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刺激校園被霸凌者「畸變」 陝西米脂砍人現場不要還原太細

校園殺人案!

當屠刀伸向天真爛漫的孩子時,多麼讓人痛恨---以往我們總是在新聞中見到西方國家的校園槍擊案,每次看到都會食之無味好幾天,這次,發生在陝西米脂三中的砍人事件過去三天了,我幾次提筆,卻寫不了一個字,9名逝者的家人還沉浸在無法自拔的傷痛中,傷者10人還在搶救,倖存的孩子們驚嚇的不願再去上學,昔日熟悉的放學必經之路上,依稀還回蕩著當日驚恐的尖叫聲、狂暴的殺戮聲、奔逃的哭泣聲----

要怎麼給社會提醒呢?

不少反思的文章也提到了一個關鍵點,就是“校園霸凌”。

不要刺激校園被霸凌者“畸變” 陝西米脂砍人現場不要還原太細

這個砍人嫌犯,殘忍冷酷到極點的殺手,居然是這所學校十年前的畢業生,當時在校期間,他受人欺負,因此記恨在心,畢業後他一度在餐館打工,後賦閒在家,大多數時間在家裡打電腦遊戲,這次殺人之前,他在家裡大門不出,一直在玩一個”吃雞“遊戲,到事發當日下午,他淡淡地跟媽媽說一聲出去散心,結果褲兜裡揣著一把彈簧小刀和長水果刀出門了,回到他過去呆過的學校門口,正逢放學高峰期,迎面而來的初中生們有著他不再擁有的青春和未來,有著令他嫉妒的笑容和美好,他毫不猶豫地掏出了刀,刺向了這些半大孩子弱小的身軀----

當年他被誰欺負?又是怎樣被欺負的呢?這些都不明朗。逝者9人,7名女生,2名男生,很難說當年欺負他的人是女生還是男生,從他的砍人現場還原分析來看,他不分對象地一頓亂砍,殘暴毒辣。

據網友的深扒,砍人嫌犯的網名標籤似乎是”要麼狠,要麼忍“。這一簽名如果是真的,就充分展示了這人心理疾病的表徵--”反社會人格障礙“,具有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在深度壓抑下的狀態中,以血腥的方式來報復無關群體,完成心中自我扭曲的成就感。

當年,不管他受到了怎樣的校園霸凌,如果有學校提供的心理援助,或者家長和他積極溝通,甚至,就像我們小瑪瑙兒童社交學堂提倡的,通過孩子自己的同伴來幫助他,讓他不留下心理陰影,就不會釀成今天的慘劇,這些,都是應該而且非常非常必要的提醒,類似一些應對措施,比如對陝西米脂三中乃至對中國所有中學來說,能讓心理衛生課不是形同虛設,讓校園心理諮詢室真正排上用場,都是應該佈局的。

不要刺激校園被霸凌者“畸變” 陝西米脂砍人現場不要還原太細

我在這裡要重點說的是,因為校園霸凌案不會絕跡,且大多數家長和學生被欺負後選擇沉默,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校園霸凌,那麼,像砍人嫌犯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數量可能相當驚人------從被欺負者成為霸凌者。

西方有調查數據支持,201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了校園霸凌報告(U-Report/SRSG-VAC),其中收取了18個國家10萬年輕人的數據,顯示全球學生中25%的人曾經歷過霸凌,騰訊曾做過一次校園霸凌的樣貌調查,3萬6千名網友參與調查,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其中有1/4的人欺負過別人,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霸凌者也都被別人欺負過。

不要刺激校園被霸凌者“畸變” 陝西米脂砍人現場不要還原太細

這次陝西米脂砍人事件的新聞報道中,很多媒體熱衷於還原砍人現場,讓觀眾看到兇手的砍人路線圖,甚至用3d動畫還原當時場面,好的一面當然是讓做父母的,能夠給孩子講講安全防範問題,假如碰到這種突發事件能夠有所借鑑,壞的一面就是,這種關於殺人現場的詳實、生動的細節還原,會否刺激到一部分還在”狠“和”忍“的潛在”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

他們平時寡言少語,可能在青少年成長期有不可癒合的青春傷痛,文化程度不高,很難建立比較親密的同伴交往關係,和父母的溝通較少,沉浸在電腦的虛擬世界裡,對自身處境時時有不切實際的妄想,一般在手機遊戲中有統治、殺人的興奮體驗,一旦看到這樣詳盡的殺人現場描述,會產生自己是否也能這樣”快意“一把的念頭---

這個是非常有可能的。

不要刺激校園被霸凌者“畸變” 陝西米脂砍人現場不要還原太細

殺一個成年人有可能會碰到反抗,殺半大孩子,不僅對方很難反抗,而且對社會乃至無數家庭造成的傷害、震驚、創痛難以平復,從這個意義上說,校園公共安全的最大敵人,恰恰是校園裡每一個沒有平穩度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這些孩子們會互相傷害,也讓自己的心靈成長走上歧路,砍人嫌犯趙某是其中最極端的例子而已。

以前有朋友移民日本,6歲的小女兒一個人背個小書包,坐電車自己去上學,我們非常震驚,問孩子家長不跟著麼,家長說日本治安很好,小孩子們都是自己坐電車地鐵去上學,書包上有個小哨子,一碰就會發出聲響,學生帽顏色醒目,僅此而已。

不要刺激校園被霸凌者“畸變” 陝西米脂砍人現場不要還原太細

換做在中國,你敢麼?這麼低齡的孩子不說了,看了以上新聞,即使是大孩子走出家門去上學,本來應該開始普通的一天,結果也讓人擔心會是一場生的告別。

總之,一方面惟願逝者安息,一方面希望大家重視到這個問題---校園”被霸凌者“的畸變之路,不要刺激他們惡變,及時幫助他們轉化為一個心理健康的陽光少年。

歡迎直接留言或評論,多多關注小瑪瑙兒童社交學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