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個人:前半生荒誕,後半生硬漢

那一夜,月黑風高,鎮守晉陽的幷州刺史劉琨登樓眺望。

城外,胡馬嘶嘯,旌旗飄揚。

城中,斷壁殘垣,滿目荒涼。

孤城已經陷入前趙兵馬的重重包圍,援軍杳無音訊。

此情此景讓劉琨悲憤交加,他在高樓上清嘯數聲,以抒其懷。

城外大軍聞此聲,皆悽然長嘆。

夜半,劉琨吹奏胡笳,這是北方胡人擅長的樂器。

悠揚悽婉的樂聲傳到敵營,熟悉的鄉音勾起城外士兵的懷土之情,他們不禁歔欷流涕。

天明,胡笳聲又起,城外大軍已然無心再戰,竟棄圍而走。

如此傳奇的事蹟,被記載在唐代房玄齡主編的《晉書》中,後人讀至此處,常掩卷而思。

故事的主人公時常使最愛君感慨萬千,他就是——劉越石

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個人:前半生荒誕,後半生硬漢

▲西晉傾頹,劉琨苦心經營幷州,長達十年。

01

劉琨(271—318),字越石,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出生於官宦世家,是名副其實的貴族官二代。

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之子,三國時期,蜀漢創立者的劉備劉皇叔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唐代詩人劉禹錫也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有人可能會疑惑,劉勝這一支基因也太逆天了,出了這麼多傑出人物。

其實,據史書記載,劉勝沉迷酒色,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

人口學家馬爾薩斯有個“生物總數增長定律”,說任何生物都是隨著時間按指數方式增長的,人類當然也不例外。老劉一下子就生了一百多號兒子,傳至三世、四世,以至百世,劉勝這一支的人口自然是呈指數級飆升,越來越多,增長也越來越快,絕對遠遠超過冰島人口,可以去踢世界盃了。

所以,以後在大街上遇到某位姓劉的人自稱為中山靖王之後,請儘量保持淡定。

劉琨10歲的那一年,晉軍興兵伐吳,天下重歸一統。

按照歷史的走向,劉琨本來應該生活在一個太平盛世,年輕的他估計也自以為,此生可做一清平書生,治世良臣,可惜,晉朝的劇本實在出人意料。

劉琨年少成名,以雄豪著稱,在流行花美男的晉代,也算獨樹一幟。

二十六歲時,劉琨出任司州從事。司州,治所在都城洛陽,從事,是刺史的佐吏,主管文書,位不高,權卻不輕。

劉琨的起點,是高於很多同齡人的。

02

這一時期,有一個同事和劉琨非常要好。

此人姓祖名逖(266-321),字士稚,出身范陽祖氏,比劉琨年長5歲,時人稱其有贊世(治理天下)之才。兩人寢則同床,無話不談。

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個人:前半生荒誕,後半生硬漢

▲祖逖、劉琨聞雞起舞傳為千古佳話。

一天,夜半三更,老大哥祖逖偶然間聽到陣陣雞鳴。

按照當時迷信的說法,半夜雞鳴是“惡聲”,是不好的徵兆。祖逖不以為然,他輕輕踢醒睡在旁邊的劉琨,說:“此非惡聲也。”

這當然不是“惡聲”,這聲音激勵著大好青年以懸樑刺股的精神投身於學習中,勤學苦練,孜孜不倦,正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於是兩人起床,執起佩劍,走出屋外,在月光下,舞劍習武,不知東方之既白。

上學那時候,最愛君總是納悶,為什麼學霸往往都出自同一個宿舍。原來“聞雞起舞”這一則故事早就告訴我們答案了。

優秀的年輕人總是互相激勵,共同進步。劉、祖二人志趣相投,常一起談論時事,聊到半夜。當時八王之亂方滋未艾,朝局動盪,祖逖頗有遠見,他對劉琨說道:

“若他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我與足下各為其主,在中原相遇時可要退避三舍啊。”

03

此時的劉琨顯然沒有祖逖的眼光,在八王之亂中,劉琨是政治上的投機者。

劉琨還有另一個好朋友,叫做石崇(249—300)。

石崇富可敵國,曾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不落下風,他常在自己的豪華別墅金谷園辦文學沙龍。劉琨和哥哥劉輿(字慶孫)都工於詩賦,在文學上頗有成就,世人贊曰:“洛中奕奕,慶孫、越石”,兄弟倆都是石崇的座上賓。

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個人:前半生荒誕,後半生硬漢

▲石崇“金谷宴集”讓後世文人嚮往不已。

劉琨“素奢豪,嗜聲色”,和石崇也蠻合拍的,從他寫的一首《胡姬年十五》,可見其確實有風流才子的一面:

虹梁照曉日,淥水泛香蓮。

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壚前。

花將面自許,人共影相憐。

回頭堪百萬,價重為時年。

元康元年(291年),皇后賈南風借宗室之手翦除外戚楊氏集團,隨後又專政擅權,八王之亂揭開序幕。(最愛君此前也寫過八王之亂的文章,可以點擊此處查看喲)

賈氏專權後,其親信雞犬升天,其中,賈后的外甥賈謐出任秘書監、侍中,掌管機要,他驕橫跋扈,連太子司馬遹都不放在眼裡。

朝中風雲突變,石崇從中看見了“商機”,認為賈謐奇貨可居。

恰好賈謐常自以為是文學青年,也喜歡辦文學沙龍,石崇遂與一眾好友前去巴結,除了劉琨兄弟倆,還有“古代男子的顏值標杆”潘安,“江東二陸”陸機、陸雲兄弟,“洛陽紙貴”左思等,共二十四人,時人稱為“二十四友”。

酒肉朋友不可深交,劉琨身在其中,雖不忘報國之志,但也難免沾染了一些惡習。

04

賈氏得意的日子很快就到頭了,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偽造詔書,以賈后殺害太子為由,起兵討伐賈后集團,賈后被毒殺,樹倒猢猻散。沒過多久,石崇就和賈謐一起到陰間討論文學去了。

在這次政變中,作為賈謐“二十四友”之一的劉琨卻保住一命。原來,司馬倫的兒子司馬荂是劉琨的姐夫。本來就是親家,劉琨兄弟也都是人才,司馬倫不好撕破臉。

司馬倫野心勃勃,光擅權還不夠,竟然於次年篡位稱帝,劉琨被提拔為太子詹事,受到重用。

可是,司馬倫毫無治國之才,昏庸無能,輕信奸佞。多行不義必自斃,不久,齊王司馬冏聯合河間王、成都王起兵討伐司馬倫。

劉琨受司馬倫之命,領兵於黃橋抵禦成都王,結果大敗,只能燒橋以自保,下令退兵。

不用說,劉琨依附的司馬倫集團自然也倒臺了。司馬冏入朝輔政,覺得劉琨一家素有名望,於是赦免其罪,以劉琨為尚書左丞。

司馬冏敗亡後,劉琨又投奔鎮守許昌的范陽王司馬虓,此人是東海王司馬越的黨羽。

八王之亂前後歷時16年,各路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天災人禍並行。

在這十六年裡,劉琨未有建樹,反而多次改換門庭,如果劉琨的人生到這裡就結束,那後世史書或許只會給他一個評價——“實佻巧之徒歟”

05

此時的天下,早已讓司馬家族攪得天昏地暗,神州大地流血千里,黎民百姓顛沛流離。

就在當朝皇室司馬氏同室操戈之時,有人在背後默默舉起了屠刀。

永安元年(304年),晉室成都王、河間王、長沙王和東海王還在鏖戰,率領流民南下入蜀的氐族領袖李特之子李雄已於成都稱王,建立成漢政權。同年,匈奴五部大都督劉淵(?-310)於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縣)以興復漢室為名起兵反晉,自稱漢王,和李雄湊了對“王炸”。(劉淵所建政權史稱前趙或漢趙,為避免混淆,本文統稱為前趙)

劉淵為造反而找的理由也很有意思,他認為,昔日漢室與匈奴和親,雙方又曾約為兄弟,所以,我們匈奴人是漢朝的外甥,也是漢朝的弟弟(這都什麼關係)。

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個人:前半生荒誕,後半生硬漢

▲匈奴人劉淵起兵,成為壓垮西晉的最後一根稻草。

北方由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代,晉朝岌岌可危。

06

時勢造英雄,劉琨註定無法做“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的書生,也不想做“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更不是“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的奸佞小人。

天生劉越石,自有其使命。

永嘉元年(307年),前趙業已坐大,北方已漸成為胡人鐵騎燒殺擄掠的戰場。劉琨臨危受命,出任並(bīng)州刺史,加振威將軍,領匈奴中郎將

幷州,轄域主要在今山西省境內。山西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此地山環水繞,險關眾多,且蘊含著豐富的資源。

戰國時最大的一場殲滅戰,長平之戰就是因秦國與趙國爭奪山西東南部的上黨而展開,當時,上黨一旦被秦軍所奪,趙國將直接受到秦國兵力威脅,為此趙國奮起抵抗。

隋末,李淵於太原起兵,憑藉地利,順汾河而下,攻克長安。

一直到近代,晉系軍閥閻錫山佔據山西38年,休養生息,保存實力,期間鮮有人可威脅其地位。

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個人:前半生荒誕,後半生硬漢

▲西晉幷州、冀州地圖。

幷州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這個時候,接下這一重擔的是36歲的劉琨,既然前半生已歲月蹉跎,後半生當盡忠報國。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07

來幷州的路上,劉琨親眼看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悲不自勝,遂提筆向朝廷上表陳述,字字泣血:

“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

同時請求朝廷下撥糧食五百萬斛,絹五百萬匹,綿五百萬斤作為支援。

當時,幷州鬧饑荒,哀鴻遍野,原先鎮守晉陽的東嬴公司馬騰調任鄴城,不少百姓為了吃一頓飽飯,隨其南下。

劉琨到幷州時,見此地人口銳減,“餘戶不滿二萬,寇賊繼橫,道路斷塞……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他沿路招募一千多人,突破前趙軍的阻擊,由上黨轉戰至晉陽,在此開始了對幷州的慘淡經營。

面對殘破的晉陽城,劉琨“對症下藥”,率軍民清除荊棘,收葬屍骨,重建府第,經營市場,修繕牢獄,同時聯合由豪強地主郭默、魏浚等領導的塢堡勢力,共拒強敵。

在劉琨的號召下,幷州百姓同仇敵愾,耕田耨地時仍不忘帶著盾牌,揹著弓箭。不到一年,晉陽城內外又聞雞犬之聲,之前流亡各地的百姓也陸續返回,還有無主可依的士人慕名前來投靠。

劉淵的大本營左國城距晉陽三百里左右,隨著劉琨到任,劉淵對晉軍不由得多了幾分忌憚,遂於永嘉二年(308年)遷都蒲坂。

08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劉琨在幷州,一守就是十年。

劉琨是一名孤膽英雄,但不是聖人,他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剛愎自用

音樂家徐潤以通曉音律投身劉琨帳下,同是搞藝術的,兩人惺惺相惜,劉琨將其提拔為晉陽令。徐潤恃寵而驕,擅自干預幷州政事,目中無人。除此之外,劉琨雖善於安撫人心,卻不善於統領,所以其所率軍民紀律性較差,

“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以相繼”。

部將令狐盛看不下去了,多次直諫,請劉琨勿重用小人。劉琨不聽,徐潤心生毒計,讒言令狐盛有心要勸劉琨稱帝。劉琨身為地方大員領兵在外,最怕的就是此類流言,一時受矇蔽,竟然將無辜的令狐盛斬首。

此時,劉琨父母都在晉陽城中,劉琨母親看到兒子如此糊塗,指著他罵道:“你這小子不能經略大業,任用豪傑,怎麼能成事!如此,必會牽連我們一起遭難。”

劉母一語成讖,不久,令狐盛之子令狐泥從晉陽逃到劉聰(劉淵之子)處,將幷州的情況一一告知。劉聰大喜過望,以令狐泥為嚮導,趁劉琨帶精兵出城之際襲取晉陽。苦心經營的晉陽城又遭兵燹之禍,劉琨父母雙雙遇害。

幸虧與劉琨頗有淵源的鮮卑拓跋部首領猗盧出手相救(劉琨曾上表以拓跋猗盧為代郡公),助劉琨奪回晉陽,劉琨才沒有滿盤皆輸。

劉琨因自己一時昏聵連累父母、百姓,悲慟欲絕,想要興兵復仇,無奈此戰損兵折將,有心無力。

這邊廂,幷州戰事緊急,那邊廂,中原危如累卵。永嘉五年(311年),劉聰調兵遣將,攻下洛陽,俘虜晉懷帝,殘殺王公百姓三萬餘人,史稱“永嘉之亂”

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個人:前半生荒誕,後半生硬漢

▲永嘉之亂,五胡入華。

洛陽陷落後,衣冠南渡,南下的人群中,有一個劉琨很熟悉的人——祖逖,兵荒馬亂中,他率鄉黨親族數百戶南下,暫時避亂於淮泗,只待他日北歸。

當年聞雞起舞的二人,此時天各一方,心中卻有著相同的目標,那便是克復中原。

09

建興四年(316年),拓跋部內訌,代王拓跋猗盧被其子拓跋六修所殺。劉琨的兒子劉遵本來在拓跋部作人質,他乘亂逃出,並同猗盧舊將箕澹等率3萬餘人投奔劉琨。

劉琨得到這支軍隊,想起昔日前趙殺其父母,奪其城池之仇,只想一鼓作氣,力挫胡人的鋒芒。

當年,樂平被前趙大軍圍困,太守韓據向劉琨求救。劉琨被仇恨衝昏頭腦,意欲傾巢出動。

箕澹急忙勸阻:“此雖晉人,久在荒裔,未習恩信,難以法御。今內收鮮卑之餘谷,外抄殘胡之牛羊,且閉關守險,務農息士,既服化感義,然後用之,則功可立也。”

箕澹的大意是說,此次絕非決戰良機,應該先訓練將士,休養生息,假以時日,便可用這支軍隊建立功勳。

劉琨不聽勸,派大軍出擊,結果中了石勒的埋伏,全軍覆沒,幷州局勢急轉直下。

這一次,劉琨失去了所有籌碼,無力迴天,只好投奔時任幽州刺史鮮卑段部首領段匹磾

10

明人李贄評劉琨投靠段匹磾,用了兩個字——“非策”,此二字,簡單而沉重。

劉琨據守幷州十年,其英名世人皆知,段匹磾起初很敬重他,兩人歃血為盟,結為姻親。劉琨也希望能借助段匹磾的力量反攻前趙,一雪前恥。

可是,後來段匹磾竟聽信弟弟叔軍讒言,將劉琨下獄,並假借詔書將其殺害。

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的那個人:前半生荒誕,後半生硬漢

▲劉琨本想絕地反擊,怎奈突遭橫禍。

劉琨在獄中留下了自己的絕命詩《重贈盧諶》,詩中滿懷悲憤與不甘: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乎若雲浮。

未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輈。

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幽州別駕盧諶是劉琨的姨甥,曾為其主薄。劉琨以詩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幽憤,也希望盧諶設法營救,然而,一切都是徒勞。

沒想到百鍊而成的剛硬,竟變為繞指的柔絲,我堂堂七尺硬漢,半生戎馬,此刻竟身陷囹圄,任人宰割。

歷經挫折的劉琨,最終含冤而死。

世界悲慘無數,中間必有火苗長存,黑夜終將結束,太陽終會升起。

魏晉文人熱衷玄理,清談誤國,而劉琨在亂世中的獨自堅守,才是魏晉名士最好的註腳。

劉越石,他是漫漫長夜中的點點星火,遺憾的是,還等不到黑夜終結,太陽昇起的那一天,他的生命就已結束。

那時候,天下,依舊如西風殘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