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吐奶和溢奶,護理不當娃遭罪!

粉哥導讀:經常收到後臺留言,寶寶吃完奶總是吐奶,這是怎麼回事呢?媽媽們還會發現吃奶粉時,寶寶更易吐奶,生怕選錯了奶粉、用錯了方法,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樣正確應對?除了“吐奶”,還有一種叫“溢奶”,你能分清嗎?這篇文章能給你想要的答案!

分不清吐奶和溢奶,護理不當娃遭罪!

諮詢過程中,發現很多家長都會將溢奶和吐奶混為一談,一遇到類似問題就傻傻不知所措,生怕寶寶由此受到傷害,其實這兩種情況真不能一慨而論。

分不清吐奶和溢奶,護理不當娃遭罪!

溢奶:寶寶吃奶後,奶汁從口角流出,流出的量較少,寶寶無痛苦狀,無嘔吐表情。雖然吐奶不嚴重,但是也不能忽視被嗆奶而致窒息的風險。

吐奶:相對溢奶而言,吐奶症狀會讓寶寶產生更多不適感,有嘔吐動作,表情也比較難受,嚴重呈噴射性嘔吐狀。常分兩種情況,一種在吃奶後馬上吐出來;一種隔幾分鐘後再吐出,且為奶瓣狀。

一般來說,溢奶不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6個月內偶有溢奶現象屬於正常範疇,隨著月齡增長會自然消失。

BUT,吐奶就要看情況了,生理性吐奶處理不當易造成寶寶嗆咳,甚至是窒息;吐奶過多沒有及時補充,也可能營養不良,寶寶吐奶後狀態好,可以再喂一些奶;病理性吐奶預示寶寶不舒服,要是為噴射性吐奶、異味重、表情難受、精神欠佳,該看醫生別遲疑。

學到這四點,應對吐奶“So easy!”

1.正確衝調奶粉

奶粉衝調過程中,衝調不當極易加重寶寶的消化負擔,進而引發腹脹、腹瀉等狀況,誘發吐奶,可按下面四步進行奶粉衝調:

step1:保持衝調過程的潔淨,洗手、清洗奶瓶;

step2:將燒開的自來水冷卻至適宜溫度,置於奶瓶中,再放奶粉;

step3:按奶粉罐標註的比例進行衝調,切忌衝調過濃或者過淡;

step4:利用手腕的力量,在水平方向輕搖奶瓶,使奶液混合均勻。

2.掌握正確的餵奶方法

給寶寶餵奶時,需選擇一安靜的環境,寶寶情緒激動時不宜餵奶。使奶瓶呈45°;為避免空氣吸入,需待奶液充滿奶嘴後再給予餵哺;奶嘴孔徑不宜過大,以免嗆奶;易吐奶的寶寶,餵奶過程分2-3次,中間間歇時間,可輕拍寶寶後背,以幫助胃中空氣的排出;餵哺後需正確拍嗝,針對有些寶寶在餵奶後20-30分鐘還會出現吐奶的情況,可多次拍嗝,直到寶寶滿足性的打嗝,其胃裡的空氣排出,才能將寶寶放下平臥哦!

分不清吐奶和溢奶,護理不當娃遭罪!

除此之外,寶寶餵奶後也不要立即換尿不溼,以免體位的改變引起吐奶,可在換完尿不溼後再餵奶。

3.控制奶量

嬰幼兒的胃容量較小,且發育不夠完善,呈水平狀態,喂的過飽就會出現吐奶的情況。

一般來說,新生兒的胃容量為30-35ml,3個月為100ml,6個月為200ml,1歲為300-500ml。因此掌握寶寶的單次喝奶量就非常重要,平時可多留意寶寶的喝奶規律、排便規律、精神狀況以及身高體重的增長情況,只要這些都比較正常就說明寶寶奶量合適,切忌喂得過飽,或者在飢餓狀態下餵奶。

分不清吐奶和溢奶,護理不當娃遭罪!

4.選擇防脹氣的奶瓶

新生兒吐奶的幾率更大,可選擇防脹氣奶瓶,這種奶瓶在設計上經過特殊處理,可減少寶寶吸奶過程中空氣的吸入,緩解脹氣、吐奶等情況。

寶寶吐奶/溢奶時最怕嗆奶,你可以這樣做!

人體的口腔和鼻腔是相通的,寶寶吐奶時處理不當就可能將吐出物吸入氣管或肺部,嚴重還會導致窒息。寶寶吐奶/溢奶時你可以這樣做:

①應先將寶寶的身體側過來,使其口中的奶從嘴角儘快流出;

②幫助寶寶清理掉口鼻分泌物,以免殘留奶塊妨礙寶寶呼吸;

③若經過這樣的處理後寶寶仍有呼吸困難、臉色蒼白等情況,提示已經有吐出物吸入氣管了,可將寶寶俯臥在家長的膝上,並稍用力從下至上拍打寶寶背部,促使口鼻、氣管及肺中奶水能有效咳出,直至呼吸通暢,嚴重需立即就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