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才是檢驗人性最真實的地方,看完扎心了!

文/麥大人

01

這個時代,娛樂圈的事紛紛擾擾,時常刷新我們對人性的認知,長期霸佔各大媒體的頭條。

醫院,才是檢驗人性最真實的地方,看完扎心了!

深以為然。

02

凌晨2點,伴隨著120急救車的呼嘯聲,醫護人員去急救一位急性胸痛的患者。急救車到達時,這位62歲的老者,已無了心跳與呼吸。

醫護人員立即實施搶救,胸外心臟按壓,升壓藥……急救車上,醫護人員輪流按壓,從未放棄過搶救。終於,心電圖恢復,血壓回升,有了生命跡象。

隨後趕來的家屬,老伴與兒子兒媳,對於醫護人員奮力挽回這條鮮活的生命,卻滿臉不高興,質疑著各種項目的收費問題。

醫院,才是檢驗人性最真實的地方,看完扎心了!

後來才知道,這位老者已臥床5年,他成為家人的累贅。家人的內心訴求,是老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不再給他們造成負擔。

不禁對這份淡漠的親情感到心寒。人性,黑暗到極致到底會何等可怕?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個社會中,醫患矛盾正逐漸激化,患者交錢,醫生看病,這似乎成為一份天經地義的“交易”。

若連家人的生命都能如此漠視,那麼,又怎能指望他們對於醫護們救死扶傷的付出,表現出理解與尊重呢?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從未停止更替。然而,人心、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卻也變了味道……

就像明知治不好,是選擇傾盡所有醫治還是等死一樣,每個人都會兩難。

其實,這無關金錢,只關人性。好與壞,善與惡,只在那一念之間。

03

有人說,男的生病一般拖家帶口的照顧,女的生病一般都偷偷自己來。其實,大部分的爸爸還是很幸福。

每天天不亮,若怡就下地幹活,然後回家做飯,照顧丈夫起居。晚上所有人都進入夢鄉,她還在忙活著,就像一個連軸轉的陀螺,日夜不停操勞。

生活很艱辛,但她心裡卻是明亮的,因為丈夫現在生活可以慢慢自理了。

2年前,若怡48歲的丈夫下班回家途中,騎摩托車摔倒在溝渠裡,不省人事。

醫院,才是檢驗人性最真實的地方,看完扎心了!

已經用人工呼吸機維持了10天,仍然沒有好轉跡象,花了十幾萬,積蓄也所剩無幾。親朋好友都建議放棄了,三個閨女還小,一個打工,兩個還在上學,到時候人財兩空咋辦呀?

但心裡一個強烈信念支撐著她:“我從小沒有父親,這種滋味我知道,我不想我的孩子也沒有父親,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不會放棄的!”

寧願花光所有錢,也要去換一個幾率很小的痊癒。

生命有時真的無比脆弱,有時又很堅強。

兩年後的今天來複查,一切情況良好。若怡的生活是忙碌的,丈夫仍然需要照顧,但她是幸福的,因為家是完整的!

醫院,才是檢驗人性最真實的地方,看完扎心了!

孩子們在一天天的長大,二女兒今年護理大專畢業,進入醫療行業,在父親身上意識到這份職業的厚重!

若怡欣慰地說,好在我沒有放棄,為了孩子有個父親,多一份堅持,就多一分希望。

塵世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我們總是在絕望中不斷尋找希望。不管經歷怎樣的苦痛,都要告誡自己,一切都只是暫時的,風雨之後會有彩虹…

心若向陽,無畏悲傷。

04

一個醫生朋友講述兩個有關病患孩子的故事,家長的反饋卻是截然相反。

急診醫生接手一個5歲孩子,連著2周39度高熱,情況很危急。醫生再三催促,家屬始終不表態。

2小時的搶救仍然無法挽回孩子,家屬砸了急診室,抱著遺體在大門口哭嚎,要求賠償200萬!

如今,脆弱的醫患關係愈演愈烈,少不了上面這種家屬的火上澆油。

一個世紀以前,特魯多銘刻在墓碑上的墓誌銘,如今成為了廣大醫學生的第一課: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醫院,才是檢驗人性最真實的地方,看完扎心了!

腦瘤手術後,一名昏迷不醒的患兒住進了搶救室。

父母每天守著一動不動的孩子,輪流唱兒歌、講故事,說累了就用兒歌故事機播放,盼著最後孩子能夠醒來。

可惜,這世上的奇蹟太少了……

父母在小天使最後離開世界時,捐出了他的角膜、心臟、肝臟、腎臟,希望能幫到5個在世的可憐寶寶。

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是高尚還是卑微,那裡的無影燈都能將你的心照透。好的,壞的,隱藏起來的,流露出來的,什麼都藏不住。

05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或死,我們無權抉擇,而面對生死的態度,我們則有權決定。

醫院,才是檢驗人性最真實的地方,看完扎心了!

正如那句著名的哈佛校訓: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厭惡的現在,是未來的你回不去的曾經。

好好珍惜身邊人,感恩你還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肆意地大聲笑、痛快哭,吃喜歡的食物,去喜歡的地方,陪伴一個值得愛的人……

因為人生裡,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