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1958年10月,經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批准,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東風航天城”——這個我國第一個綜合性火箭、衛星發射中心,也是目前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在巴丹吉林沙漠邊緣正式組建。從這天起,我國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火箭、衛星、飛船等航天產品從這裡飛向太空。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心又被稱為“東風航天城”,那麼“東風”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建場初期,考慮到通信保密需要,中心用“東風”作為長途通信臺代號。久而久之,“東風”便成了中心的另一張“名片”,中心的科技工作者們也自豪地稱呼自己為“東風人”

天上無飛鳥

地上不長草

風吹石頭跑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艱苦創業,進軍大戈壁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建成後的試驗技術陣地鳥瞰

這是創業者對這裡最形象的描述。創業艱難,在茫茫戈壁灘建設一座城市更是難如登天。但歷代東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硬是在這個年降雨量僅為88毫米,蒸發量卻超過3300毫米的惡劣環境中,建成了一座可以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筆直平坦的主幹道不比北上廣差吧 最重要的是不堵車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一排排小洋樓,是不是分分鐘想搬過去住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使用建設人民大會堂剩餘材料建成的大禮堂圈粉一代代東風人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任務動員誓師大會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加註人員準備進行燃料加註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東風人”就是在這件條件簡陋的指控室指揮衛星飛向太空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長征一號”火箭將“東方紅一號”託舉上天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從這裡升空。《東方紅》樂曲晌徹寰宇,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法國和日本之後,第5個獨立掌握衛星發射技術的國家。正是為了紀念這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2016年開始,我國把4月24日確定為“中國航天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已經鏽跡斑斑的塔架在星空下閃耀著光芒,當年就是他放飛了國人的太空夢想

大漠又東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中心也迎來了創新發展的大好歷史機遇期。1980年5月,我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從中心起飛。1981年9月,“風暴一號”運載火箭從中心拔地而起,一舉將三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1987年8月,中心發射第9顆返回式衛星,併為法國搭載了兩個微重力裝置,我國航天事業從此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我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在東風航天城呼嘯而起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不同於“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鮮為人知的“風暴一號”是中國火箭一箭三星的開創者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第一次對外搭載有效載荷時火箭吊裝與安裝衛星罩時的場景

圓夢酒泉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千年夢想,今朝夢圓。如果說航天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皇冠,那麼載人航天技術就是這頂皇冠上的明珠。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作出啟動載人航天工程的歷史性決定。中心從此站在了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偉大征程上,責無旁貸地扛起了華夏兒女的飛天夢想。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神舟”二字鐫刻在飛船上時的情景,從此,“神舟”二字便成為神州大地飛天夢想的代名詞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俯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升空,並於21日順利返回內蒙古著陸場。

從無人到載人,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自動對接到手動對接,從入駐天宮到太空漫步……幾十年來,英勇的東風人秉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忠誠使命重於一切”的價值理念,以甘願“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奉獻精神,在承載著中華民族光榮與夢想的土地上,打出了一系列“爭氣彈”、“爭氣星”、“爭氣船”,截至今年四月,中心先後執行百餘次發射任務,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多個第一。特別是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成功將11名(14人次)航天員安全送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2003年10月15日凌晨,神舟五號航天員出征儀式現場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2003年10月15日9時,中心使用長征2F型運載火箭將神舟五號送入太空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2016年8月8日,分別發射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飛船的兩枚運載火箭一起進場,這在發射場尚屬首次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2016年10月17日,萬眾矚目之中,神舟十一號船箭組合體垂直轉往發射區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東風航天城是紅色資源的富礦,是航天事業的發源地,60年的光輝歷史,是催人奮進的不竭動力。60年來,航天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的同時,孕育了激勵無數華夏兒女奮發圖強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東風精神。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東風吹 戰鼓擂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奮進新時代,再創新輝煌。黨的十九大發出了新時代建設航天強國的動員令,擘畫了未來發展的戰略藍圖。建設航天強國偉大征程上,東風人定不負偉大夢想,不負偉大時代!

中國航天事業,從巴丹吉林沙漠這片荒蕪之地起步!

- End -

(圖片來源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汪江波、楊 斌、崔曉昕、王 琦、龍 欣、楊曉博 )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