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上海的弄堂是石库门,是万国旗,是梧桐树,是十里洋场,是车水马龙,是昔日的百乐门,是如今的新天地,是穿着缩了水的毛衣在水头旁用诗芬洗发的少女,是窗沿上用破脸盆种着的宝石花,是贫民窟里精致的小资生活,是亭子间里精打细算的柴米油盐,这便是上海的石库门文化,是上海的文化……

——陈丹燕《上海的弄堂》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上海弄堂行走的人们

上海,从不乏百年建筑,

名人故居、各类展览馆

但小新注意到,

其实在那些弄堂里,

也有很多百年民居,

在生活如此快节奏的上海,

这些地方却像被时光所庇护着,

依旧很“慢"。

方浜西路63弄恒安坊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恒安坊

方浜西路算不上热门的弄堂,

但也是上海老城厢的一部分,

恒安坊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

至今已有106年的高龄,

最近一次上新闻

还是因为这里的居民终于安上了抽水马桶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恒安坊内抬头就可看见隔壁的高层小区

在这里居住的以老年人为主,

邻里之前非常熟悉,

偶尔来访的陌生人也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和我们摊在家里吹空调不同,

这里的人们还是喜欢搬着椅子,

在阴凉处坐着摇着扇子噶三五。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恒安坊内景 中新社

对于小微姐而言,

如果不是商家门口贴着的二维码,

恍惚间会以为自己回到了上个世纪。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方浜西路的居民们 中新社

其实,方浜西路就在市中心,

距最近的商业区不过几百米,

但一踏足这里,

快节奏的生活仿佛慢了下来,

买好菜的阿姨爷叔正在慢悠悠的回家

还要和遇见的邻居打声招呼,

马路上偶尔经过几辆自行车,

抬眼望见街两旁的梧桐树荫,

就连气温似乎也降了几度……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图左 淮海中路商业区 图右 方浜西路经过的自行车

几百米外的商业区,

却与这里天差地别,

街边形色匆匆的上班族随处可见,

人们为了生活分秒必争,

每天都在路上,

赶着上班、急着见客户

马路上车来车往,

阵阵热浪向行人袭来

永年路171弄 三兴坊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三兴坊

三兴坊与恒安坊同龄

位于永年路上最西侧,

永年路与黄陂南路路口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图左 黄陂南路商业区办公楼 图右 三兴坊外观

站在三兴坊,

高大的建筑抬眼就可望见,

黄陂南路的高级商业区也与它隔街相望。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三兴坊内观 站在三兴坊弄堂口就能看见远处的

弄堂里的生活却丝毫不受影响,

刚刚洗好的衣服挂在竹竿上,

三楼的天台上被精心伺候的花草……

这里好像从未被时光所打扰。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永年路上 随处可见三楼的天台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永年路上 三楼养的鸟和花草

马路较小,

没有太多的车子,

纳凉的街坊三三两两坐在路边,

这就是记忆里小时候的生活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永年路上 往来的人群与街边纳凉的居民

这里居住的大都是老人,

“我们老了,子女不能一直在身边,

邻居都像亲人一样相处,

谁要是几天不出门,

都有人过去问一问的”

街边的阿婆说。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三兴坊

现在的人们都是单独的个体,

邻居之间几天都不能见一面,

更不要提互相的关心,

但在老弄堂里,

时间让邻里邻居们感情更加深厚。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图左 地铁站里排队的人群 中新社 王子涛摄 图右 弄堂里买菜回家的居民

离开这条街,

就回到了另一个上海,

白天高楼林立、人群匆忙,

夜晚灯红酒绿、霓裳艳影,

或时尚喧嚣,或拥堵繁忙。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地铁站外排队的人们几乎都在看手机

还有你挤不进的地铁,

排不尽的队伍,

转不完的公交。

城市缩影|上海弄堂里的大城小爱

黄陂南路过往的车辆和行人

没人有心思去看街边的风景,

就算偶尔一抬头,

也只能看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