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会”奏响滇台合作“新合唱”

云台交流风云聚会。第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的脚步渐行渐进,作为会期重要活动之一的第七届云台会将于6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和台湾高雄等地举行。届时,来自云南和台湾等地的政治、经济、学界1400多位嘉宾将齐聚春城,谈合作、谋共赢,增情谊、聚共识。

两岸情深心手相牵

2012年,云南省与国台办签署《省部合作协议》,成功举办第一届云台会。此后,一年一度的云台会,成为云南和台湾两地盛事。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朝德介绍,前六届云台会,累计吸引了4200余名台湾政商界重要人士及岛内、大陆和海外知名台商到云南参访交流、展销商品和商洽合作。7年来,两地围绕信息产业、医疗健康、文化创意、旅游观光、生物制药、特色农业、食品加工、服务贸易等八大产业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共计签署161个云台合作项目,协议金额1240余亿元人民币,在厚植“九二共识”认知、融洽两岸同胞亲情、深化云台融合发展方面彰显重要作用。

云南面向“三亚”,肩挑“两洋”,尤其在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开放上,具备独特的通道优势、自然资源优势、金融结算优势、区域合作优势等,这些条件无疑都是深化滇台交流合作,促进台企西进东盟、开拓南亚的桥梁。

两岸一家人,两岸一家亲。7年来,“亲戚”间走动频繁:云南先后有26位省级领导率团赴台参访考察,台湾同胞来滇考察、旅游、求学、发展的人数每年都超过60万人。

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务实交流推介,厚植滇台商缘根基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引台入滇、以经促政、合作共赢”战略,以满满的诚意和优质的服务,鼓励台湾同胞到云南投资兴业;台湾也与云南“同频共振”,岛内成立了“两岸及东盟经济贸易策进会”,许多台湾工商界知名负责人,经济界、产业界和文化教育界专家学者积极参会,每年都能在云南掀起“台湾热”、投资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谢竣宇来自台湾新竹,是典型的“台商二代”。4年前,谢竣宇随父亲来到云南,这位决不继承家族产业的台湾青年,在做了几年零添加食品产业之后,和从事英语培训工作的云南女友一起创办了英语培训学校,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如今,他们在昆创办创智国际教育部三个校区的年营业额已达千万元。

谈及为什么选择在云南发展,谢竣宇认为,云南能给年轻人更多施展才华空间。“我们面临一个和父辈完全不同的时代。如果没有创新,打不赢生存战,也成不了台商新力量。”

谢竣宇在云南书写着“台商二代”创业拼搏的故事。而早期入滇的台企也在快马加鞭,不断加大投资,扩大生产。昆明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增资6000万人民币,扩建2条世界领先的生产线;康师傅食品有限公司增资扩厂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3.8亿人民币,二期工程拟投资10亿人民币,三期工程投资6亿人民币。除此外,润泰集团、天福集团、富士康集团等知名台资企业成功落户云南后,纷纷瞄准农业食品加工、旅游、物流、生物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力。

7年来,云台会以“开门办会,一方搭台,八方唱戏”的理念,奏响了滇台交流合作的新合唱。两地血肉亲情更融洽,产业对接、产能合作更紧密,经贸交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了云台会这座连心桥,云南和台湾的心更近、情更切。在和台湾同胞共享大陆发展机遇的同时,云南也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将台湾的好理念、好产业、好技术、好市场引进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结合国台办‘31条’,云南也出台了‘12条’,鼓励更多台商关注云南、投资云南、发展云南。”张朝德表示,希望产业链较长的台企来滇发展,凡购买100万的设备可以补贴40万;现在对今年到2019年落地到滇中新区的企业,标准化厂房延长五年使用期。

搭乘大陆经济发展快车,借助云台会,越来越多台商来到云南追梦。作为独具特色的两岸交流品牌,云台会推动了云南和台湾两地的交流合作机制化、常态化,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了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