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老汉灵犀一指话高考录取

乡下老汉灵犀一指话高考录取

乡下老汉灵犀一指话高考录取

乡下老汉灵犀一指话高考录取

关于高考录取分数,当前的舆论场很有意思。

比较煽情的说法是,给少数民族加分是对少数民族智商的歧视。炒得人眼珠子发红义愤填膺。

有点意思。

乡下老汉读高中的时候,高考是全国统一一张卷,俺们的班主任根本不拿这五分十分的少民加分说事儿。为什么?太少,值不得提!

班主任教育俺们的话一般是:你们还不用功?看看人家北京等大城市的录取率,你们还有什么不用功的理由?不就是人家的录取分数比你们才低一二百分吗?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一分两分能超过多少人。一二百分,那得超过多少人去?乡下老汉实在想象不出是多少了。反正录取线再降一二百分,俺们乡下没有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

后来,北京等大城市可能也觉得这样实在是不好看,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自己出题,不和全国一张卷了,题容易了分数总要高一点嘛。至少可以说没有可比性了嘛。

乡下老汉一直很纳闷,北京等大城市,有全国最高的教育投入,最好的师资力量,这么玩也太歧视大城市人民的智商了啊,难道比大家公认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智商还要低吗?

有网友问乡下老汉怎么看高考加分,老汉坚决反对任何加分。都是共和国的孩子,凭什么有不平等的对待呢?而且还有一句话——都是共和国的孩子,为什么在教育公共资源投入上差距那么大呢?

乡下人都懂一个道理,庄稼苗少浇三水,庄稼熟了再上化肥有屁用。

人们常说,娃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城乡、东西部在教育公共资源的巨大差异,是不是决定了娃娃们根本没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一起跑就差异巨大了,到撞线的时候强调公平?那得有多强大的脸皮说公平啊?

乡下老汉指出,教育的公平首先是公共资源投入的公平,师资力量的公平。根上不平等的事,扳着树稍摇晃啥?太凿榫!

真要公平?改革一下,先让京津晋冀鲁豫统考统招一下试试,先让沪苏皖浙统考统招一下试试?

乡下老汉讲得再有道理,城里人特别是北京等大城市的人也不会转赞,因为有自身的利益在里边!当公平和自身利益撞车时,你让他们怎么办?

天天骂少数民族加分的人更不会转赞,因为本来追求的就不是公平,而是私愤,或者节奏。阿Q哥打不过王胡,欺负一下小D和小尼姑还是有富余的。

大伙如果不信,就艾特一下天天骂高考加分和不公的大V们试试。老汉有言在先,不要太失望哦。公平不是你想象的样子,半截子公平人士太多,一试会掉末末儿。呵呵。

#老汉推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