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可乐男孩:当年要治病没喝可乐 全给其他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晚上,救援队员将压在薛枭身体上的预制板移开、抬上担架,此时已经筋疲力尽的他突然说了一句“叔叔,记住我的可乐”。这句话被电视直播镜头记录下来,逗乐了被悲伤笼罩着的中国,后来他被称为“可乐男孩”。

薛枭那时是绵竹汉旺东汽中学高二的学生,地震发生时,脚下的预制板裂开,他直接从三楼的教室掉到了一楼,桌椅、预制板堆积到一起,挤压在他和同学的身上。

后来,“可乐男孩”薛枭被保送到上海财经大学就读,2013年毕业后进入可口可乐成都分公司工作,也是成都可口可乐博物馆的负责人。

汶川地震可乐男孩:当年要治病没喝可乐 全给其他人

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下三天 终于等来了救援队

薛枭说自己的性格像父亲,从小就是个乐天派。即便发生地震后被掩埋在废墟下也是如此。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地动山摇。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东汽中学,坐在三楼一间教室里的薛枭正在做习题,“突然整栋教学楼晃起来了”,薛枭回忆,当时老师大喊一声:“大家快躲起来!”

薛枭意识到这是地震,马上蹲下身体躲在课桌底下。教学楼是预制板结构的,薛枭刚躲到课桌下,脚下的板子便裂开了。“我直接从三楼掉到了一楼,我的右手和两只脚都被课桌椅、楼板压住了,我当时挣扎着想把自己的四肢救出来。”薛枭脱掉了左脚的鞋子,将自己的左腿从一块楼板处挪开。右腿和右臂受到的挤压最严重,薛枭想尽办法、用尽力气也难以挪动一丝一毫。他只能等待救援。

自己的身边有同班同学,也有从二楼、四楼跌落的学生。看不到彼此,同学们用语言相互鼓励着,“加油,坚持住”、“我是薛枭、我是……”同学们每隔一个小时报一次名字,以确保大家还清醒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报名字的学生越来越少。

薛枭被掩埋在废墟下,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只是不敢睡着,担心自己睡着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薛枭天生乐观,觉得自己总能得救,一定要等来救援队伍。他感到有些无聊,要来同班同学的手机开始玩游戏,手机原有四格电量,薛枭玩到三格电的时候将手机还给了同学。继续等待。

5月15日那天,薛枭终于等来了救援队。叔叔给薛枭戴上了安全帽,决定用千斤顶把压在他右侧身体上的预制板移开。薛枭说:“叔叔,我右边还有三个活着的同学!”救援队员听到后决定先救薛枭右边的同学。

再次回忆时薛枭语气轻松愉快,后来他知道,如果先救他,压在另一边的几名同学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救援叔叔一进来就给我戴上安全帽,在救我身边同学的同时将我身边的预制板慢慢挪动,其实所有的行为,是在救别人,也是在救我”,但他当时心里还是着急,怕自己坚持不住。

汶川地震可乐男孩:当年要治病没喝可乐 全给其他人

跟救援叔叔说想喝冰冻可乐 成了“可乐男孩”

已经几天不吃不喝不睡,废墟下不透气,薛枭早已口干舌燥。“叔叔,你们能不能搞快一点?”他有点着急。

薛枭右边的女同学被救出,对薛枭说了句“坚持到底!”只剩下薛枭一人的时候,救援队叔叔先给薛枭打了止痛剂,之后薛枭开始犯困。

“叔叔,你们能不能一直跟我说话,我怕自己睡过去。”薛枭催促着。“好,你出去想干什么?”救援叔叔问他。“我想喝一瓶冰冻可乐。”薛枭说。“好,那等你出去之后我买给你!”救援叔叔笑了。薛枭赶紧说:“你给我买可乐,那我给你买雪糕!”

闲聊中,救援队员将薛枭的右腿救出,之后用千斤顶顶到压住薛枭右臂的预制板上,“右手施救的难度特别大,有块预制板整个立在我截肢的位置,那块预制板上就是整个废墟”,薛枭那时就已经做好了截肢的心理准备,“右臂很早就没有知觉了,出来之后截肢的位置以下都是发黑的”。

薛枭终于获救。被抬出废墟后,救他的叔叔跑来说:“薛枭,记住我的雪糕!”

“记住我的可乐,要冰冻的!”薛枭回了一句。就是这句话,被电视直播画面记录下来,薛枭成了“可乐男孩”。

痛快答应截肢 救援叔叔真带着一大瓶可乐来了

薛枭用左手在手术通知书上按了手印。“手术结束之后我把自己的QQ号给了当时的志愿者,让他们帮我在上面发个状态,说在什么地方,后来被我表姐看到了,她跟我爸妈说了,他们才过来。”

薛枭一家人都很乐观,薛枭觉得截肢后住院的日子过得挺好,“反正都已经截肢了,难过也没用,再说好多人都截肢了,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在一起玩”。

直到现在,薛枭和当初救自己的叔叔仍保持着联系。

2009年的春节,薛枭再次来到救援叔叔所在的部队,和叔叔一起过了春节。“我们一起包饺子,虽然我只有一只手不能包,但我可以揉面”,薛枭说每次见面叔叔都很照顾他,“我一只手也能够正常生活,照顾自己都没问题,但每次见面叔叔都会给我夹菜,照顾我吃饭”。

虽然已经过去十年,每次节假日薛枭还是会给叔叔问好。

汶川地震可乐男孩:当年要治病没喝可乐 全给其他人

大学毕业当可口可乐博物馆馆长 参加公益希望回馈社会

自从成为“可乐男孩”后,薛枭多次参加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公益活动。薛枭觉得自己在经历地震的时候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参加公益活动能够回馈社会。“我了解了可口可乐的公益,觉得很不错,毕业之后正好有机会,就到可口可乐工作了”,2013年,薛枭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员工。

起初他负责消费者投诉处理的工作,现在是外事部门的员工,也是成都可口可乐博物馆的负责人,同事们称他为“博物馆馆长”。

和过去相比,薛枭胖了不少,开口说话时乐呵呵的。作为“博物馆馆长”,薛枭平时会带一些参观者参观生产线、博物馆,给他们讲解可口可乐的历史,还有一些可口可乐的公益活动。

对于处理投诉和博物馆馆长这两个岗位,薛枭说他都很喜欢。“因为处理投诉和做博物馆馆长接触的人都不一样。处理投诉时会给人家讲解饮料出问题的原因,实际上很多原因都不是生产上出现的,处理完之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做博物馆馆长带参观的话,成就感来得更直接一些,因为你是面对面跟人家沟通,你在讲解的时候大家会发出震惊的声音说‘原来是这样的’,这种感觉是比较自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