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人都该知道的泰山三宝

在泰山脚下的岱庙,收藏着三件被称为“泰山三宝”的文物。这三件宝物,都是清乾隆皇帝御赐给泰山的,它们不但都是绝世珍品,而且每一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泰安人都该知道的泰山三宝

泰山三宝中的第一宝——温凉玉圭。 

现在收藏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岱庙的温凉玉圭,便是这样一件有着鲜明象征意义的玉器。玉圭,色白微青,采自新疆和田。玉圭上半截浮雕有“日月星辰”和“海水江崖”纹饰;下半截则浮雕双行四字楷书——乾隆年制。 

有趣的是,整只玉圭如果用手摸上去,上半截玉低于体温,手感清凉;而下半截玉则截然相反,手感温和;也就是说,如果用双手握住玉圭的两头,两只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一头冰凉;另一头温暖。由于这种“半暖半寒”的神奇效果,这件玉器就有了“温凉玉圭”的美称。这块玉圭之所以有着温度不同的神奇现象,是因为这块玉材的密度不同所致。温凉玉圭的上半截为硬玉,密度高,导致其不易吸收周围的温度,所以摸起来总是凉爽的;而下半截则不同,材质为璞玉,密度相比较低,较易吸收四周的温度,也就导致了下半截的手感温热。密度高的硬玉与密度低的璞玉融为一体,所以就造就了这块温凉玉圭的特质。

沉香狮子。这对狮子,后腿蜷坐于地上,尾巴高高翘起。它们双目圆睁、微微启口,显得生动可爱。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只狮子是用沉香精心雕刻粘合而成的,沉香的凹凸疙瘩自然形成了狮子的卷毛,造型栩栩如生。  

沉香树为瑞香科,是一种含有树脂的植物,主要产于印度、越南和中国台湾等地。可是,如果能拿起沉香狮子掂掂,它的确比普通的木雕重上不少。原来,制作小狮子的棕黑色沉香,并非沉香木,而是指沉香树自然死亡后,埋在水土中,又经几百甚至上千年,吸收日、月、水、土之精华,形成于朽木之中的木块树脂结晶。

黄釉青花葫芦瓶呈束腰葫芦状,有半圆形盖,盖钮呈蘑菇形。这件宝瓶通体施黄釉,在葫芦瓶底,还题有“大明嘉靖年制”的楷书青花款,说明了它是典型的明嘉靖时期景德镇御窑制品。据记载,这只线条柔和浑圆、釉色浓重鲜明的葫芦瓶,是清乾隆皇帝的心爱收藏。葫芦取谐音,寓意“福禄”,瓶上通体满绘缠枝莲纹,莲花盛开在缠枝上,寓意"寿意连绵"。 

清乾隆五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87年,乾隆皇帝登临泰山。为了给百姓祈福,乾隆毫不吝啬,将心爱的珍宝葫芦瓶御赐泰山岱庙。

泰安人都该知道的泰山三宝

泰安人都该知道的泰山三宝

泰安人都该知道的泰山三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