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品牌 共同締造——中國品牌日·住建品牌論壇側記

中國建設報

美好品牌 共同締造——中國品牌日·住建品牌論壇側記

美好品牌 共同締造——中國品牌日·住建品牌論壇側記

美好品牌 共同締造——中國品牌日·住建品牌論壇側記

新時代呼喚好品牌,責任讓品牌更有力量。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大趨勢、大背景下,住建領域如何詮釋中國品牌的“中國力量”?在第二個“中國品牌日”之際,為落實質量強國戰略、打造中國住建品牌,中國建設報人走進中國惟一的科技城——四川綿陽,聯合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首開集團舉辦了“中國品牌日·住建品牌論壇”,依託“政企研學媒”共享創新平臺,動員各方力量,講好新時代中國責任地產品牌故事,共同締造美好生活。論壇得到了綿陽市委宣傳部、住房城鄉建設局、仙海水利風景區黨工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

品牌塑造呼喚人文關懷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師曾志認為,責任、品牌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來。“責任”背後一定是人的擔當和奉獻。打造強品牌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專業能力。奉獻和專業的背後源於一種人文關懷,使得品牌有了可持續性。

師曾志接受《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採訪時表示,在住建領域,建築本身就是一種媒介,它擁有很多寓意,連接著過去與現在、宗教思想與人文景觀等情愫。建築不是簡單地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而是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精神需要的一部分。建築承載了人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連接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外,建築不僅是一種住所文化,還是身份認同的文化。從這個角度出發,房地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品牌可以涉及的領域就更加廣泛。

愛德基金會副秘書長凌春香提出,品牌在虛實之間,虛是指精神文化的內涵,實是指具體機構的行為。品牌形象是可以具象化的,要通過實際行動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於企業來說,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慈善項目,共同打造有溫度的責任企業與品牌企業。

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品牌

當前,城鎮化快速推進,城市文化的失落和城市特色的趨同成為我國城市發展不可迴避的問題,這也是塑造城市品牌面臨的一個難題。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規劃師、主任研究員劉暢提出,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的無形財富,在城市品牌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挖掘和利用個性化、差異化的城市文化,通過合理規劃、清晰定位、精心提煉、整合傳播等途徑為城市賦能,是城市品牌塑造的關鍵問題。

劉暢建議,塑造城市品牌,首先要建立在對城市特色文化進行深入分析、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講好城市文化故事,激活城市文化活力。其次,需要挖掘新的文化亮點,強化創新意識,通過開展新的文化項目和活動,帶動新的產業發展,才能讓城市品牌具有鮮活持久的吸引力。此外,塑造城市品牌離不開多樣化、多層次的聯動機制。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推動文化與商業的融合,發揮政府、企業、公眾等多元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是推動城市品牌建設的重要因素。

“四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要充分挖掘蜀道文化,結合人民生活和城市發展需求,打造好首開集團在綿陽的優質品牌。”綿陽首開興泰置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怡農認為,品牌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品牌的靈魂,房地產項目品牌應當要融入當地文化。

據介紹,首開集團在綿陽開發了首開·仙海龍灣項目。該項目位於綿陽五大重點規劃開發區之一的仙海風景區東岸。項目自規劃以來,先後獲得了中國文旅地產創新典範、中國高端品質創新典範等諸多榮譽。

“仙海區是蜀道明珠,建設目標是依託仙海湖及其周邊良好的生態資源,打造集‘休閒度假、運動養生、會議會展、生態居住’於一體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仙海水利風景區黨工委書記代宏認為,應該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和符號的轉化,賦能開發項目的發展。以鄉村建設為例,應該積極利用當前農村集體用地政策,在把握嚴格保護耕地、促進社會資本進入農村、激活鄉村活力的前提下,進行田園綜合體規劃和開發,實現鄉村發展可以參與體驗、觀光。

綿陽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調研員李智對此表示認同。“綿陽房地產項目開發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的美好居住產品。在項目打造過程中,要講求品質,符合城市特色,充分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居住需求。”李智表示,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的今天,綿陽依然美麗,未來將會更加美麗。

高質量發展支撐企業品牌建設

“品牌是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追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勢下,品牌成為企業乃至地區和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撐。”首開集團黨委副書記李曉莉認為,當前世界正在進入“中國時間”,首開集團應該為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質量人居環境和美好生活方式作出貢獻,勇擔時代使命責任、彰顯首都國企風範。

李曉莉表示,首開集團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成立的房企,在將近40年裡始終把首都國企的使命和責任牢記心間、扛在肩上,具有打造百年老店的實力、責任與情懷。集團走出北京來到綿陽,依然會秉持責任地產的企業文化,用工匠精神創作建築精品,為綿陽城市復興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為美麗綿陽建設和消費升級提供助力。

近日,首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利群在接受《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專訪時說:“對首開集團而言,高質量發展比過往更重要。經濟效益更高、發展速度更快,只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部分。新時代更重要的是踐行責任,這是企業必須做的事情。完全市場化地計較分釐得失,並非高質量發展,還是過去傳統發展的慣性體現。現在國家倡導高質量發展,作為市場主體,房企要在社會責任、服務美好生活等領域有所作為,要體現高質量豐富內涵和立體維度。”

“品牌意味著生命、責任意味著信任,品牌和信任是對消費者的承諾。在房地產發展大轉型、大分化的當下,房地產企業應該積極打造良好的房產品牌,提升人居環境。綿陽將秉承勇於擔當的時代精神,作好表率,積極打造住建精品。”綿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傑表示,綿陽將積極支持以首開集團為首的旅遊地產企業,打造綿陽旅遊地產的品牌標杆。

“地震造成的傷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房子的性能問題,因此要建安全、抗震性能好的好房子。”作為碧桂園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的負責人,築夢高科建築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軍提出,要為老百姓建又好又便宜的房子。據介紹,SSGF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大幅提升工程品質,整合分級標準化設計、模具空中化裝配、全穿插施工管理、人工智能化應用等技術和管理,形成了“精品質、快速度、高效益”的內生驅動力,正推動建築業的升級發展。

孫軍表示,SSGF工業化建造體系擁有豐富的實踐基礎和成熟的應用體系,在提升建築品質、降低資源使用、縮短工期、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同時更是提升建築業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積極嘗試。

在新發展理念下應以高質量發展支撐起品牌建設。日前,碧桂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朱劍敏在接受《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專訪時表示,“碧桂園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身體力行者,一直推崇‘建老百姓買得起的好房子’,給業主‘一個五星級的家’。碧桂園是一家在市場全面均衡發展的大型房地產公司,我們追求有質量的發展,而不是追求片面規模的增長。”

講好新時代責任地產品牌故事

中國建設報社戰略合作部負責人田子超認為,住建領域進入了一個品牌的時代,在新時代新發展階段,鄉村振興、城市建設和企業發展都需要品牌。

作為本次活動主辦方,中國建設報社通過打造美好生活創新平臺、美好生活卓越品牌矩陣,提供弘揚新時代創造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的文化交流平臺,為中國住建品牌的打造創造條件。

其中,今年,“中國美好生活創新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涵蓋“美好人居、美好城市、美好鄉村”三大主題板塊,共同締造美麗中國。

同時,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和中國品牌日要求,中國建設報社聚合產業鏈優秀企業共同建設“中國美好生活卓越品牌矩陣”,設立“專家智庫”、發起“美好人居”相關國家課題、編制“美好人居”執行標準、發佈“美好人居”白皮書,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美好人居卓越品牌,倡導行業新風,樹立標杆示範。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中南置地、築夢高科、東原地產、中建一局房地產公司、山東魯能等企業紛紛加入“中國美好生活卓越品牌矩陣”,為共同締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品牌,良好的品牌一定能夠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應該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動員各方力量,推動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講好新時代中國責任地產品牌故事。”田子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