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

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我和他認識二十年有餘,雖然現在是老闆了,可是一點沒洗掉農民的本色,一臉黝黑。很能吃苦,八十年代就在常熟做批發,也算是先富起來的人,在崑山開過舞廳,在上海做過批發。後到崑山開廠。第一次去他廠裡還有一定規模,幾十號工人,有食堂,有宿舍。服裝廠概念外人可能不清楚,上百人規模的廠已經是相當規模的了。這個老闆現在的規模已經小多了,廠房變小了,工人減少了。為什麼?節約成本。現在的廠子成本壓力太大。廠子越辦越難辦。很多辦廠的大老闆都不辦了。他們辦廠的成本更大。要生存更困難。所以不要相信什麼名牌,大牌。很多名牌並沒有工廠。全部給這些小廠代工。這個老闆為何一直要開這個工廠?他有一些人脈,關係。能接到單子。接到單子後自己幹不完還可以在給其它廠代工。反正要找活幹的廠子多呢。

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

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

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

原來開廠時就不說算原材料成本,加工,管理,稅收。。。就說請工人。現在的80,90後別說是城裡的人。就是農村的人也沒人願意幹。現在的人都是隻想找錢多,活輕,有休息,不加班。。。這恰恰正是服裝廠不能保證的。再說,現在的年輕人隨著社會的開放,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越來越有個性,也越來越不敬業。一不高興不幹了。工資要高,管吃管住,五險一金。。。什麼都不能少。現在的工人不想要社保,只要多給錢就行。可是老闆不敢啊。那怕你私下說的再好。他要一旦不幹了就去告,一告一個準。。。話說回來工廠裡幹不好,服務員幹不了。其他也就沒什麼能幹得了。還要活著,還要享受。所以就只能偷雞摸狗,招搖撞騙。造成社會混亂,治安不穩。扯遠了。現在廠裡工人少多了,不要年輕人了,全是當地的工人。有些年齡也不小了,請這些工人有弊但更多的是利。穩定,安心,聽話。樸實。不交保險,(當地人都是拆遷戶,又都有保險)工資不高,不用包住。。。這下成本減輕不少

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

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

我去廠裡看了一下。過年沒幾天了還有很多加工任務在趕。。。有出口的單子,到日本的桑拿服,要求不高,有一批棉衣要求不高。這是老闆的合作伙伴給的任務。後面要說到她。這個合作伙伴是湖南人,女的。開紙箱廠。和老闆有業務聯繫。老闆可能幫她介紹一些業務。這老闆和我說他還開了紙箱廠,給我一張名片。紙箱廠總經理,這個廠在張浦,至於這個廠是聯營,入股,還是純業務往來就不清楚了。這批服裝是女老闆的老師做的善事,加工幾千套棉衣是捐給基督徒的。全國性的。新疆的多些。。。這讓我知道倒是很多宗教人士在做著一些慈善事業。當天還看到有些人來催加工業務。看起來老闆不缺活幹,可是這老闆當的實在辛苦,除了要管理工廠外,早上要開車接工人上班,買菜。下午要送工人下班。要做採購,要聯繫業務。因為這是純加工的小服裝廠,並不開發新品。所以還要自己親自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比如那批慈善服裝。人家只是拿了件樣品。他自己還要製版。為了不受影響。晚上在廠里加班畫圖剪樣。出貨還要搬箱子,進貨還要扛面料。任務忙時節假日加班只能讓自己的老婆,兄弟姐妹甚至家裡的父母來幫忙。工人給錢也不願意幹。

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

說說這個開廠的朋友

你說這老闆好當嗎?別看著這些老闆有時會花天酒地,樂舞昇平。讓人們看著眼紅嫉妒,仇富憤怒。。。實際上這些老闆承受的壓力,面臨的風險,超負荷的工作,精神上的焦慮。常人真是無法能體會理解。。。(城裡的低保,邊遠貧困地區的扶貧款。很多不都是來自這些民企,私企的稅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