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攜手破解外賣餐盒難題 專家:相關主體都應承擔環境保護責任

“您好,您的外賣到了,請下樓取餐。”每到用餐時間,總能看到外賣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把一袋袋餐盒交到訂餐人手上。外賣服務給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大量的外賣餐盒也給我們的環境帶來影響。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統計,我國外賣行業僅一年就消耗數億個餐盒,而這些製成餐盒的塑料使用過後降解至少需要幾百年。

小餐盒既汙染環境,安全性也較難監管

陳子薇是在北京市朝陽區CBD萬達廣場上班的白領,由於公司沒有食堂,每天的午飯基本靠外賣。“每次點完外賣,我都有種歉疚感。現在提倡綠色生活、建設美麗中國,但垃圾桶裡那一大堆餐盒,既不綠色也不美麗。”

筆者在淘寶上搜索“餐盒”,發現十塊錢就能買五六十個帶蓋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如果買得足夠多,還會有折扣,不少賣家都是月銷四五萬單。一些賣家在商品詳情欄標註了生產許可證號,但這些信息由淘寶百科網頁提供,如需進一步核實,則要登錄有關部門的官網查詢。

除了對環境的影響,外賣餐盒的安全性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陳子薇說:“每次點了很燙的粥或者湯,摸到那層薄薄的塑料餐盒,我都怕對健康有影響。”

專家表示,儘管《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但由於缺乏統一、強有力的行業標準,且監管不到位,一些劣質餐盒依然在市場上流通,高溫環境下會滲出毒性物質,長期使用可能影響人體健康。

筆者詢問外賣平臺是否瞭解對於餐盒的環保規定,一家外賣平臺的在線客服表示,平臺要求商家提供的外賣餐盒對人體無害,但對餐盒的質量標準和環境影響沒有具體規定。另一家外賣平臺的客服則說,餐盒由商家提供,平臺無法提出具體要求,也無法對商家實行有效監督。

相關主體都應承擔環境保護責任

在外賣餐盒的數量以數億來計的今天,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專家認為,外賣餐盒從生產到流通,涉及環節很多,對於餐盒的環保、安全問題,應多方推動,共同解決。

首先應加強對互聯網外賣餐盒的監管工作。就在本月,全國首個外賣餐盒團體標準在上海正式實施,這一規定要求外賣行業採用生產技術較為成熟的淋膜紙碗取代塑料送餐盒。據估算,如果該規定得到嚴格執行,可減少75%以上的塑料垃圾。但當地媒體實地探訪發現,真正執行該規定的商戶並不多。一方面是由於受成本制約,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該標準並非強制實施,缺乏有效的配套約束機制。溫宗國表示,要讓好標準落地生根,就要建立系統化、有針對性的監管辦法。外賣行業所有相關主體都應承擔環境責任,標準化生產的責任由廠商落實;相關部門對生產和輸出環節進行檢驗;外賣平臺根據用戶訂餐偏好進行引導,提倡節約;餐飲企業加強環保意識,選擇綠色無害的餐具,避免過度包裝;消費者也應在選擇外賣商家時注重餐盒質量。

其次,應進一步完善相關的行業標準、規定等。溫宗國建議,對於餐盒的材料、規格、質量等前端生產標準要進行統一規定,並制定後端處理規範。

此外,這一問題的解決還有賴於科技進步。不少餐館營業者表示,他們願意選擇更環保的外賣容器,但希望價格更“親民”。“研發優質低價的新材料,是破解外賣餐盒環境難題的關鍵。”溫宗國表示,現階段,光、生物雙降解塑料就是一種選擇,我國正在進行相關技術與產品的研發。

行業聯盟的作用也不可缺少。2017年6月,美團外賣、中國烹飪協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曾與多家餐飲外賣品牌共同發起《綠色外賣行業公約(綠色十條)》,其中就有“推動使用綠色餐具”的相關內容。“在政府規範的基礎上,行業聯盟可以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辦法,加強外賣廢棄物的管理,建立可持續的回收體系。”溫宗國表示。(趙貝佳 王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