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曾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業、文化中心


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1844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上海外灘是中華民國繁榮時期的代表,也曾經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

外灘南起延安東路,北至外白渡橋,在這段1.5公里長的外灘西側,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成為舊上海時期的金融中心、外貿機構的集中帶,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一直以來被視為上海的標誌性建築和城市歷史的象徵。

與外灘隔江相對的浦東陸家嘴,有上海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黃浦公園曾記載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屈辱歷史的黃浦公園,是上海最早的歐式花園,始建於1886年,她是外灘百年滄桑的見證人。如今,上海人民英雄紀念塔屹然挺立,塔底免費開放的外灘歷史紀念館是一部中華民族百年的奮鬥史。它坐落在曾經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黃浦公園內,給人以深刻的思索,三塊槍狀塔體,寓意鴉片戰爭、五四運動、解放戰爭以來光榮犧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內涵有深刻的概括性。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是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處於蘇州河下游河口,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鋼結構的橋樑,兩跨52.16米,寬18.3米,是上海市區連接滬北、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和車流量很高。


小東門原名“寶帶門”,門外為十六鋪。街市東臨黃浦江,西瀕丹鳳路,南達老太平弄,北至龍潭路,歷史上南側曾延伸至萬豫碼頭街。此處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門戶。

外灘由於建築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出現多層和高層,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海總會(今東風飯店〕、匯豐大樓(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恰和大樓(今外貿局大樓)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