”到“自制IP”“互聯網+”協同發力,紀錄片無疑嗅中了互聯網科技的高階賦能。

根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紀錄片的生產總投入達39.53億元,年生產總值60.26億元,同比增長14%和15%,這一數字也達歷年之最,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互聯網對於紀錄片的強大推動作用。

紀錄片的“商業化”之思

除了生產流程的轉變外,紀錄片的運營以及推廣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得到改善。傳統的紀錄片一般在央視頻道或主流網站播出,沒有任何推廣的低調發行直接導致了紀錄片本無“商業”可言,因此,紀錄片製作就不可避免的遭遇有投入無收益的“純情懷”奉獻。

然而平臺的催長以及互聯網的推進只能更加完善紀錄片的技術以及推廣流程,對於“紀實”本質的屬性是永遠無法改變的。紀錄片本身的紀實屬性賦予了它天生一股“清流”的姿態。

此外,紀錄片的可貴性在於,它不用任何描述手法,通過真實的記錄與反映現實生活,不用迴避衝突、不用掩蓋社會矛盾,有著記錄時代的意義。同時,其自然屬性的記錄真實也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這在弘揚現實主義的當下更具有優勢。

—The End—

主編 | 韓英楠

校對 | 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