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再見,梅西;再見,阿根廷

肖良志:再見,梅西;再見,阿根廷

3比4!比賽跌宕起伏,場面激情四射。不忍離別,但車已到站,再見,梅西;再見,阿根廷。這支經驗豐富的阿根廷隊,終究沒有發現一名潛力無限的新人,連馬斯切拉諾、伊瓜因、迪瑪利亞等老將,也只能背影蕭索地走了。

不是我們對梅西期望太高,而是對阿根廷有了不切實際的要求:梅西能夠觸摸到3.05米高的籃筐,阿根廷不行,他們也許只能觸摸到2.5米,非要讓阿根廷也像梅西一樣觸摸到3.05米,實為強人所難。洗洗睡吧,多想想巴薩體系中的那個梅西。

年輕的法國隊,正在抓緊度過新車的磨合期。當他們4比3淘汰掉阿根廷之後,接下來的動力,會更加澎湃。那個叫姆巴佩的小子,體現出了與他年齡不一樣的冷靜與殺氣,的確前途無量。

肖良志:再見,梅西;再見,阿根廷

本場比賽,阿根廷隊的控球率達到了60%,法國隊只有40%,控球率更低但是攻防質量更高的法國隊笑到了最後,再次驗證了控球率並非比賽決定因素的說法。阿根廷隊的傳球有513次,法國隊只有343次,只不過阿根廷在中後場過多的傳接,無法轉化成高質量的進攻。這是足球比賽限制與反制的結果,也是足球比賽的特點。

梅西在這場比賽中比以往更加積極一些,給阿圭羅的那一記精準的助攻,彰顯了大牌球星的功力與實力。還是那句話,僅僅憑藉梅西一個人,不可能帶動整個阿根廷隊。梅西的光芒,偶爾綻放一下,比如說小組賽最後一戰對陣尼日利亞。大多時候,他處於對手的圍剿之中找不到突圍脫困的有效辦法,阿根廷的火力減半,結果可想而知。

如果梅西能夠左衝右突,前後呼應,用自己的激情和速度帶動阿根廷隊的活力與節奏,我想,這支阿根廷會走得更遠。遺憾的是,平均每場比賽跑動在7000多米的梅西,僅僅靠低頭沉思或者滿臉無奈的表情,無法成為阿根廷這列高鐵的火車頭。

他的短板,就是阿根廷最大的短板。

有人說,桑保利的戰術運用錯誤,才讓阿根廷輸給了法國隊。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以阿根廷現在這些球員的配置,不管是打兩個邊路,還是堅持中路和邊路結合,或者其他更為複雜立體的戰術組合,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這支高齡的阿根廷隊,體能和速度成為他們的瓶頸,應付快節奏高強度的比賽,的確有些勉為其難。正是因為節奏慢,不可能有太好的邊路傳中機會(阿根廷全場21次傳中,只有2次成功;法國隊全場只有6次傳中,成功2次);即使有了傳中,也找不到能夠搶點的支點。至於中路,法國隊的防守體系很是立體化,出腳和圍搶速度快,阿根廷幾無機會。

所以,阿根廷的問題,不是技術和戰術問題,一支夕陽西下的球隊,讓這支隊伍實力不濟。

當阿根廷隊的隊友與巴薩的隊友產生巨大差距的時候,梅西也不會是巴薩陣營中的梅西。在巴薩,梅西不用幹髒活累活,他的防守能力幾乎為零,他只負責進攻就足夠了。在阿根廷不行,他不幹髒活累活,等於阿根廷少打0.5個人。所以,最好的梅西是巴薩體系的那個梅西,不無道理。

德尚開始的時候,將法國隊放到了弱者的位置,裝出一副找抽的樣子,麻痺了阿根廷,讓對手覺得自己很強大,陶醉在控球率的數據裡。德尚想得很明白,只要穩固住防守,中前場球員的能力和速度,是阿根廷那幫老弱病殘防不住的。事實果然如此,阿根廷對法國隊的鐵桶陣毫無辦法,對姆巴佩等閃電一樣的反擊很是無奈。

肖良志:再見,梅西;再見,阿根廷

德尚不是怕阿根廷的反擊,他知道梅西領銜的阿根廷沒有什麼速度優勢,他唯一害怕的是自己這支青年軍都很青澀,如果貿然狂攻,會跌入阿根廷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油條們挖的一道道陷阱。所以,德尚選擇了一個看上去不可思議但絕對合適的戰術,先打消耗戰,然後用速度撕裂阿根廷的防線。博格巴勝似閒庭信步的傳球線路很是詭異,馬圖伊迪的勇猛頑強讓阿根廷很是不爽,專職於打劫的坎特無處不在,遊弋在在最前方的吉魯一直在佯攻,有了機會就由姆巴佩直搗黃龍。

很簡單,也很奏效。阿根廷不是不知道法國隊這樣的戰術,但就是防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