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不应该为了挣钱选择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家长应不应该为了挣钱选择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远离家乡,意味着一年到头不能回几趟家,见孩子、陪孩子的时间极少。家长为了挣钱选择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们把孩子生了下来,却没有尽到养育中“育”的责任,而是把这个重要的责任转交给了家里的老人,然后再交给学校,乃至社会。

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越来越高的时代中,城乡收入特别悬殊,很多家长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选择了离乡别井外出挣钱。

他们想给孩子们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让自己的孩子拥有的要比别人多,这无可厚非,但是这些跟陪伴孩子的成长相比较,他们却分不清孰轻孰重。

家长应不应该为了挣钱选择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龙应台说过,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那些远离家乡的家长们,他们将会错过孩子们的童真时代,错过与孩子想与父母分享喜怒哀乐的宝贵时光,只知道要给孩子创造丰厚的物质,而不是给予孩子们最想要的。

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当爸爸妈妈仅仅是一个经常出现在电话里的称呼,都不及左邻右里亲的时候,不知道那些家长们有何感想?

当孩子们需要关注、需要鼓励时,他们又在哪里?当孩子们心里有委屈,需要安慰时,他们能否感应得到?

据一些农村小学统计,整个学校的留守儿童占的比例达90%以上,其中双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又占了这当中的2/3,幼儿园留守的情况也差不多。

据学校老师分析,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在爷爷奶奶过时的教育观念和溺爱中成长,较多小孩表现出叛逆、任性、内向、自卑、孤僻等等性格。

对于小华不专心学习、不完成作业、常带头惹事生非等等令人头疼的问题,家里的爷爷奶奶管不了,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管不到。

家长应不应该为了挣钱选择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特别是父母对孩子0~12岁的陪伴尤为重要。

这个阶段被称为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黄金有效期”,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关注、肯定、鼓励和正确及时的指引。

就如种植一棵树苗,在成长初期没有及时扶正让其向上生长,而是等它斜着长成大树后才想着要摆正它,那付出的代价也会是当初的若干倍了。

而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小,需要的不多,给他们提供“吃喝玩乐”这些物质条件就足够,从而忽略了他们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请家长们尊重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在给他们物质的同时,更要考虑给他们有质量的陪伴。内心富足会比物质富足更幸福!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