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昌吉回族自治州在全疆率先成立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建立了政务服务、电子监察和公共资源交易三大平台。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一张网一扇门群众办事不发愁

4月12日,在宽敞明亮的昌吉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内,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据介绍,州直37个部门117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大厅实现网上办理,并通过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务大厅审批行为进行全程实时监察,压减办理时限50%以上,累计受理办件近16万件,办结率达99.98%。县市90%以上的应进部门和事项进驻政务中心,基本形成“一站式办理”的工作格局。

昌吉州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按照“服务利企便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打开昌吉州政务服务平台,部门权责清单和便民快捷服务事项一目了然。政府服务中,包括生育服务、身份证办理、住房公积金、保障性住房、老人福利、企业变更等,办理流程、办理材料、办公时间地点清清楚楚。昌吉州累计投入2100多万元,先后将州农业、畜牧、教育、协同办公、绩效管理、行政审批等57个政府应用类平台迁移整合至政府政务云上,逐步推进在线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在全疆率先建设基于政府门户网站的注册平台、共享平台、交换平台、数据标准系统、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迁移、并转、整合和集约化建设,逐步实现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昌古州建成行政审批服务平台,2017年完成了个人、企业网上用户电子账户认证、注册登录、网上在线行政审批运行等,今年重点推进婚姻、生育、户籍、水电、燃气等各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面向公众服务的各类便民事项网上办理。

昌吉州做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矿业权转让等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形成了线上全公开、“一个系统”管交易。累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6000余项,其中今年完成1818项、交易金额达到135亿元。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全州7县市政府网站和州政府网站实现了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有效提高了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释放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昌吉州按照程序规范、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编制运行流程图和服务指南,开通教育领域行政审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教育资助与求助服务事项,重点公布学校概况、学区划分、招生条件入学指南、收费标准、学生资助政策、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等内容,为群众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信息。

昌吉州持续推进自治州科技项目计划体系改革,深化科技交流协同创新,组建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备案创新型企业3044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6家,目前昌吉州新型创新载体总量达到23家。昌吉市顺利完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昌吉州制定自治州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等三项改革实施意见;降低市场门槛,放宽主体准入,在受理文化市场主体审批业务时,简化申办材料;推进全国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目前昌吉州的存量数据激活率已达100%,通过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压缩了办理时限,将法定20个工作日内的审批时限统一压缩到15个工作日。

昌吉州推进信用昌吉建设,在昌吉州政府网开设信用昌吉频道,设有信用服务、信用查询、信用互动、企业红黑榜、双公示等栏目,对守信企业、失信企业行政处罚事项等在网上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昌吉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抓总体布局,促简政放权循章推进;抓减权放权,促政府权力精简“瘦身”;抓清单建设,促权力事项规范运行;抓协同联动,促投资审批提速增效;抓事中事后监管,促长效机制建立;抓督导检查,促审改工作规范发展,释放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努力做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把昌吉州打造成为全疆“行政审批最简、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市场活力最强”的地州之一。(刘茜)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