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后宫妃子都爱穿高高的花盆鞋,虽然走路不便,但据说能“遮丑”

我们平日里看到的清宫剧时,总是会被里面人物的服饰所吸引,这些都是满族特有的特色,尤其是在衣服和头饰,和平时细节中,皇太极在盛京称帝以及之后福临入关,入主紫禁城,他们虽然都注重学习汉人的文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同样注重保存和发扬自己民族的特色。下面我们着重来说一下满族女子,尤其是后宫嫔妃的花盆鞋。


清后宫妃子都爱穿高高的花盆鞋,虽然走路不便,但据说能“遮丑”

古代的男人对女人的小脚尤其偏爱,那些小脚男人们甚至将它称为三寸金莲。而这种以小脚为美的癖好来自于那位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也是著名的诗人李煜。据说当时他后宫中有一位嫔妃,为了得到他的宠幸,而将脚用棉布给缠了起来,缠成了一种很小的就像弯月的形状。谁知李煜居然十分喜爱这种小脚,而他后宫中的妃子为了能博得他的喜爱。


清后宫妃子都爱穿高高的花盆鞋,虽然走路不便,但据说能“遮丑”

也纷纷效仿这个女子,后来渐渐的就演变成了一种风气。在明朝的时候裹脚达到了顶峰,就在这全国上下皆以小脚为美的时候,满族女子刚入关却不这样做。大家都知道满族尊贵的女性都喜爱穿高高的花盆鞋。这种鞋子有着厚厚的鞋底,最高的甚至有20多厘米,采用的材质是布料,镶嵌在鞋的中间位置。关于满洲妇女的高底鞋得来历,归纳一下有几种说法:


清后宫妃子都爱穿高高的花盆鞋,虽然走路不便,但据说能“遮丑”

其一是利于渡过水塘。

相传,罗甘珠的父王被他人害死,他们的城池阿克敦城也被敌人夺走。后来罗甘珠为自己父亲报仇,打到了阿克敦城,可是这时候阿克敦城前面已经被开凿了护城河。由于鞋中进水十分影响运动,所以就发明了这个高低鞋,这也就是花盆鞋的最早的使用,也是花盆鞋巅峰来历。


清后宫妃子都爱穿高高的花盆鞋,虽然走路不便,但据说能“遮丑”

其二是防止打湿裤脚。

大家都知道,满清在未统治中国以前,女性和男性一样,是需要在外工作的。其中上山劳做是必不可少,上山劳作的一项工作就是采蘑菇。由于露水会经常打湿裤脚,所以穿上花盆鞋后,有利于防止裤脚被打湿。


清后宫妃子都爱穿高高的花盆鞋,虽然走路不便,但据说能“遮丑”

其三是为了遮丑

满洲女子从来不裹脚,都是大脚。可是,入主中原以后,满洲女子看到汉人女子都裹脚,讲究三寸金莲,认为脚大是很丑的事情。到清代中晚期,有些满洲女子甚至学汉女裹小脚,朝廷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满洲女子为了遮住脚大的缺点,便穿上了高底鞋,大脚便被遮住了。


清后宫妃子都爱穿高高的花盆鞋,虽然走路不便,但据说能“遮丑”

不管以上的几种说法是否合理,但是这种花盆鞋是真的在满洲女子中比较受欢迎。我想不仅是遮丑等以上原因,更重要的是穿上花盆鞋后,女子的身材比例会更加协调,更加美观的原因吧!不然那么高的鞋,怎么会流行那么久呢?实际上,清宫中的女子们,平时不会总穿高底鞋,不管是花盆鞋还是元宝鞋,穿上去都不如布底鞋舒服。所以,她们更多的时候,尤其是非正式场合,还会穿普通的布底鞋,只有在公开场合需要穿用的时候,才会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