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八大誤區」,初學者需要知道!

中國傳統太極拳術,是中國傳統武術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太極拳術以其高超繁雜、奧妙無窮的技擊技術和深奧的哲學內涵名揚天下,歷代不乏高人,但是在如今,在人們對太極拳的認識上卻存在著很多的誤區,為了使廣大的太極拳愛好者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將較為普遍的認識上的誤區綜述如下:

太極拳的“八大誤區”,初學者需要知道!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拳照

第一個誤區:

就是把流行甚廣的“太極操”當作太極拳,致使許多人對太極拳產生了誤會,你看公園裡的許多操練太極操的老年人們,他們能實戰嗎?以此類推:太極拳不能實戰。其實,首先應該區分太極拳和太極操,真正的太極拳存在於各個流派的少數傳人當中,太極拳的技術高超,理論上比較深奧,因此得到真傳的是極少數的傳人。

第二個誤區:

許多人以為太極拳只是盤架子和推手,他們想通過盤架子、推手來達到成為太極拳高手的目的。而有的人傾其一生之精力,悉心專注於此道,結果練到老也是空耗精力。殊不知傳統太極拳的訓練手段多矣!簡單概述,應為:

1、基本功訓練(包括柔韌性訓練);

2、單練(包括盤架子,但盤架子不是死練套路,而應把套路拆開活練);

3、站樁(有太極十三樁);

4、雙練(包括推手,比如定步推手等),雙練,不能拘泥於成套的手法,還須經老師“安手”、“安眼”,講明遠近、高低之尺寸分毫,有“比較”、“爭強”、“問難”的步驟;

5、藉助於訓練器材輔助功法的訓練(含“球”、“尺”、“板”、“袋”的訓練);

6、內功訓練,內功訓練秉承於道家內丹功的系統,功法有“百日築基功”、“九轉還丹功”、 “釣蟾功”等等;

7、太極拳理論的掌握,學習拳理不是簡單地背誦太極拳的經典著作,而是要在實踐中充分揣摩、理解其真實的涵義。以上每一個環節在太極拳練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

太極拳的“八大誤區”,初學者需要知道!

正雷太極書院學員展示陳氏太極拳

第三個誤區:

許多人以為太極拳只能沾著打,因此講“沾”、“粘”、“連”、“隨”的打法,只有在“沾”的狀態下才能夠發揮太極拳的威力,因此有些人稱“太極拳”為“賴拳”,意思是“耍賴皮”的拳,不是真功夫。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實戰當中變化萬千,對手豈能和你黏糊?殊不知傳統太極拳也講“衣不沾衣,手不搭手,你打我,我打你,一招見輸贏”的打法。能沾著打,固然好,可以發揮太極拳的長處,不能沾的時候為什麼還要去沾?難道太極拳的長處就只有沾、粘、連、隨嗎?

第四個誤區:

對“積柔成剛”的錯誤理解,積柔成剛的理論本身是不錯的,問題在於對此的理解不同。有的人積了一輩子柔,也沒有見到“剛”為何物,練了好幾十年柔軟的太極拳,愣是沒有積出剛勁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關鍵是在於“柔”的理解上,那麼,什麼是“柔”?其實柔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軟”,張紹堂先生說過“軟就是懈怠,不是柔,一按就癟,沒有了迴旋的餘地”,真正的柔是富有彈性的,你軟他就硬,你硬他就軟,不是一味的軟。

第五個誤區:

對“松”的錯誤理解,有些人練習太極拳認為“練太極拳就是不使勁,不用力”,一味地求“松”,追求“大松大柔”,但就是不知道松是為了什麼,結果練了一輩子,練成了那種“稀鬆太極拳”,根本就不能夠用於實戰,實在是可悲呀!其實練習太極拳放鬆是正確的,放鬆是為了能使身體的氣血流通,氣血流通了就能達到“力自沉重”的效果,有功夫的太極拳練習者,其手臂就是不用力也非常沉重,就是這個道理,太極拳的原理是有哲學基礎的,有“松”則必然有“緊”,有“柔”則必然有“剛”,正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還有的人讀了幾本太極拳的書,就以為懂得了太極拳的道理,還沒有達到“松”,就開始追求“空”。其結果是練習日久,除了動作熟練些外,身上的功夫“空空如也”。

太極拳的“八大誤區”,初學者需要知道!

第六個誤區:

關於呼吸方式的誤區,有的人以為練習太極拳只要始終保持自然呼吸就可以了,其實大錯特錯矣!殊不知太極拳功夫是分層次的,初練者採取自然呼吸是合理的,但是當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堅持自然呼吸就是錯的,練習太極拳就象學生讀書一樣,怎麼可能總是使用同一級教材呢?初練是採取自然呼吸的,練習日久後,功夫長進了,肺活量大大增加,就要和動作的蓄髮、開合協調起來,蓄時吸氣,發時呼氣,小腹的起伏是逆式的,即吸氣時收縮,呼氣時鼓起,因此稱為“逆腹式呼吸”,隨著功夫的長進及內功修煉的進步,日久後,達到“呼吸通靈”,同時丹田內產生一個“丹球”,這個“丹球”隨著意念和動作轉動的,有人稱為“丹田內轉”。

第七個誤區:

有人說太極拳就是圓弧運動,其實不然,太極拳不是那樣簡單的,太極拳的動作包含了許多小轉折的動作,許多細膩的技術就包含在裡面,人體有許多關節,在太極拳的動作裡,身體的關節部位都要根據需要而轉圈。大圈套著小圈,高度協調,此即所謂“亂環法”,不懂這個,在實戰中就不能夠柔化對方的力,那就把太極拳練成了“太極操”,苦練一生也是枉然。掌握了亂環法就能把對方的力量化解於無形之中。

太極拳的“八大誤區”,初學者需要知道!

第八個誤區:

常聽人言“太極十年不出門”,此言大謬也!太極拳技術複雜不假,然絕非十年不出門,如果能有明師教誨,能保證系統訓練,保證練功時間,而自己又有悟性的話,應該是“三年小成,五年大成”。所謂“太極十年不出門”實乃誤區也!假如有些人跟著某"名師"苦練十年後,身上沒有真功夫的話,那麼"太極十年不出門"就成了最好的藉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