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规则没吃透,小心会被退档!

填报志愿规则没吃透,小心会被退档!

一、志愿填报应该做哪些准备?

1.搜集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了解院校招生章程;

2.查询有关院校、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

3.了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学校、专业、人数;

4.了解自己平时成绩、模拟成绩在全省、市的位次;

5.了解本人体检结果,避开限报的学校、专业。

二、如何避免被退档?

据了解,高校退档的主要理由无非以下几种: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低、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为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2.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3.严格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4.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三、如何减少志愿填报的撞车现象?

1.考生应根据自己高考成绩(或平时成绩、模拟成绩)的位次,对照往年各学校专业录取分数情况、位次情况;

2.注意填报时留有余地;注意体检结果,避开限报专业;

3.特别注意有的学校招生“大小年”现象,详细分析近年录取资料;

4.注意预报志愿后,考区、中学反馈的信息,如果出现扎堆现象,需要调整所报志愿。

四、如何避免高分低录?

要想避免高分低录甚至是落榜现象的发生,应坚持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2.所填志愿拉开档次;

3.冷门与热门学校专业相结合;

4.省内与省外院校相结合;

5.避开体检结果所限学校、专业;

6.各批次学校志愿、专业志愿填满,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五,同意调剂专业是什么含义?是否会被调到该校未在本省投放计划的专业?

由于考生填报专业志愿不均衡,专业录取生源冷热不均,有的专业出现计划空额,有的专业考生爆满。高校为完成国家招生计划,需要将志愿专业落选的考生调拨到招生不满的专业。所以填报志愿时设计了“服从专业调剂”栏,由考生选择。

当所报专业(从第一个专业到最后一个专业)都无法录取时,考虑考生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服从专业调剂”,意味着该院校在本省该批招生的任何专业都可被录取,但不会被调到该校未在本省投放计划的专业。此时,如果还有专业可以调剂,则调剂到该专业录取,如果所有专业都已录满,则退档。如果不服从调剂的话,当所报专业都无法录取时,直接退档。

六、什么是学校分数差级?什么是专业分数差级?

学校志愿分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

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58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00分。

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而且规定了志愿级差的院校,省招办按投档比例投完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再按院校提出的志愿级差将第二志愿且分数在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录取。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批次,不存在学校分数级差。

部分高校在分配专业时规定了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考生时的分数差额。

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3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3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

没有规定专业级差的学校,在分配专业时,有的采取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即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有的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分数高的考生。

七、征集志愿填报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征集(征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征集志愿填报须注意以下五点: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

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

4.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5.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八、什么叫“只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是指学校某一专业只招收填报本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招收未填该专业志愿的。即使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也不会被调剂到这些专业。

相对顺序志愿填报方式而言,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但平行志愿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

九、平行志愿是怎么回事?

所谓平行志愿,即指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投档,考生在同一位置所选的A、B、C、D等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即改以往的“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填报志愿规则没吃透,小心会被退档!

十、平行志愿有哪些风险?

其一,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招生计划为100人,提档比例为102%,则被提档的102名考生中,肯定有2人面临退档风险,分数越接近投档线的考生风险越大。(假设学校不增加计划)有的省试行平行志愿100%的投档,还有一些高校承诺提档不退档,这些做法都降低了考生被退档的风险。

其二,由于考生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高考成绩未能达到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高校的投档线,根本不会被投档,录取与否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考生虽然达到了学校的投档分,却没有达到所报的专业分,而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将会被退档。

其四,各平行志愿高校间没有梯度,投档成功率会下降。

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投档后被退档的理由,主要是高考总分低、专业不服从调剂、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体检不合格等。退档后,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