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聲領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童聲領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讓有夢想的孩子

更愛讀、更願聽、更會講、更能寫

童聲領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請你來朗讀 讓世界聆聽~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童聲領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神宗元豐八年(1085),蘇軾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寫了題畫詩,刻畫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早寒剛過,隔著疏落的竹林,兩三枝桃花在搖曳生風,江上幾隻小鴨子在鳧水,相比於人類,它們才是最早知道春天來了、江水變暖了的小生物呢。

童聲領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出了嫩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迴游到江河裡來了。

詩人以其敏銳的觀察和細膩的筆觸,抒發了對生機勃勃的早春的喜悅和禮讚之情。

童聲領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今日“童聲領讀者”

童聲領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蘇瑾

華景小學 一年級

領讀感言

大家好!我是蘇瑾,來自華景小學一年級5班。從小姥姥就教我背古詩,三歲時就能背30多首,但那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現在參加黃埔書院的童聲領讀欄目,聽到老師們對古詩的講解,才知道原來每首詩都是一個長長的故事。今後我要學習更多的古詩詞,長大了參加董卿阿姨主持的中國古詩詞大會!

童聲領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喜閱童行

專注青少年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