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能否在早期被发现?

根据2012年的数据,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14倍和2.18倍。食管癌发病与遗传家族史、高温饮食、吸烟喝酒、亚硝酸胺盐以及摄入霉变食物等多因素有关。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广东潮汕地区,食管癌高发与功夫茶高温饮用、喜好酸菜等生活习性有关。潮汕人是早期从古代中原地区(今河南)迁徙而来,而河南林县也为高发区,这印证了食管癌的遗传基因因素。

食管癌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吞下比较干燥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也难以下咽,最后水和唾液等液体也不能咽下。这是因为食管里的癌组织越长越大,慢慢把食管堵住以致食物无法通过。

食道癌能否在早期被发现?

食管癌发病位置示意图

食管癌早期临床表现为打嗝,热敏感,胸骨后停滞和异物感、烧灼感,反酸嗳气等。但这些症状为非特异性,很难仅靠这些症状来确定是不是食管癌。比如胃食管反流病也有反酸嗳气、打嗝烧灼感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对食管癌早期诊断最可靠的还是依靠内镜技术。

食道癌能否在早期被发现?

胃镜下的食管癌组织

我国食管癌病理类型主要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在胃内镜下,对食管进行碘染色可以灵敏地诊断早期食管鳞癌。大家读中学时都应该记得一个原理:淀粉遇碘可被染色。食管粘膜鳞状上皮细胞中的糖原(淀粉是多糖)遇碘后呈棕黄色,而癌细胞中糖原含量消失或显著减少(癌细胞消耗糖非常利害),碘染色后不着色或淡染,从而使两者呈现鲜明对比。对不着色或淡染区进行活检病理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食道癌能否在早期被发现?

医生在操作胃镜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