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縣城變遷史

南北朝劉宋元嘉二十五年,置希水縣治於浠水河北岸鳳棲山西南。今治自此始。

唐武德四年(621年),遷縣治於蘭溪溪潭坳。

唐天寶初年(742-743年),"復還今治,宋元仍舊。"(載於明嘉靖丁未版《蘄水縣誌》)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版《蘄水縣誌》載:"城池舊無,只於四面大市口設樓,亦仿城守之禁。東為迎暉樓,南來薰樓,西鎮西樓、望江樓,北拱辰樓。"

明萬曆三年(1575年),知縣劉憲徵近萬名工匠、民夫修建縣城,歷時半載竣工。縣城周長7.3華里,城牆高1.5丈、厚1丈。城門5座:東稱來泰,南為麗文,西名永豐, 北號拱辰,又南門右側闢有便民門。後東南闢躍龍門,西南闢阜成門。

浠水縣城變遷史

崇禎八年(1635年),農民軍張獻忠部入蘄黃,知縣龔鼎孳增城浚壕。城上建堡28座,以"二十八宿"命名,建炮樓6座。

崇禎十六年(1643年)三月初五日,農民軍攻陷縣城,動員城內居民挖城填壕,縣城夷為平地。

清順治初(1646年),知縣孔維時令民夫修復縣署[明洪武七年(1375年)〕,知縣趙季光所建,被明末張獻忠起義軍自本縣縣城撤退時燒燬);同時,徵用民力修復縣城,但規模遠不及前。

浠水縣城變遷史

清末至民國中期,城牆逐漸倒塌,所剩無幾。民國十九年(1930年),國民黨陸軍33師葛雲龍部駐此,派大批民工在舊城基礎上修建土城,同時新建碉樓於西門外、北門拱辰坊、東北鳳棲山頂等處。

1949年5 月,縣人民民主政府遷至縣城。建國初,原土城及碉堡,或倒塌、或挖平,僅有城南麗文門遺蹟尚存。

浠水縣城變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