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散戶總是愛買「低價股」?

萱萱A股

很多股民大都會有如下幾點特徵,特別是一些新股民。

股民第一心理

低價便宜,假如5萬買50的只能買到1000股太少太貴,如果買5元的可以買到1萬股比50的多了幾好多倍不更划算嗎?

股民第二心理

低價風險小,100元高價股跌10元股民往往會認為跌了很多,而且跌的速度快幅度也大,一跌就是幾塊幾十塊。低價5元股跌起來也就幾毛錢風險小得多,跌也沒那麼快。

股民第三心理

股多賺也多,如果手中個股漲了,我有1萬股你卻只有1千股我賺的肯定會比你的多。


實際上價格並不代表個股便不便宜,風險也不按價格高低順序排列,這都只是股民的自我心理暗示,例如:商城貨架上的單品標價19.8,198,而不是20,200這就是在商家利用人們的心理玩的數字遊戲。198就是一百多還不過200,而200人們習慣稱之為幾百,一百多和幾百那個更便宜?當然是一百多,但實際上並沒什麼差別。

股市是按金額來計算而不是根據股數走。低價股反而大多是一些暮年股,是一些業績平平古老刻板的大盤股,這樣的股墨守成規,市場前景預期值相對低,衝勁爆發力也相對小,低價不一定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雪山飛狐FH

首先散戶是指那些人呢?

散戶即在股票交易市場上投入資金力量較少的人,他們一般來自於工薪階層、下崗工人、在職學生和一些有資本的個體戶。從人員構成方面可以看出,他們對於股市缺乏特別專業的知識,相較於大戶,他們在股市上的投入顯得微乎其微。因為大戶通常是花幾個億或者十幾個億來做一隻股票,但是散戶不一樣,他們通常廣撒網,他們花十幾萬、幾十萬來做十幾只股票,有賺有賠。

再來看看低價股的優勢?

1、低價。對於一些小散戶而言,資金較少,而A股的買入量必須是100的整數倍,所以低價股門檻比較低,更具有選擇性。

2、低市淨率。市淨率體現出市場對於公司資產質量的評價,所以對於散戶而言,低市淨率也意味著低下跌空間,風險相對較小。

3、超跌效應大。所謂的超跌效應其實就是恐慌性拋盤,濟源縣你覺得很有信心的、漲勢很好的股票突然開始下跌,你就會恐慌的賣出。但是根據調查發現,股指反彈的過程中,超跌個股的爆發力非常強,從這個角度來看,低價股還是很吸引散戶的。

4、填權效應強。股價在除權之後會成為低價股,所謂的填權就是在除權價格的基礎上往上漲來填補差價。比如50塊的股票一送一,變成25,人們看多,就會長成30。這樣的上漲空間是吸引散戶的原因。

5、復甦空間大。就低價股而言,只是目前的形式可能不太好,但一旦行業出現轉折,它的上身空間就會非常大。散戶不像大戶瞄準時機、精細推算,他們可供選擇的機會較多,憑感覺買入。

最後再談一談個人因素

人們都有一種固有觀念,認為“低買高賣”,而且A股市場上每隔一定的週期確實有炒“低價股”的概念現象浪潮,這加深了散戶對低價股的喜愛。


華爾街見聞

這裡所說的“低價股”,就從價格的角度進行考慮。比如,中國銀行4月26日的收盤價為3.79元,稱之為“低價股”。喜歡買低價股,主要投資心理有關。

1、相同的錢,對於低價股來說可以買更多的股份。比如,現在有10萬元的資金進入股市,只買入10元一股的股票,可以持有1萬股,但大多數投資者可能選擇買入7000股,另外留下來3萬元資金進行波段操作。那麼,如果只買入100元一股的股票,只能買1000股,按著七三開的持股計劃,持有700股,另外機動3萬元。在現實操作中,如果100元的股票走低至90元、80元,往往手中留有的資金很難做出抉擇,但低價股不同,因為潛意識裡已經存在“下跌空間有限”這樣的判斷,當股價跌到9元、8元的時候,會選擇補倉,而且越跌越買,鍛鍊自己的操作技巧。

2、相同的錢,可以配置更多的低價股。雖然有10萬元,但很多人不會買一隻股票,總是持有多隻,那麼,低價股給予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能夠攤薄風險。假如是100元的股票,買了500股,就耗費5萬元,餘下5萬元怕是也不敢買其他高價股,反而選擇配置低價股,乃至不配置,留有激動資金。

3、低價股是打新的好夥伴。由於目前打新政策是按市值進行的,你有多少上海、深圳的股票才能匹配相應的打新機會。那麼,這個時候,更多偏好打新的投資者也會配置低價股,乃至銀行股。雖然市值相同,都是10萬元,但具有低價、低估值優勢的一些個股在心理上至少存在下行空間有限的想法


財經無忌

所謂散戶,主要是指那些資金實力比較小的投資者,他們在股市中操作的資金一般也就幾萬元甚至更低,多數屬於普通工薪階層。這些人對股市沒有太多的系統性研究,炒股大多靠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來操作,遵循的是自己內心最舒適的路徑。一般散戶愛買“低價股”的原因如下:

1、便宜。本質上所有人都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股票也不例外。理論上應該要買公司基本面好(質量好)且股票價值又遠被低估(便宜)的成長股。但股票因為其牽涉到對應公司經營的複雜性,一般人不經過深入研究對其質量好壞很難判定,這就造成大多數人只片面關注其中一面,即價格便宜。

2、錢少。人人希望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散戶因為手上資金有限,想要擁有某隻股票的更多份額或配置不同的股票的話,只能壓低單股價格。例如,某人有10000元,如果買100元一股的股票只能買100股,而買10元一股的股票可以買1000股。如果都兩隻股票都各漲1元的話,買前者只能賺100元,買後者就能賺1000元。

3、恐高。認為股價高的股票下跌的空間太大,股價低的股票下跌空間不大。對下跌的恐懼使股民傾向於購買價格偏低的股票。

這些看起來樸素的想法實際並不科學,因為股票能夠賺錢的根本原因在於該企業經營的好壞,是否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間,以及價值是否被市場上低估。而不是看其絕對價格的高低。


孫建波

散戶喜歡買低價股,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對它未來漲幅的預期。比如:一個股票100元一股,漲到200一股,其實只是翻了一倍,在很多散戶眼裡,這已經很不容易了,甚至覺得不可能,但對於一個1元的股票漲到2元,他卻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甚至覺得概率很高。這就是“價格誘惑”或者是“價格陷阱”。就好像在2016年初,貴州茅臺股價是300元一股,很多人說太貴了,買不起,現在700多元一股,回過頭再看看,茅臺股價貴嗎?



還有一個心裡原因就是“維高情緒”。A股一直是牛短熊長,對於高價股,散戶普遍具有“畏懼心裡”,這個畏懼心理不僅僅是出於它貴,更多是怕買入後,出現的大幅回調。例如中石油的48元之殤,很多人認為這輩子也看不到了。高價股好好在上,漲得高、跌得狠的思維深深紮根散戶心中,而對於低價股,散戶認為就算是跌,也跌不到哪裡去,畢竟是上市公司,這點價值還是有的。總體來說:如果說喜歡買高價股,是散戶不知道買賣股票不是依據價格,那你就是太小看散戶了,雖然是散戶,基本的規則和知識還是有的,之所以這麼選擇,更多是心裡原因,也折射出A股的成熟任重道遠,價值投資之路還長,如果所有的高價股都“物有所值”,相信這個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小散李大鵬

這個問題有兩個因素有關:

第一,散戶的資金和心理的因素 。在資本市場上,以券商為例,對客戶資產區分為50萬以下的為散戶,50-100萬的為中戶,100萬以上的為大戶,但是參考每年中登公司數據中,A股絕大部分的投資者投資金額在5萬元以下,是標準的散戶,也因為資金的比較少,又往往要分散投資數只股票,國人的心理效應,買諸如貴州茅臺等高價股,現價買最低的100股就得7萬多,是買不起,也不願意只買100股,而買低價股就能買更多股,看起來自我感覺更好。

第二,A股市場上每隔一定的週期確實有炒“低價股”的概念現象浪潮,這種現象的浪潮又加深了散戶對低價股的喜愛,認為低價股有成長成為高價股的大黑馬潛力。這個浪潮也和低價股即使中期被炒高1-2倍,也有大把的散戶願意追漲提供給炒作的大資金出貨機會,進而讓大資金敢於掀起對低價股的炒作有關。

實際上,高價股也好,低價股也罷,除了短線靠沾光某熱點概念飛一會外,中長線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質地”(成長性的基本面+良好的題材),這方面的價值投資在這兩年證監會的力挺下得到了市場主流資金的進一步追捧。散戶投資者在投資股票的時候不應該只看低價和圖多買幾手的數量值,還要結合“質地”考慮,不排除低價股有成長為高價股的潛力,但一些夕陽行業、基本面持續走差又無重組預期的低價股其實並無太大的意義,同時高價股也存在通過高送轉變成相對低價的潛力。


風生焱起

愛買低價股,更多的是從心裡層面去說的,也有少部分的其他因素。


一方面,低價股確實便宜,符合普通人購買傾向。就如同大家買東西一樣,價格決定了大多數人購買習慣。股票也相當於物品,傾向於價格低的。

另一方面,高價確實買不起,心裡沒譜。很多高價股,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幾百元,其一手都要好幾萬,普通散戶根本買不了幾手。碰著資金量少的,茅臺還真買不起。

此外,恐高心裡。散戶總認為高價股位置也比較高,上漲空間不敢期待,輕易我不敢觸碰。但其實,高價股很多都是機構參與,往往控盤度不錯,股價當然有被推升的大概率。



其實,高股價並不代表過高漲幅,也不代表高風險,只是很多普通投資者的恐高心裡。而實際上,很多高價股安全性要比低價股強,而且由於散戶較少,機構對其控制性稍強。


郭一鳴

2015年我們剛剛經歷了一場牛市,如果當時你在其中,那下面一些名字你肯定不會忘記:中國中車,暴風科技,特力A,易尚展示,協鑫集成……

中國中車,上車起步價5.32,最高下車價38.99,用時5個月。當時有多少人感慨:恨不上中車,留作今日羞。



特力A,上車起步價10.45,最高下車價108.00,用時11個月。特力啊,特力,真是特別給力,羨煞多少拍腿君?



協鑫集成,一個跌到0.64元的垃圾股,很多人頓悟到打死不碰低價股,當它停牌的時候,很多人是麻木的,一年後當它以1500%漲幅出現在世人眼前時,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人之所畏,我亦畏之。低價股不是非黑即白。

散戶選擇低價股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上升潛力大;第二,下跌空間小;第三,價格便宜,持股數多,操作空間大。

這幾點我都不認為是理解誤區,都是從個人資金考慮出發的,沒毛病。但操作低價股盈利不高也是事實,為什麼呢?因為散戶是炒不起來的,股價低,門檻就低,門檻低人就多,人多了你還不捨得賣,機構、遊資操作起來就比較費力,相比他們更喜歡有門檻的股票,就是所謂的高價股。

個人認為不能談到低價股就覺得是垃圾,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牛市的時候努力炒,平時選擇炒,想短期獲利就找些門檻相對高的。


徐徐成翔

這應該就是散戶的心裡,因為覺得便宜。這是很多剛開始做股票的人的心裡。

“貪便宜”。就好比兩家遊戲廳,一家是100元買10個遊戲幣;另一家是100元買15個遊戲幣。在玩家看來,都是玩遊戲,一樣的體驗,花同樣多的錢,在第二家遊戲廳可以買到更多的遊戲幣,是很划算的。

  “恐高症”

  其二,“恐高症”。買“低價股”是出於對“高價股”的恐懼。“高處不勝寒”這是一般人都有的心理,可以說是一種對危險感知的本能。站在高處看腳下,總是有那麼幾分不踏實的感覺。

各位股民要知道,股票多少的價格都是由它的業績支撐的。

探索與發現的故事

買低價股沒什麼不好,只要個股業績不差,價格低才是黃金,買進後虧的少也就等的起,總比買入高價股之後連續閃崩來的強。

做股票,安全是第一要素,接著才是控制風險,如果一隻股票價格超過估值了,再怎麼漲都是有風險的,你買進後再來控制風險,這種理念本身就是存在錯誤。低價股迴歸估值後買入總會漲起來,只是時間問題。

很多股民喜歡追漲,一隻股票破新高之後持續上漲,這時候追進去就是埋地雷,如果在相對低點追漲也是無可厚非,但是不止損高價股往往容易深套,要解套更難了。


比如一隻股票從3元漲到30元,這時候調整到20元,很多人買入,因為認為會繼續破30元,但也可能再跌回3元,如果跌回3元,漲回到20元將需要雙倍的漲幅。

如果你在3元買入績優股,再給它跌到2元吧,和20與30元買入的股民相比,反而風險低後期空間巨大,這種投資不是更佔據優勢。

所以散戶要是沒有控制風險的意識,建議寧願去買低價股,熊市個股都普跌,跌出價值來,業績好的股票,概念不差比比皆是,總比買入高價股套牢後幾年都不回本要好的多。

而做短線的可以考慮中高股,畢竟短線技術要求高,能做短線就控制風險進出,對於中長投資的股民,低價股是最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