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应当反思


中国足球应当反思​世界杯如火如荼的进行,很遗憾,中国球迷、中国制造纷纷光临了世界杯球场,唯独中国足球队又没有光临。为什么加个“又”字呢?不多解释,这个“又”字包含了中国球迷太多的心酸。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各位看官,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只要存在应试教育,中国永远不会成为足球强国。孩子们根本没有时间踢球,即便是小学生,周末都有写不完的作业,更何况很多家长还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反观日韩等国,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加入足球俱乐部,利用节假日训练、比赛,有很强的足球气氛。日本的高中联赛就有很高的水平,很多职业球员都是在高中联赛中选拔出来,中国的高中生基本战斗在题海里,每天休息6小时的状态,怎么有精力踢球?中国的孩子背负家长太多的期望,望子成龙,死拼高考,中国从来不缺少“梅西”、“C罗”这样的天才,只不过他们没有机会踢球,天赋被作业、题海、考试吞噬了!虽然我国也有很多的专业足球学校,但费用太高,不适合全民参与,没有全民参与就没有肥沃的足球土壤。足球进校园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不过是句口号而已。

第二,中国的土地资源太稀缺,人均绿地面积仅仅10平方米。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出现了拥挤的城市,几乎找不到空闲的绿地,没有绿地怎么踢球?日本同样是人口拥挤,但他们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了4000平方米,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7140平方米,中国人均10平方米的绿地,怎么能满足需要?再说了,这么大的面积用来搞房地产开发,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能唤起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建足球场哪来的利润?

第三,足球管理体制问题。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足协的领导是打乒乓球出身,这是何等充满讽刺意味的笑话啊!尽管足球的管办分离已经提上日程,但如何管理足球,我们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官办分离后,如何组建管理机构,是选举产生还是指定?在管理上怎么与国际接轨?重点还是如何发展青训,让球员走向欧洲。


中国足球应当反思​第四,中国的职业球员登陆欧洲五大联赛的人员太少。目前来看,中国在欧洲踢球的国字号球员就是张玉宁一人,并且踢不上比赛,连进18人名单都很困难。反观日本,本届世界杯的参赛球员23人中有15人来自欧洲五大联赛,难怪他们能踢赢哥伦比亚这样的世界强队。中超球员的身价虚高,是中国球员出国留洋的最大障碍,比如武磊,德国转会市场给出的身价是120万欧元,如果出国踢球,上港俱乐部得到转会费就在120万欧元上下,但如果卖给中超俱乐部,武磊能买到1500万欧元。再说了,踢球不就是为了挣钱吗?在中国踢球就能领到大把钞票,去欧洲踢球未必能多挣钱。中国有很多留洋成功的先例,比如:杨晨、谢晖、范志毅、孙继海、郑智、邵佳一等,他们能在欧洲联赛站稳脚跟,说明中国人是有能力立足欧洲的,只是尝试走出去的人太少。蒿俊闵、张稀哲也曾短暂登陆德甲,但并没有坚持下去,属于留洋不成功的案例,话又说回来,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走向成功。


中国足球应当反思​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句口号喊了近四十年了,当年的娃娃已经年近五十,中国足球还是在黑暗中摸索,找到前进的方向很难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